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本报讯(记者徐秋颖 通讯员王瑶) 因轻信朋友出具空白授权委托书,却被朋友利用空白的授权委托书,通过律师代理的方法,骗取法院的调解书,最终变成“被执行人”。近日,记者获悉,利用空白授权委托书的行为严重妨碍了民事诉讼,扰乱了诉讼秩序,北京密云区法院依法决定对其处罚3万元。
张某甲和张某乙为多年的朋友关系,由于张某乙熟悉法律知识,张某甲曾让张某乙为其代理案件,基于朋友之间的信任关系张某甲为张某乙出具过3张其签名的空白授权委托书。
2011年、2014年张某乙曾使用其中的2张为张某甲代理案件。2018年张某乙和张某甲关系破裂,张某乙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甲支付其劳务费30万元,并对其律师朋友谎称张某甲和其已经达成调解协议,希望律师帮忙代为出庭走一下程序,同时向律师交付了张某甲签名的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复印件。随后律师向法院提交了张某甲的代理手续,在法院的主持下,张某乙和张某甲的“代理律师”迅速达成了调解协议,协议确定张某甲分批向张某乙支付劳务费30万元。张某乙依据该调解书申请执行。
张某甲在接到执行通知书后,才得知自己“被代理”的事情,故以原审调解书违反自愿原则为由,向法院申请再审。经过审查,法院裁定再审本案,中止原审调解书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