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陪伴是最长情的守护——启明社工服务随迁儿童的故事 •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2023 年 1 月开始,乐施会 ( 香港 ) 北京办支持贵阳南明启明社会工作服务社开展 随迁儿童支持项目 ,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以学校和社区为平台为随迁儿童及家长、民办学校教师提供陪伴和发展支持服务,培养他们的自助与助人理念,推动儿童友好学校和社区的营造,探索有效的综合服务模式,为随迁儿童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系统支持。

针对随迁儿童面临的成长困境,贵阳南明启明社会工作服务社(下称启明社工)在S学校启动了贵阳市南明区流动儿童支持项目,之后拓展到Y学校和龙家寨社区,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也越来越贴近儿童的发展、参与和保护的需求。

龙家寨社区社区全景

陪伴是彼此滋养的过程。启明社工在五年的工作中,陪伴儿童经历着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点点滴滴;陪着他们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而在 “长情”地陪伴下,启明的社工们也逐渐成长为“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手中有力量”的服务儿童的专业社工,推动建立一套具有“助人·自助”为核心的,学校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的为随迁儿童提供支持的综合教育体系。

种一颗种子,促进儿童内生力量的发展

社工们相信,虽然受服务影响而发生巨大改变的孩子可能并不多,但这些年来的服务能够帮助儿童积累更多非学业能力,陪伴他们看到的、了解到的、体验到的都会成为心里的一颗“种子”。社工们所做的只是种下这颗种子,静待它生根发芽。

在Y学校内,由于学业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业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儿童,每年中考仅有1/10的学生能进入普通高中。社工通过干预和努力,让这些学业上不那么“优秀”的儿童发挥潜能,并认识到其他发展的可能。

改变从愿意表达开始

刚开学两周,社工在“爱力伴成长”绘本课上收到一本与众不同的手册,通过观察和评估,社工发现这本手册的主人小瑜(化名,以下名字均为化名)虽然四年级了,但在书写方面存在障碍。于是,在之后的每一次课上,社工都会安排一位实习生陪伴他完成手册的内容。在社工和实习生的陪伴下,小瑜从最开始交空白的手册,到需要实习生提醒才开始做任务,再主动找实习生写手册,尽力写他会写的部分。

小瑜书写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完整

以前课上从不回答问题的小瑜,偶尔也能站起来说上一两句……改变正在他的身上发生,也许并不那么显著,但它的确在一点点地显现!

改变从眼界的开阔开始

在职业体验活动中,11岁的小鹏在参观完一间现代化的工厂后,悄悄告诉社工:“没想到这么大的厂房里,居然没有几个人!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而且,那么多不同的部门,需要不同能力的人,从来没有人和我说过这些,我一直以为进工厂只需要熬过初中就可以了!看来我还是得多读点书、学点本事才能养活自己!”

职业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参观工厂

暑假期间,在启明服务的两所学校有3个女孩代表南明区的农民工子女参加了全国总工会组织的“阳光少年夏令营”活动。从未出过省的她们参观了只在课本上出现过的地方。七年级的小莎在她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相信,我们这一批从贵阳到北京的孩子,是不会跟北京告别的。我们一定会考到北京来。”

夏令营中,小朋友们参观北京中医药博物馆,认真查阅药学相关书籍

改善环境,为儿童成长创建友好的系统支持

启明在学校的服务促进随迁儿童享有更公平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关注随迁儿童的成长环境,希望他们的成长环境更友好。

自助从家庭友好环境开始

在S学校,来自单亲和离异家庭的学生接近五分之一。

二年级的小薇平时开朗、爱说爱笑,在妈妈离家后变得沉默寡言、爱流泪。受班主任委托,社工找到小薇,在征得她的同意下,与她一起接送弟弟,一起准备晚饭。小薇渐渐向社工打开心扉,说起了妈妈的离开、爸爸酗酒后的暴力、自己的担心、恐惧和害怕、承受的压力……在社工一次次的安慰、鼓励、疏导下,她的情绪逐渐好转,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

社工陪同小薇接送弟弟回家途中

社工也找到小薇的父亲开展服务。在一次次的沟通后,小薇的父亲主动联系了奶奶来照顾两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慢慢减少喝酒的次数;周末空闲时,偶尔也会带着小薇姐弟一起来参加启乐空间的活动……渐渐地,那个开朗、爱说爱笑的小薇回来了。

互助从友好校园环境开始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批批农村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城里寻找发展的机会。他们住在城中村或城市边缘地带,有的孩子就出生在城市。

但由于户籍和家庭条件因素,这些孩子无法享受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资源,只能在民办学校就读。

小广是S学校初二的转校生,性格内向,常常遭到同学的孤立和欺负。他所在的班级被视为全校纪律最差的班级之一,总有欺凌和被欺凌的事件发生。小广总认为自己是弱者,没有能力和信心,只能被欺压或等待别人的救助。两年的爱力伴成长课程学习后,班上欺凌和被欺凌的情况减少,同学间有更多的互助成长。

小广在社工的鼓励和协助下参加图书室志愿者队伍。在南明区的“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宣传活动上,小广代表南明区的学生志愿者走上舞台中央发言,大声说出:“我们不是弱者,我们也有能力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也可以成为优秀的志愿者,也可以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在初中年级开展服务学习课程(团队合作环节)

社工通过服务培养儿童的非学业能力,最大限度的消减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扰。通过接纳、倾听和赋权增能的工作方法,让儿童发掘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优势,接纳自己,欣赏他人,看到自我发展的多种可能。

社工引导内向儿童主动表达

与随迁儿童相伴的过程中,社工们始终坚信“小莫小于水滴,渐成大海汪洋;细莫细如沙粒,渐成大地四方”,只要在心中种下一粒“有用”的种子,就会产生小如水滴、细如沙粒的点滴作用,在长期的灌溉、滋养下,日后就有可能给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带来改变。

作者是贵阳南明启明社会工作服务社项目主管。

乐施会是国际扶贫发展机构,旨在推动民众力量,消除贫穷。

http:////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