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雨花台的诗句
【第1句】: 《雨花台》宋·唐 竟夕飞花一尺围朝晴色荷神禧寻萧寺因乘兴,直台是爱奇。
...
【第2句】: 《次韵徽州胡推官旅中遇雪且约同登雨花台三首》宋·周必大 岁晚相逢古帝乡,长松百尺傲冰霜。
青鞋踏遍江南岸,更赋名花似漫郎。
...
【第3句】: 《雨花台》宋·梁栋 春中景物尚凄然,小立崇台古树边。
潮信不嫌城寂莫,山光似与客留连。
...
【第4句】: 《卖花声·雨花台》婉约诗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
小长干接大长干。
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
【第5句】: 《雨花台》清·乾隆 据阜高台俯井闾,讲经因以得名诸
维摩已是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余。
...
【第6句】: 《雨花台》宋·王安石 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
新霜浦溆绵绵净,薄晚林峦往往青。
...
【第7句】: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怀古诗明·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
【第8句】: 《雨花台登山》近代·陈三立 霁郭开吾意,孤寻瘗血冈。
放春茸短短,翻野吹茫茫。
石颗蛇遗卵,濠围...
【第9句】: 《雨花台》宋·方岳 孤云落日倚西风,历历兴亡望眼中。
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马恨无穷。
...
【第10句】: 《游金陵雨花台》宋·贺铸 迢迢朱雀航,飞盖共淩越。
东风石子冈,芳草微径绝。
生公法堂在,清夜...
【第11句】: 《雨花台》宋·刘端之 六朝宫苑帝王州,何事兴衰若置邮。
可是战争收拾后,却将歌舞破除休。
...
【第12句】: 《雨花台》宋·卢寿老 輶车行晓快新游,更上雨花台上头。
看不厌人浑是景,清无极处奈何秋。
...
【第13句】: 《雨花台》宋·罗必元 萧帝倾心向佛家,谩言天女坠天花。
芦僧一叶横江去,回首梁园日脚斜。
...
【第14句】: 《雨花台》宋·马之纯 居士室中天女现,生公台上雨华悬。
只因妙语倾人听,非有真花堕我前。
...
【第15句】: 《雨花台》宋·张榘 莫说南朝胜概繁,祗今近郭已江村。
台荒浪纪曼花坠,事往空余古意存。
...
【第16句】: 《雨花台》宋·张汤 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
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
...
【第17句】: 《雨花台》宋·周弼 细藓柔莎琐旧堆,昔年曾见异僧回。
如何天上飞灵雨,不为人间洗劫灰。
...
【第18句】: 《秋日登雨花台》明·陈凤 落叶山中寺,秋风江上台。
凤城双阙迥,牛渚片帆来。
繁吹暮仍急,清樽...
【第19句】: 《雨花台观月》明·金大车 高台上与碧云齐,坐看冰轮出海西。
吴苑参差双阙迥,楚天高阔万峰低。
...
【第20句】: 《雨花台宴客九韵》明·李蓘 休衙松日高,出郭溪风送。
兰棹漾晴波,花林暖香梦。
轻云荡我胸,万象...
【第21句】: 《正月十五日同盛太古集雨花台》明·柳应芳 郭外香台胜日登,天花曾现六朝僧。
宜春犹载屠苏酒,不夜先观太乙灯。
...
【第22句】: 《饮雨花台赋得落叶》明·马如玉 登眺台千尺,论心酒一尊。
青霜侵树抄,丹叶舞江村。
逐浪同浮梗,随风...
【第23句】: 《同王忘机林子丘登雨花台过吊亡姬杨烟墓荐洒》明·商家梅 雨花台下树为烟,抔土于今已一年。
亦有催妆旧时客,同来酹酒晚风前。
...
【第24句】: 《同金子坤陪群公登雨花台》明·盛时泰 绀殿珠宫结驷行,登台共豁远游情。
林花雨霁双峰出,云木凉生一鸟鸣。
...
【第25句】: 《雨花台所见》明·汤显祖 冉冉春云阴,郁郁晴光莹。
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
拚知天女后,如逢...
一年级名言好句子共50句短一点呢?
