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青年教师教育智慧培训会发言稿
文\龙笑咪
能坐在这里,首先是因为资历够老;其次是因为,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笑声)先和大家分享两个真实的故事。
男,中年社会精英一枚,前年曾去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交流学术,事业成功,人生赢家。所以说我有幸和“斯坦福”,只隔了一个~他!你一定在心里默认了他的“学霸”人设!其实非也!中学时期的他,经常到处打架惹事,欺负同学……我作为他的班主任老师,经常跟在他屁股后面帮他“善后”。他绝对算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08届还有一个英语考29分的男生。为了帮他提高成绩,我下决心和他“死磕”到底。放学留他背课文,一直到晚上9点,他也没背过。孩子向饥肠辘辘的我求饶:“老师我真的背不过,你放弃我吧!”这个学生后来成为上海世博会一个场馆的设计者!
随着我教育生涯的不断拉长,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举不胜举!于是我也在思考:当年的我,是不是太狭隘了! 我为什么要把他们套在一个标准里批量生产呢?爱动物的他和爱美术的他,尽管英语都考不及格,可是谁又能阻挡他们“活出自己”呢?
可是当时,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对这样一些孩子简直无能为力呢?那是因为:一是看不到~那时因为年轻,我们缺乏看的能力;二是等不及~那时还没有足够的耐心;三是我们对生命缺乏想象力~我们还没有练就一双识人慧眼;四是我们狭隘的人才观--我们定了那么多我们喜欢的、愚蠢的标准,刻板去套每个学生。
现代社会,成才的途径太多元化了,孩子的发展路径真可谓“贫穷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而更多的孩子需要的是成“人”。基础教育阶段,“让一个孩子像一个人,再有一点才、有一点创新,让一个人孩子知道做人的底线,让一个孩子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教育界泰斗于漪老师的忠告。
如果为师从教是“渡人”的事业,回顾二十九年的教学生涯,诚实地说,还没有看到哪个学生不可“渡”。学生们长大后都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人生。他们在自己的生命轨道上前行,对这个世界都有贡献,都有感悟,成就有大小、悟道有深浅,但生命没有高下尊卑之分。生命,只要在路上,就是风景,就能看到风景。
可是曾经有多少年,这帮熊孩子让我多抓狂啊!
跳出“三界”外,(纪律、排名、荣誉),才有好教育。是什么时候,那种宽容和从容已经在我心中生根了呢?03年是我班主任生涯的一个分水岭,我从“偶像派”逐渐转型“的时期,我要感谢的是生活阅历。我发现自己看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有了很大的调整和改观。确确实实,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功利的教育者了,开始转型为教育的人道主义者:内心平静,幸福充盈。我开始思考:作为教师和一名班主任老师,我能够给予另一个生命个体什么有用的东西?
如今的我,对那些按照常规的道德标准来看,也许很失败的生命,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悲悯。他们也在成长,虽然暂时他们可能是落后者、忤逆者、反动者、被抛弃者…无论怎么样,他们依旧在自渡和被人渡。这是一定的。
渡人得先渡己。
Papi酱前一阵的人生排序火了!引发了全民大讨论。我们放下这个人生排序,有没有人考虑过,自己在做的这份班主任工作,如果把工作目标切分以下,你有什么样的排序呢?
昨天在朋友圈恰好读到宝鸡高新一中德育主任张宏老师的一段话,正有同感。分享给大家:“学校管理中的学生问题,我们不缺少短时期解决的措施办法,点子、主意。关键是我很介意你给我提供了什么样的工作逻辑——你是一般型管理者思维,还是教育型管理者思维?当你的专业化思考和专业化解决程度较低时,本质上是你没有教育的价值考量,你做事没有价值观的支撑。”
好!那我想问问?你们有考虑过你的“班主任价值观”吗?
我当班主任时间长,似乎运气也很好,大部分班级都和我对路。特别是奇迹11班(13届)和龙腾二班(16届),这两拨孩子简直就是我亲生的。甚至连这两拨学生的家长的性格都跟我对路。这简直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不想追求功利的时候,功利往往不请自来。那两届,我如鱼得水,敢想敢干,许多理想都在这两个班实现了,我和孩子们、家长们互相敬爱,互相欣赏,互相成就。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因此而飞速进步,班主任工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真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但这样的幸运并不是届届都能遇到的。后来,就遇到了龙行一班。这个班黏液质居多,不擅长表达展示,个性“佛系”。那么学着接受和适应吧,我要学会慢慢和他们对话,适应他们的节奏,这更需要我的耐心、定力和智慧,我把他看做是自我成长的又一个机会。漫长的三年中,我潜心培养各种习惯,从未懈怠。把起点设定低一些,要求具体一些,长抓不放。小到书包、书桌的摆放,大到未来生活的人生规划…..我并不看重短期的收效,实在是因为底子太薄:入校初期的几次考试,都名列老末。心里也很焦虑,随后一想,焦虑也无济于事。想到每个学生都是x, 要看我怎么去变。我心慢慢静了下来,问题得一个一个解决。三年快要结束了,我们班从倒数第一进到第16、第15 、第13、12、11、10,刚刚结束的一模已经进到了年级第4!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我相信每个学生都在这三年收获到很多。比如:不要盯着成绩,而把注意力放在手边要做的事情上;不妄自尊大,更不妄自菲薄;简单地事情重复做;方法总比困难多等等。
不写作业、屡教不改?谁没有遇上这样的学生?我没有现成的良方支招给你。分情况对待吧!这里面有很多分寸是需要拿捏的,很多方法是需要设计的,很多耐心是需要修炼的。只要我有直面教育的终极追求的勇气——那就是人的发展,并且把它落实到教育的细节中去,没有一种方法包治百病,有的是班主任日复一日对习惯的培养,对正念的的引导。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肯定会不断反复,我们帮他们巩固教育成果,拉长犯错误的周期。而且要允许他们反复,因为,你的教育对象他就是个孩子。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小小感悟:教育的充盈,不是将枯燥的理论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原状倒给学生,而取决于教师是否将苍白的知识抹上了人文的色彩,贴上了个性化的标签。教育发生在每时每刻,那些迷人的瞬间。
每一张幻灯片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班级故事。班主任抓住契机,制造正能量文化,就慢慢形成了故事,传播正确的思维方式,日子长了,班级的“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挑刺儿”问题能解决,“接话茬”的根被拔掉了,课堂纪律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变化,其他问题同理。
下面有干货:
1.认真对待家长会——它是你工作态度和专业程度的一次检阅,是家校合力形成的基础。一定要穿正装。
2.尊重科任老师——大力推崇,多唱赞歌。他们是你工作的得力同盟。像对待科任老师一样对待生活老师。
3.尊重学生——尽量公平,你对优生更严厉有助于一种平衡。其他学生不会太造次。
4.个别学生问题不必占用大多数学生时间。
5.学会闭嘴——不包括写信。
6.价值观永远比制度重要。
7.不要吝啬赞美,这点十分重要。骄傲也比自卑好。
8.当我们的教育里只有自己的梦想时,教育就不会真正开始。
9.控制、管制、暴怒、嘶吼,让学生痛苦,我们自己也会远离幸福。
10.未雨绸缪,远胜事后围追堵截,尤其适用于早恋。
(结束语)
一中校园里那些美丽的花儿
都不是同一个时间开放的
春有樱花,夏有莲
冬季也有腊梅鲜
所以我们相信
每一朵花儿
都一定会开放
时间不同而已
供稿:学生发展处
撰稿:龙笑咪 审核:杨艳丽
宝鸡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