【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日前,金华市纪委机关联合市卫生健康委等8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全市首批基层清廉建设示范单位综合考评结果的通报》,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9家医院被评为全市首批清廉医院示范单位。
医院是观察党风政风民风的一扇窗口。医德、医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市中心医院聚焦群众关注的医疗卫生领域,大力推进医疗卫生领域清廉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权力制约,推动医德医风持续向好向善,着力打造风清气正廉洁从医、医患关系清朗和谐的清廉医院,以实际行动当好新时代金医答卷人。
“全力打造一个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清廉医院。”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袁坚列说,医院朝着这一目标全力迈进,持续深化改革,探索加强对院内各个环节的监管措施,清廉医院建设成效明显。
网格化监管 监督无死角
市中心医院是市区最早实行网格化管理的医院之一。2018年11月23日,金医网格化监督管理模式试点工作推出。
“要按照从严、常在、常态的要求抓好监督工作,既盯住‘关键少数’,也管住‘绝大多数’,做到监督全覆盖。”市中心医院纪委书记王凯旋说,制度执行没有例外。为此,该院把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率先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制》《纪委落实监督责任清单制》等制度规矩,明确工作责任,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布置。
同时,按照全员覆盖、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要求,市中心医院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监督管理网格,聘请特邀监察员、监察员助理,建立医院监察员队伍,实行“定格、定人、定责”属地分片分级负责的网格化监管模式。医院细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明确党政“一把手”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形成“一把手”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对于已经实行的制度,该院要求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尤其是领导班子“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一把手”末位表态发言制度。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先由院长办公会讨论,再提交院党委会表决决定。
在市中心医院,有一支特邀监察员队伍,成员来自各科室。这些人除了做好网格内人员的日常教育、提醒、监督,还要将监察结果及时记录在册。为了让工作开展有序,医院还为特邀监察员配备了监察员助理,两者协同工作,实行“定格、定人、定责”的监管模式,实现对医院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一年下来,这支监察员队伍发挥了前沿“哨兵”、基层“消防员”的作用,真正做到“身边的人监管身边的事”。在该院,无论是谁,都能对身边的人与事做到即知即提醒、即知即制止,有效促进党风廉政及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格环境。
对于一家综合性医院来说,每年各种招标采购数量不少。如何在大额资金面前扎好廉政篱笆?市中心医院有一套完善的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王凯旋说,前期通过对所有公职人员所行使权力的梳理,他们整理了小微权力名录,上到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下到收费窗口的收费员,权力与责任一目了然。监察员可在手机端查询小微权力清单,对照监察。
“对制度心怀敬畏,对底线头脑清醒。”这句话已成为医院上下共识。守规矩、守底线是所有员工行事的准则。
制度化护航 创建有长效
10月9日,市中心医院开展首次院内廉政查房。通过廉政查房工作小组下基层、进科室、入病房,将监督执纪工作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并与院长行政查房结合,实现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管理相融合。
精细化建设是金医永恒的发展命题。正因为精细化,医院医疗环境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也因为精细化,对医院的廉政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金医,有个清廉医院信息平台,上面有各科室上报的医德档案,包括拒收红包礼品、收到锦旗等。截至目前,已收到265条有效信息。该院纪检监察室负责人说,该院通过制定《严禁索要和收受红包、回扣的规定》等文件,全院工作人员集体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形成清退红包、回扣长效机制。
医院廉政、行风建设,机制是保障,创新是亮点。市中心医院运用“制度 科技”,健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敏感的药品耗材采购招标方面,该院实行全程信息留痕,由临床科室提出进药和耗材申请,分别报药剂科、医用耗材管理科审核,再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管理准入小组,由分管临床的院领导、职能部门、临床专家共同讨论决定是否准入。药品、医用耗材确标则另由分管院领导、职能部门、临床专家根据公开透明的确标原则和方法确定,之后按相关政策和制度组织实施采购,院纪委、院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督,通过权力分割、风险共担,较好杜绝了主要领导“一支笔”“一张嘴”问题,有效推动了医院廉政建设。
近年来,市中心医院大力推行实施DRGs(病组点数法医保支付)改革。依托有力的信息化平台,该院建立具有特色的“50、5、10”公示方案,配套“查、教、查、罚”的管理体系,对异动药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停、限、换”。针对每月排名前50位异动药品,增长幅度大于工作量、业务量增长1.5倍以上的,由药学部对供应商进行警示谈话;大于两倍以上的进行限量使用,对不合理使用率大于20%的药品,提交药事委员会讨论。而且,该院建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平台,依托监察员队伍,将每个网格内的廉政信息及时上报,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及时掌握、及时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