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原标题:我是走马民间故事“小小传承人”
“你听说过聚宝盆吗?”
“那是什么呀?能把宝贝变多吗?”
“是的呀!它可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的一个宝物……”
12月25日下午两点,一场“讴歌祖国成就,弘扬民族文化——走马民间故事小小传承人故事讲述比赛”在重庆市高新区走马镇小学校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高新区公共服务局、高新区走马镇人民政府、九龙坡区文化馆主办,重庆市高新区走马镇小学校承办,九龙坡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来自该校的13组小选手通过激情澎湃地讲述和生动传神地演绎,重现了13个走马民间故事,展现了走马民间故事“小小传承人”的风采。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参加本次比赛的小选手们都是走马民间故事的“小粉丝”,他们不仅会“讲”故事,还能把这些故事形象地“演”出来。
六年级的杨麟淋就是这些“小粉丝”中的一员,她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早在四年前,她就加入了学校的走马民间故事队。从那以后,就越来越了解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就连写作文,也开始变得得心应手起来。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写动物的作文,由于在故事队里早就讲过《乌鸦与蛇》的故事,于是这篇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最后还得了一个高分,简直让她太高兴了!
“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我也是四年前就加入了学校的故事队。”六年级的罗悦畅已经是走马小学民间故事队的“元老”,提到自己刚加入故事队时的情形,她记忆犹新。“通过练习讲故事,我不仅锻炼了口才,还提升了自信心,为更好地成为走马民间故事‘ 小小传承人’打下了基础。”
在舞台上,她为全校师生带来了走马民间故事《冲壳子》。“冲壳子”的意思是“吹牛,说大话”,罗悦畅声情并茂的表演让全校师生体验了一次“把壳子冲上天”的感觉,引来现场掌声一片。
当然,这些“小小故事传承人”的进步与成长,正是走马小学20年来坚持举办走马民间故事讲述比赛的成果之一。2006年“走马民间故事”被列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走马古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借助走马镇厚重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走马小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确立了“民间文化润心田”的主题文化、“驿路故事伴成长”的办学理念和“走马正道志高远”的校训。
除此之外,走马小学还编辑出版了《黄葛树下是我家—走马小学课本教程》系列丛书,并作为教学书籍走进课堂,里面包含了民间故事、民谣、谚语等,每周一节课,让课堂成为民间文化的绿洲。走马小学民间文化特色办公室主任朱伟认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应从幼年起步。在学子心中扎下民间文化的“根”,确保这一传统文化不被轻易遗忘。
“其实,每一个走马民间故事小小传承人都是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小窗口。”走马小学校长刘祥瑜说,“一方面,参加比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许多走马民间故事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蕴含着孝敬父母、不贪小便宜等为人处世的道理,对学生而言绝对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本报记者:常劼
编辑:周诗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