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井底之蛙,坐井观天,最终命运如何了呢?这个传奇的故事的结局我想了又想,好像没想起来,于是翻开道德经找寻答案。终于在道德经第55章,“物壮则老”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
物壮则老对应易经是48卦井卦,水风井卦。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
《彖传》说:进入水中再提水上来,这就是并卦。水井愈汲愈生,给养于人无有穷尽。“可以迁移城邑村落,但不能迁徙水并”,这是因为水井有刚中之德而有常不渝。这就是一口古井。
那井底之蛙何在呢?看爻辞:九二:井谷射鲋(和井一起用的时候是蛤蟆的意思。)。难道被抓住了吗?
看道德经怎么说的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i),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脧(zuì)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井底之蛙在非常的安全,就像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蜂虫蛰不到它,野兽咬不到它,猛禽抓不住它。没想到啊,被人用工具射中抓起来了。
人们不知道,自然田间草丛的青蛙,雌雄相互吸引而交配,是因为发情期到了。青蛙可以终日呱呱鸣叫而不知疲倦,是因为应和了阴阳和季节(井卦季节中代表夏至)。
这顺和自然的蛙鸣就是符合自然规律,也是生命吉祥之声,气力也更加强盛。
道德经和易经最后给的启示是什么呢?
易经: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道德经: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也就是告诉我们,井越提水越生长,无穷无尽,不要盖上盖子,浪费了井导致干枯,青蛙也是,不要贪图安全藏在井底,还是要符合自然大道,心力和生命会越来越强。人做事也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