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这几天桂林市正在进行普通高中报名录取工作。一些家长发现,往年通过借读这一方式让孩子上示范性高中的路子,今年走不通了。而这源于自治区教育厅等5部门今年联合下发的一条禁令:严禁在择校生外以借读生、自费生、复读生等名义高收费招收学生。而桂林市各市属普通高中在招生前也签订了相关承诺书和责任书。
记者了解到,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父母从事野外或流动性工作、支援边疆、服现役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可以申请到学籍注册学校所在地以外的学校临时学习。但往年在桂林市各校借读的学生,几乎全都不符合规定,他们之所以想尽办法借读,是为了达到择校的目的,这让借读变了味。
今年不能靠借读择校了
市民石先生的女儿今年参加中考时生了病,发挥有些失常,总成绩为三等。
因为觉得示范性高中拥有更好的教育质量和学习环境,石先生想让女儿读示范性高中。但他对比了去年桂林市3所示范性高中的指导性计划最低录取线,感觉女儿的成绩还有点差距。
石先生此前听说,往年有人通过借读的方式让未能录取的学生去示范性高中里就读。具体做法是,先通过普通高中招生录取获得某所普通高中的学籍,经该校同意后,将学籍“挂”在该校,最后找到愿意接收的学校,进校借读。虽然这样一来,“挂”有学生学籍的学校要正常收学费,而借读学校又要收借读费,但仍有很多家长愿意通过这样的途径,把孩子送进所希望的高中就读。随着各校对借读生名额的控制更加严格,近年来借读费噌噌上涨,有的高中三年超过10万元。
于是,石先生开始找学校想办法,但他得到的答案是,今年教育主管部门下文,桂林市普通高中以借读生等名义高收费招收学生的行为被叫停。
除了石先生,不少想让孩子借读的家长也碰了壁。记者了解到,这来源于今年6月20日自治区教育厅等5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2014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该文件对加强普通高中招生及收费行为监管作了明确规定:严禁在择校生外以借读生、自费生、复读生等名义高收费招收学生。
违规借读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这条禁令,记者采访了桂林市教育部门。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有些学生是可以借读的,但要求十分严格。符合规定的借读生是指因父母从事野外或流动性工作、支援边疆、服现役等特殊情况,须到学籍注册学校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学校临时学习的普通高中学生。
但以往,桂林市的借读生几乎全在本市普通高中(包括非示范性和示范性)之间流动,且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这违背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此外,桂林市普通高中学生违规借读现象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的借读学生无视学校管理规定,不按照要求到录取学校注册,因此造成学籍被取消;而借入学校也疏于管理,对借读学生的学籍问题不予过问,直至高考前才发现,以致学生无法取得毕业资格并参加当年普通高考。
与此同时,这样的违规借读也不符合广西2012年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作为高中课改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学籍注册学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作为学生毕业资格认定和修业证明发放的依据。若学生在其它学校借读,学籍注册学校就无法根据《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为外出借读学生提供真实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无法为其进行毕业资格认定,借读学生就因此拿不到高中毕业证明,并最终影响高考录取和出境留学。
该负责人表示,另外,由于各学校在借读生管理上的权责不明晰,实际中也存在借读生教学质量、安全责任以及法律纠纷等方面的风险和隐患。
记者就此采访了几所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校长。校长们都认为,这类借读本身就是弊大于利。
市第十九中学和第八中学的相关负责人都认为,有的学校接收借读生过多,大班额现象突出,不利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借读生管理不够;反观将学生“借出”的学校,由于流失的借读生多数在本校成绩较好,这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此外,从家庭方面看,借读生在两个学校交费,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而一些借读生,即使进入了示范性高中,成绩也不见得有所提高,反而可能下降。
正规借读需要哪些手续
违规借读被叫停,这对需要又符合政策条件的借读学生有影响吗?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教育局坚决“叫停”的是违规招收借读生。若学生确因父母从事野外或流动性工作、支援边疆、服现役等特殊情况,须到学籍注册学校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学校临时学习的,仍可以申请借读。这类借读生一般是外地区的学生到本地借读。而目前,这类满足特殊情况的借读生,桂林市几乎没有。
该负责人介绍,根据相关规定,确符合政策需要借读的,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借读申请,经学籍注册学校和借读学校同意,并报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准予借读。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各普通高中学校不能擅自接收借读学生,接收符合条件的外地区学生借读前,必须得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否则,都将视作违规行为。(记者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