1: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祝你生活美满,事业成功
2:人生需要理想,要学会驾驶乐趣,创新无限 (宝马汽车)。
更要学会坚强的面对自己人生,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南京皮鞋厂广告)。
要记住:“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
3:永远不要被阴云吓倒,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只要我们敢于接受挑战,我们的心就会得到冶炼,我们的前路就不会永远黑暗。
4:花开花落,月满月亏,是一首诗;潮起潮落,雁去雁来,也是一幅画。
自然界中处处是风景。
当我们驻足一花一草时,我们就会领略到大自然的至善至美,也许会忘却尘世间的烦扰。
5:即使是再大的雨,我们也要像一只雄鹰一样,搏击长空。
即使是再大的浪,我们也要像一只蛟龙一样,潜龙入海。
失败没有借口,成功只是选择,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加油
6: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坚持去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7:职场生活不容易,各种方法记仔细,拉帮结派莫学习,本职工作是第一。
尊重领导莫忘记,有事没事多学习,成功之路没问题。
描写牛的勤劳的诗句或俗语
宋孔平仲
【禾熟】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宋
【饮牛歌】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唐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
宋
【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吟牛 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 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
饮牛歌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看的诗: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
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诗的前四句写了牛耕作时环境的恶劣:崎岖坎坷的山谷,异常炎热的天气,耕作时劳动的繁重艰辛“破领”。
后四句写了牛的生活情况,耕作时吃不饱,寒冷是吃枯草。
诗人一方面赞颂了耕牛的吃苦耐劳精神,另一方面对耕牛的饥寒交迫困境倾注了莫大同情。
他通篇比兴,以耕牛的四时辛勤耕耘而不得温饱来比喻广大农民终日劳作而缺少衣食,寄托了诗人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的诗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这首五言绝句,不仅写出了牛耕作的勤劳,还赞扬耕牛虽然对众生贡献很多,而自己却一毛不取的无私奉献精神。
读这首诗,很自然的联想到的身影,或许他是借赞颂耕牛来表白自己的心曲的。
在古代,由于马的特殊作用---作战,使得马价甚高。
即使马在耕作上有很多优点,农民也是不敢奢望。
而价格稍低的牛,自然就成了农民的首选对象。
因此,在古代牛耕一直占主要地位。
俯首甘为孺子牛任劳任怨老黄牛 比喻勤勤恳恳在中国文化中,牛是吃苦的符号、高尚的象征、任劳任怨的代名词。
牛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为世人所喜爱与赞赏。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歌颂牛的诗篇,许多仁人志士和贤达伟人也每每以牛自喻。
有不少咏牛的名篇佳句,特别是描写农村风光的诗篇,牛成了不可缺少的点缀。
牛 唐·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牛赋 唐· 若知牛乎
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觞,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已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已何益
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牧牛歌 唐·陆归蒙 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岛立。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病牛 南宋·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小重山·喻牛子 元·王哲 堪叹犊儿不唤牛。
性如湍水急,碧波流。
只知甘乳做膏油。
长随母,摆尾囗摇头。
渐渐骋无休。
奔驰山谷路,入溪沟。
未从缰绊恣因由。
贪香草。
怎晓虎狼忧。
北原牧唱 明· 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
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
山苍茫,水清浅。
登雨花台 清·魏禧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
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声。
