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名人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故事正文
据说1700多年以前,诸葛亮为了扩充蜀国的势力,亲自率领大军南征。
获得了七擒孟获的胜利,尔后班师回朝。
这一天,当大军行至泸水时,只见江中浪涛汹涌,水流急湍,不能渡江。
眼看大军被阻隔江岸,诸葛亮十分焦虑。
这时,降将孟获求见,孟获对孔明说,泸水中有一猖神,经常兴妖作怪,弄得舟翻人亡。
所以,来往行人必须给猖神祭祀,如能在江中扔下49颗人头以及一头黑牛一头白羊,泸水就会立时风平浪静,让行人渡行。
诸葛亮听后,沉吟了半晌。
对孟获说:“如今蜀国四方安定,如何无故杀人祭神,你看这样如何?”
原来诸葛亮想了个补救办法,他让厨师用白面掺水塑成人头的模样,里边包上牛羊肉,用以替代真人头,起名叫“蛮头”。
当天夜里,孔明披上八卦袍,在泸水岸边点设明灯数盏,把白羊黑羊及49个蛮头供在备案上。
午夜三更,命人把祭物扔进了江中。
次日天明,只见云开雾散,江水平和,蜀军安然流过泸水。
从此,蛮头被人传为美谈,并被人们视为高贵的食品。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馒头”。
小故事大道理
什么时候都不能失了仁德之心
课外小知识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描写成智慧的化身。
和《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很不一样,而且事迹亦有所出入。
如火烧博望与新野,诸葛亮尚未出仕刘备;
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实际是五次北伐,只有第一、四次出祁山)等都经过夸张和剧情创造;
历史上诸葛亮用兵的功绩不如他治理蜀国的政绩耀眼;
而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激周瑜、三气周瑜、空城计等则是虚构或将剧情移花接木。
小说当中的一些剧情,更是将诸葛亮描写成为一个道士,如七星坛祭风、延寿七星灯等。
但这些最终也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