老黄牛 现代诗人·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现代写牛的诗文就更多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已家喻户晓。
的中写道:“花有国花,人有国手,你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
李可染在他的牛画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
” 正因为牛具有勤劳、淳朴的美德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人们才赞美牛喜欢牛。
真可谓:牛年话牛意不尽。
【标题】:牛
【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体裁】:五律
【内容】:--------------------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标题】:小重山 喻牛子
【年代】:元
【作者】:王哲
【体裁】:词
【内容】:-------------------- 堪叹犊儿不唤牛。
性如湍水急,碧波流。
只知甘乳做膏油。
长随母,摆尾囗摇头。
渐渐骋无休。
奔驰山谷路,入溪沟。
未从缰绊恣因由。
贪香草。
怎晓虎狼忧。
【标题】:五歌·放牛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内容】:--------------------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
邻肩抵尾乍依隈, 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
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标题】:画牧牛赞
【年代】:北宋
【作者】:黄庭坚
【内容】:-------------------- 鼻之柔也,以绳牧之。
心之柔也,以道牧之。
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
【标题】:咏牛应制
【年代】:唐
【作者】:许圉师
【体裁】:五绝
【类别】:动物
【内容】:-------------------- 逸足还同骥,奇毛自偶麟。
欲知花迹远,云影入天津。
【标题】:饮牛歌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标题】:病牛
【年代】:宋
【作者】:李纲
【体裁】:七绝
【内容】:--------------------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1)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
(2)转化其义,形容一个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
与“悬梁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
(2) 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
(2) 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于绝境。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么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恶子贤。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一牛吼地】比喻较短的距离。
【九牛一毛】比喻微不足道。
亦作牛之一毛。
【九牛二虎】比喻极大的力气。
【丙吉问牛】称誉官吏关心民间疾苦或借指居丞相之要职。
亦有借以反讽官吏本末倒置。
【休牛放马】比喻天下升平,不再动用干戈。
亦作休牛归马、休牛散马。
【做牛做马】比喻工作勤奋劳苦。
【偷渡黄牛】专门从事非法偷渡勾当的仲介人。
【亡羊得牛】比喻损失小而获益大。
【床下牛斗】比喻神经过敏。
【庖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如牛负重】比喻负担沉重。
【呼牛作马】比喻是非本无一定的标准,毁誉随人而定,不加计较。
亦作呼牛呼马。
【吴牛喘月】比喻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或形容天气酷热。
【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敲以得知事实真相。
亦作问羊知马。
【大吹牛皮】形容言语夸张不实。
【放牛吃草】比喻自由行动。
【放牛归马】比喻休兵不战,一片太平气象。
【多如牛毛】形容非常多。
【土牛木马】比喻有其名而无实用。
【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甯戚饭牛】泛指自我推荐而获重用。
亦作甯戚扣角。
【带牛佩犊】比喻弃武务农。
【屠牛朝歌】比喻贤德之士尚未被赏识任用。
亦作朝哥鼓刀。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讲话不看对象。
【敲牛宰马】宰杀牲口。
【版筑饭牛】形容成功者发迹前低微的时期。
【童牛角马】比喻事物不伦不类,违背常理。
【木牛流马】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制造运输兵粮的工具,有机关可以自动。
【椎牛飨士】杀牛犒赏军士。
指慰劳作战军士。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复返。
【扯牛尾巴】跟在牛后面干活。
指务农耕田。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纯熟高超。
亦作目牛无全、目牛游刃。
【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才能,先在小事上施展一下。
【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女佳期】牛郎、织女相见的日子。
【牛山下涕】比喻不知满足,自寻烦恼。
【牛山濯濯】本指山上无树木。
今多用以戏喻人秃顶无发。
【牛心古怪】比喻脾气固执,性情古怪。
亦作牛心左性。
【牛回磨转】形容人心情焦急不安,手足无措的样子。
【牛衣对泣】比喻夫妻共度贫困的生活。
【牛皮大王】戏称喜欢说大话的人。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郎织女】比喻分离两地,难以会面的夫妻或情侣。
【牛表牛觔】农村中有财势和好事少年的通称。
亦作牛金牛表。
【牛头马面】神话传说地狱中的鬼卒。
【牛鬼蛇神】(1)泛指各种奇形怪状的鬼神,或赞美诗意境虚幻怪诞,神奇莫测。
(2)比喻内容荒诞不经的作品。
(3)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或作牛神蛇鬼、蛇神牛鬼。
【牛马之衣】比喻穷人所穿的衣服。
【牛马不如】比喻生活困难,日子过得比牛、马还不如。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肠马肚】牛、马体大,食量惊人,比喻人的食量很大。
【牛角挂书】比喻勤勉读书。
【牛角书生】比喻勤勉的读书人。
【牛黄狗宝】比喻难得的物品。
亦用以比喻邪心眼、鬼念头。
【牛蹄中鱼】比喻濒临死亡之境。
【牛筋牛降】形容固执、不开通的脾气。
【牛鼎烹鸡】比喻大器小用。
【牛童马走】比喻地位卑贱的人。
【牛鼻道人】讽剌专门帮人乱出主意的狗头军师。
【牛膣马膦】形容牛、马的生殖器甚大,引申比喻洋人的生殖器。
【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
亦作牛骥共牢。
【牧牛放马】放饲牲畜。
【犁牛之子】比喻父贱而子贤。
【牵牛拔桩】比喻无妄之灾或所有倒楣、牵连的事。
【犀牛照角】形容男女眉目传情之状,另有怒目相视之喻。
【犀牛望月】比喻为长久盼望。
【瘠牛偾豚】比喻大国虽实力衰弱,然如凌压小国,则小国必亡。
【气力如牛】形容力气很大。
【气吞牛斗】形容气魄很大。
亦作气克斗牛。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极盛,上冲天空。
亦作气冲牛斗、志冲斗牛。
【气喘如牛】形容呼吸急促,像牛一般大声喘气。
【蚊动牛斗】形容病重虚幻的情况。
【羞以牛后】比喻不愿屈居於从属的地位,受人摆布。
【茧丝牛毛】形容精细周密。
【卖剑买牛】比喻弃盗归农。
亦作卖刀买牛。
【隔山打牛】比喻间接使劲,未能切中目标。
【钻牛角尖】比喻人固执而不知变通,费力的研究无用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钻牛犄角】比喻思想固执,自陷於困苦的境地。
【蹊田夺牛】比喻惩罚过重。
【老牛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没效率。
【老牛箝嘴】比喻吞没别人的财物。
亦作老牛箍嘴。
【老牛舐犊】比喻人私爱子女。
【青牛紫气】神仙般的隐逸生活,或指吉祥降临,运势转好。
【马勃牛溲】比喻微贱的东西。
【马牛襟裾】比喻人行事像禽兽一般。
【骑牛觅牛】比喻事物、道理就在身边,反而舍近求远,向外追寻。
亦作骑驴觅驴。
【鸡口牛后】比喻宁愿做小团体的领袖,而不做大团体中不重要的分子。
【齐王舍牛】比喻在上位者悲悯爱护天下百姓。
【九牛拉不转】比喻意志极为坚决,任何人都无法动摇。
【蚊虻走牛羊】比喻小能制大。
【黑牛生白犊】比喻吉祥的预兆。
【剪牡丹喂牛】比喻暴殄天物。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
【九牛去得一毛】比喻损失极微。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情两不相符。
【吹牛不打草稿】信口开河,胡乱吹捧。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肚肠驶得牛车】度量宏大。
【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处理小事,毋需大才。
【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
【按牛头吃不得草】用强硬胁迫的手段是达不到目的的。
【莫与儿孙作马牛】谚语)比喻父母不必为儿女操心太多。
【耕牛为主遭鞭杖】引申为恩遭仇报。
【九牛身上拔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
【九头牛也拽不出去】比喻事情非常棘手,很难处理。
【虎豹驹有食牛之气】比喻少年英才。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比喻才貌出众的女子嫁给才干平庸或相貌丑陋的丈夫。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人宁可在小场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场面为人所支配。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谚语)比喻诉状或供词进了衙门,就无法撤出或更改。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
(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
(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於绝境。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执牛耳:古代诸侯歃血为盟,主持盟会者割牛耳取血,放在盘内,让参与盟会者分尝。
因此称执盘者为“执牛耳”。
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羞以牛后: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
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亡羊得牛:亡:丢失。
丢失了羊,得到了牛。
比喻损失的少,得到的多。
庖丁解牛:庖:厨师。
解:解剖。
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亦作“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不相合。
亦作“驴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牛后:指牛肛门。
比喻宁愿在小范围内独立自主,发挥才能,不愿在大范围内受人支配。
悬牛头,卖马脯: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挂着招揽生意的是牛头,而实际上卖的是马肉。
比喻用假货色骗人,名不副实。
亦作“悬羊头,卖狗肉”、“卖狗悬羊”、“挂羊头,卖狗肉”、“羊头狗肉”。
犀牛望月:犀牛的角长在鼻子上,以致视野不开阔。
比喻对事物的观察不周全。
牛郎织女:两个星座名。
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
因私嫁牛郎触怒天帝,责罚两人分离,隔在银河两侧,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夜才得一会。
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老牛舐犊:舐:舔。
犊:小牛。
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汗牛充栋:汗牛:使牛出汗。
充:装满。
栋:房屋的脊檩,借指房屋。
用牛运书,牛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
形容藏书或著述极多。
亦作“充栋汗牛”、“栋充牛汗”、“汗牛塞屋”。
风马牛不相及:风:畜类两性相追逐。
及:碰到。
两方距离很远,马、牛不同类,两性相诱也到不了一起。
比喻事物毫无相干。
亦作“风马不接”、“风马牛”、“风马无关”、“马牛风”。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
也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
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卖剑买牛:卖掉刀剑去买耕牛。
指改业从事农耕。
九牛一毛:从许多头牛身上拔下一根毛。
比喻极为轻微渺小,不值一提。
亦作“九牛一毫”。
从许多头牛身上拔下一根毛。
比喻极为轻微渺小,不值一提。
亦作“九牛一毫”。
呼牛呼马:把我叫作牛,我就当牛;把我叫作马,我就当马。
本为道家的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
后比喻不论人说好说坏,自己绝不斤斤计较。
亦作“呼马呼牛”、“呼牛作马”、“呼牛也可,呼马也可”。
割鸡焉用牛刀:焉:怎么,哪里。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小事不必用大的力量去做。
亦作“焉用牛刀”、“杀鸡焉用牛刀”。
诗词:
【第1句】: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第2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3句】: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要两个描写山水的古诗词,谢谢,尽量短一些。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王维 《青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瞑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勃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刘禹锡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还有晴。
张祜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这是一部分具体的 刘 彻 秋风辞 曹 操 观沧海 阮 籍 咏怀诗八十二首(选二) 刘 伶 北芒客舍诗 张 协 杂诗(选一) 郭 璞 游仙诗十九首(选一) 帛道猷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 苏 彦 西陵观涛诗 庾 阐 三月三日诗 孙 绰 秋日诗 陶渊明 于王抚军坐送客 游斜川 谢灵运 登池上楼 人澎蠡湖口 石壁精舍远湖中作 石门岩上宿 登江中孤屿 鲍 照 登庐山 沈 约 早发定山 江 淹 游黄蘖山 孔稚圭 游太平山 谢 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游东田 观朝雨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 王 融 巫山高 吴 均 山中杂诗三首(选一) 何 逊 慈姥矶 下方山 王 籍 人若耶溪 刘孝先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 庾 信 奉和山池 咏画屏风诗二十四首(选一) 山斋 游山 王 褒 渡河北 朱 超 夜泊巴陵 阴 铿 开善寺 渡青草湖 北朝乐府 敕勒歌 南朝乐府 子夜四时歌(选二) 唐·五代 李百药 晚渡江津 杜审信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登襄阳城 王 勃 山中 沈佺期 夜宿七盘岭 陈子昂 感遇(选一)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 说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张九龄 湖口望庐山瀑布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宴词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宿建德江 晚泊渌阳望香炉峰 舟中晓望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早寒江上有怀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彭蠡湖中望庐山 万山谭作 李 颀 少室雪晴送王宁 望秦川 王昌龄 听流人水调子 祖 咏 望终南余雪 崔 颢 黄鹳楼 人若耶溪 张 旭 桃花溪 山中留客 阎 防 与永乐诸公夜泛黄河作 李 白 渡荆门送别 望天门山 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 游泰山 黄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送友人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王 维 汉江临眺 山中 山居秋暝 鸟鸣涧 竹里馆 终南山 高 适 人昌松东界山行 陶 翰 宿天竺寺 刘眘虚 阙题 常 建 宿王昌龄隐居 王 湾 次北固山下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秋云岭 杜 甫 望岳 渼陂行 万丈潭 绝句四首(选一) 绝句二首(选一) 秋兴八首(选四) 白帝城最高楼 登高 登岳阳楼 旅夜书怀 岑 参 火山云歌送别 张 继 枫桥夜泊 钱 起 宿洞口驿 顾 况 小孤山 戴叔伦 兰溪棹歌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 李博士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 春游南亭 游溪 李 益 行舟 孟 郊 洛桥晚望 游终南山 韩 愈 山石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 寄白二十 二舍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选一) 贞女峡 刘禹锡 华山歌 九华歌(并引) 松滋渡望峡中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赠江客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元成篇,寄水 部张籍员外 暮江吟 杭州春望 春题湖上 钱塘湖春行 南湖早春 忆江南(江南好) 柳宗元 江雪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刺史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元 稹 岳阳楼 张 枯 题金陵津渡 李 贺 巫山高 江南弄 蜀国弦 皇甫松 梦江南(兰烬落) 梦江南(楼上寝) 杜 牧 江南春绝句 山行 齐安郡后池绝句 题扬州禅智寺 朱庆馀 观潮 许 浑 送杜秀才归桂林 咸阳城西楼晚眺 谢亭送别 李商隐 乐游原 宿骆氏亭寄崔雍 崔衮 温庭筠 利州南渡 咸阳值雨 梦江南(千万恨) 项 斯 山行 皮日休 秋江晓望 陆龟蒙 怀宛陵旧游 峡客行 韦 庄 汘千阳间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和 凝 春光好(萍叶软) 孙光宪 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浣溪沙(蓼岸风多桔柚香) 冯延巳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来到) 宋 李 昉 禁林春直 王禹偁 村行 寇 准 书河上亭壁四首(选一) 潘 阆 酒泉子(长忆西湖) 林 逋 秋江写望 山园小梅 穆 修 鲁从事清浑阁 柳 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张 先 题西溪无相院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 晏 殊 踏莎行(小径红稀) 清平乐(金风细细) 梅尧臣 东溪 小村 鲁山山行 欧阳修 晚泊岳阳 丰乐亭游春三首 踏莎行(候馆梅残) 采桑子(轻舟短掉西湖好)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阮郎归(南园春早踏青时) 赵 抃 次韵孔宪蓬莱阁 苏舜钦 淮中晚泊犊头 初晴游沧浪亭 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杨 蟠 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 陶 弼 碧湘门 文 同 新晴山月 曾 巩 甘露寺多景楼 西楼 王安石 题西太一宫壁 泊船瓜州 江上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桂枝香(登临送目) 刘 攽 雨后池上 晏几道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燕归梁(莲叶雨) 张舜民 卖花声(木叶下君山) 王 今 游金山寺 孙浩然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方惟深 舟下建溪 苏 轼 游金山寺 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梵天寺僧守诠小诗清远可爱,次韵 有美堂暴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选一)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 舟中夜起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惠祟春江晓景二首(选一) 栖贤三峡桥 西江月(照野氵弥氵弥浅浪)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望江南(春未老) 舒 亶 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 黄庭坚 登快阁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选一)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 秦 观 柳梢青(岸草平沙) 踏莎行(雾失楼台) 米 芾 望海楼 浣溪沙(日射平溪玉宇中) 贺 铸 病后登快哉亭 石州引(薄雨初寒)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张 来 秋日登海州乘槎亭 初见蒿山 陈师道 舟中 登快哉亭 十七日观潮 周邦彦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道 潜 江上秋夜 苏 庠 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 寇国宝 题阊门外小寺壁 徐 俯 春日游湖上 左 纬 春日晚望 董 颖 江上 孙 觌 枫桥三绝(选一) 吴门道中(选一) 朱敦儒 念奴娇(放船纵棹) 吕本中 柳州开元寺夏雨 曾 几 三衢道中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志 南 绝句 沈与求 石壁寺山房即事 陈与义 襄邑道中 早行 夏日集葆真池上 登岳阳楼(选一) 张元斡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刘子晕 江上 朱淑真 游湖归晚 林 仰 少年游(霁霞晓月犹明) 陆 游 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 矍塘行 醉中下矍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 过灵石三峰 范成大 早发竹下 鄂州南楼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敕玉亭 王 质 山行即事 朱 熹 水口行舟 张孝祥 题夏氏庄 西江月(满载一船明月) 念奴娇(洞庭青草) 虞似良 横溪堂春晓 辛弃疾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沁园春(叠峰西驰) 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 刘 过 观三叠泉 姜 夔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选一)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选二) 点绛唇(燕雁无心) 角招(为春瘦) 俞国宝 风人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徐 玑 秋行 翁 卷 野望 石门庵 赵师秀 数日 刘克庄 早行 高 翥 西湖暮归 严 羽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访益上人兰若 罗与之 山行 徐元杰 湖上 吴文英 渡江云三犯(羞红颦浅恨) 西河(春乍霁) 江城梅花引(江头何处带春归) 叶绍翁 烟村 周 密 闻鹊喜(天水碧) 葛天民 访端叔提干 萧立之 第四桥 张 炎 南浦(波暖绿粼粼) 高阳台(接叶巢莺) 台城路(云多不记山深浅) 清平乐(侯蛩凄断) 金·元 蔡 珐 霫川道中 赵 可 凤栖梧(霸树重重青嶂小) 干予可 生查子(夜色明河静) 俞 桂 过湖 耶律楚材 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韵 过金山用人韵 元好问 游泰山 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 清平乐(江山残照) 水调歌头(黄河九天上) 双调·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盍西村 越调·小桃红(玉龙高卧一天秋、万家 灯火闹春桥) 越调·小桃红(绿杨堤畔蓼花洲) 奥敦周卿 双调·蟾宫曲(西湖烟水茫茫) 关汉卿 双调·碧玉箫(选一·秋景堪题) 双调·大德歌四首 白 朴 越调·天净沙二首 王 恽 正宫·黑漆弩(苍波万顷孤岭矗) 方 回 舟行清溪道中入歙 过湖口望庐山 雨夜雪意 张弘范 点降唇(独上高楼) 卢 挚 六州歌头(诗成雪岭) 双调·沉醉东风(挂绝壁枯松倒倚) 刘 熏 菩萨蛮(故园青草依然绿) 仇 远 次胡苇杭韵 湖上值雨 八犯玉交枝(沧岛云连) 赵禹圭 双调·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 马致远 越调·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 双调·拨不断(立峰峦) 赵孟頫 仙吕·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张 野 沁园春(自入闽关) 鲜于枢 念奴娇(长溪西注) 白 贲 双调·百字折桂令(弊裘尘土压征鞍) 张养浩 登泰山 双调·水仙子(一江烟水照晴岚) 双调·庆东原(鹤立花边玉) 双调·折桂令(一轮飞镜谁磨)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云来山更佳) 中吕·普天乐(画船开) 范 梈 发湖口 张可久 双调·清江引(松风小楼香缥缈) 黄钟·人月圆(三高祠下天如镜) 中吕·红绣鞋(绝顶峰攒雪剑) 中吕·普天乐(蕊珠宫) 双调·折桂令(对山青强整乌纱) 双调·落梅风(东风景) 双调·落梅风(朱帘上) 正宫·小梁州(两峰晴翠插波光) 双调·清江引(西风信来家万里) 周德清 正宫·塞鸿秋(长江万里白如练) 乔 吉 双调·水仙子(冬前冬后几村庄) 双调·折桂令(红梨叶染胭脂) 双调·折桂令(半天风雨如秋) 双调·水仙子(飞来千丈玉蜈蚣) 双调·水仙子(天机织罢月梭闲) 曹 德 双调·折桂令(小红楼隔水人家) 双调·折桂令(问城南春事何如) 顾德润 中吕·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长江远映 青山) 赵善庆 双调·沉醉东风(山对面兰堆翠岫) 李伯瞻 双调·殿前欢(驾扁舟) 吴西逸 越调·天净沙(数声短笛沧洲) 孙周卿 双调·折桂令(草团标正对山凹) 鲜于必仁 中吕·普天乐(稻梁收) 双调·折桂令(出都门鞭影摇红,玉嵯 峨高耸神京) 贯云石 双调·蟾宫曲(问东君何处天涯) 正宫·小梁州(芙蓉映水菊花黄) 双调·落梅风(鱼吹浪) 徐再思 中吕·朝天子(里湖) 中吕·普天乐(玉华寒,晚云收) 双调·殿前欢(老苍龙) 中吕·喜春来(水深水浅东西涧) 越调·凭阑人(鸥鹭江皋千万湾) 王 冕 黄牛山 山阴水村 许有壬 满江红(木落霜清) 张 翥 多丽(晚山晴) 李齐贤 巫山一段云(南浦寒潮急) 太常引(栖鸦去尽远山青) 王仲元 中吕·普天乐(树杈桠) 宋 褧 菩萨蛮(西风落日丹阳道) 倪 瓒 越调·小桃红(一江秋水澹寒烟) 萨都刺 黄河夜月 邵亨贞 祝英台近(普天云) 陶宗仪 南浦(如此好溪山) 李 琳 六幺令(淡烟疏雨) 刘 铉 蝶恋花(人自怜春春未去) 明·清 梵 琦 晓过西湖 刘 基 晚同方舟上人登狮子岩作 题沙溪驿 杨 基 天平山中 岳阳楼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清平乐(欺烟困雨) 夏初临(瘦绿添肥) 高 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韩守益 苏武慢(地涌岷峨) 于 谦 上太行 吴 宽 采桑子(纤云尽卷天如水) 李东阳 九日渡江 游岳麓寺 文徽明 沧浪池上 李梦阳 浮江 陈 霆 踏莎行(流水孤村) 何景明 秋江词 杨 慎 滇海曲二首 北正宫·醉太平(阻莺俦燕侣) 陈 铎 浣溪沙(波映横塘柳映桥) 李攀龙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汤显祖 江宿 陈继儒 点绛唇(钟鼓沈沈) 袁宏道 登华 渡太湖 游高梁桥 袁中道 听泉 岳阳晚眺 徐石麟 祝英台近(雨中山) 施绍莘 醉扶归(淡茫茫水镜推窗晓) 陈子龙 谒金门(莺啼处) 夏完淳 绝句四首(选一) 吴伟业 生查子(一尺过江山) 黄宗羲 小孤山 过塔子岭 归 庄 天平山 蔡毅中 秋兴 姜实节 临江仙(梦断罗帏春睡浅) 曹 溶 满江红(浪涌蓬莱) 宋 琬 甲午初尽,同赵一鹤 欧阳介庵宿鸡 山寺二首 蝶恋花(一曲清淮围画屏) 破阵子(拔地千盘深黑) 施闰章 燕子矶 书文杏庵壁 王夫之 先秋一日作 飞来船 计 东 宣府逢立秋 陈维崧 点绛唇(晴髻离离) 洞仙歌(天风忽下) 叶 燮 度大庾岭 朱彝尊 三水道中 蝶恋花(十里浮岚山近远) 屈大均 泷中(选一) 释宗渭 横塘夜泊 王士祯 郡城北路作 秦淮杂诗(选一) 藤花山下 江上 浣溪沙(北郭清溪一带流) 浣溪沙(白鸟朱荷引画桡) 徐 釚 十八滩 董元恺 三妹媚(凌云逾小舍) 顾贞观 青玉案(天然一幰荆关画) 傅昂霄 江行 洪 升 雪望 蒙山道中 潘 耒 天都峰 金山 华峰顶 孔尚任 北固山看大江 游平山堂 查慎行 自湖东驿遵陆至芦溪 晚抵晏城次壁间韵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纳兰性德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秋千索(垆边换酒双鬤亚) 陈大章 登小孤山 赵执信 微山湖舟中作 顾嗣立 日观峰 沈德潜 夜月渡江 金 农 湖中曲 胡会恩 珠口杂咏(选一) 厉 鹗 灵隐寺月夜 雨中泛舟三潭同沈碓土作 蒙阴 齐天乐(瘦筇如唤登临去) 百字令(秋光今夜) 北仙吕·后庭花(仙山回蹬重) 张行懿 度梅岭 郑 燮 江晴(选一) 刘大櫆 西山 姚 范 山行 袁 牧 独秀峰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选一) 到石梁观瀑布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 潘 高 秦淮晓渡 蒋士铨 湖上晚归 万年桥觞月 苏幕遮(画船游) 赵 翼 渡太湖登马迹山 野步 姚 鼐 山行 翁方纲 韩庄闸二首 望罗浮 洪亮吉 发大石头讯 天山歌 松树塘万松歌 黎 简 小园 黄景仁 后观潮行 南浦(蛟门中劈) 张问陶 冬日即事 阮 元 苏堤春晓 雨后泛舟登汇波楼 陈文述 夏日杂诗(选一) 潘德舆 雨后看山 林则徐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选一) 魏 源 赣江舟中棹歌(选一) 三湘棹歌(选一) 湘江舟行 项鸿祚 清平乐(水天清话) 沈谨学 晚归途次 何绍基 山雨 春江 姚 燮 韩庄闸舟中七夕 陈 澧 齐天乐(倦游谙尽江湖味) 水龙吟(是谁前度登高) 蒋春霖 唐多令(枫老树流丹) 薛时雨 临江仙(雨骤风驰帆似舞) 俞 木 越虞美人(晓烟乍破青山醒) 林 纾 杂题(选一) 朱孝臧 乌夜啼(春云深宿虚坛) 丘逢甲 山村即日(选一) 谭嗣同 潼关 晨登衡岳祝融峰(选一) 崆峒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 秋 瑾 轮船记事 参考资料:中华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