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名人名言

80句家庭教育格言语录

文心雕龙

【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80句家庭教育格言语录

【第1句】: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第2句】:婴儿的情绪,是认识世界的反映。

【第3句】: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来修剪。

【第4句】: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第5句】:幼儿的学习是全方位,并不局限于读写算和各种技艺。

【第6句】: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第7句】:让孩子在帮助他人时体验无能为力的尴尬和痛苦。让孩子想帮助他人又力所不能及无能为力,由此激发他的“自强欲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负责任地成长,以便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他人。

【第8句】: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

  89条家庭教育格言

【第9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第10句】: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卫你说话的权利。”

【第11句】: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第12句】: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第13句】: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

【第14句】:一个人的成功=1%IQ(智商)+99%EQ(情商)。

【第15句】: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第16句】:让孩子在艰苦的地方体验他人的苦难,让他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改变孩子自暴自弃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既让他面对他人的苦难,让他为苦难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17句】:只要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第18句】: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第19句】: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第20句】:性格好的标准是“文明其精神”,身体好的标准是“野蛮其身体”,学习好的标准是“自学自得”。

【第21句】: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第22句】: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第23句】:成功的教育是“虎父无犬子”,失败的教育是“母强子弱”。有修养的父母总是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

【第24句】:只要家长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

【第25句】:在生活中学习,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26句】:有虫的枣子早红,有病的孩子早熟。智力上的神童,常常以剥夺性格和身体的成长为代价。

【第27句】: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第28句】:想象与显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从中受到教育。

【第29句】: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

【第30句】: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第31句】:有效的学习是边缘学习,无效的学习是焦点学习。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病因却在孩子的情感或身体那里。父母直接指令孩子学习,类似园丁把水分和养料直接抛洒给“枯黄的树叶”。

【第32句】:丰富的想象力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第33句】: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东西跟人一样,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第34句】: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经验,而这些有限的教育经验又因为祖父母的溺爱和放纵而派不上用场。

【第35句】: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第36句】:没有体谅和信任,便没有友谊。

【第37句】: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

【第38句】: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

【第39句】:孩子出生之后,父母的责任是尽可能让孩子接受好的“后天遗传”。重视“后天遗传”,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成长的家庭环境,把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提到类似“遗传”的高度。

【第40句】: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类语言,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第41句】:育儿过程有艰辛,也有欢乐。

【第42句】: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做的事并不太多,只要为孩子提供并维护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行。成为好父母,就是成为家庭环保主义者。家庭环境好,孩子好;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就成为问题儿童。有时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第43句】:对症下药方可治愈疾病。

【第44句】:3岁前后严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长;13岁前后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有效的激励是朝五晚九,无效的激励是朝九晚五。

【第45句】:运动贵有恒,饮食贵有节。

【第46句】: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

【第47句】: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第48句】: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提供两个“遗传”:一个是先天遗传。一个是后天遗传。教育者可以对教育持乐观的态度,但不要乐观到不考虑遗传的程度。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主要不是丑小鸭努力学习的结果,而是丑小鸭的妈妈生了一个鹅蛋而不是鸭蛋。

【第49句】:教育幼儿除了要有耐心之外,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第50句】: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第51句】:没有一个朋友能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能比得上疾病。

【第52句】:不让孩子早产,也不让孩子过早地入学。孩子不能早产,因为孩子需要在母亲的子宫里获得足够的保护,让胎儿有了足够的抵抗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孩子不能过早地入学,因为孩子需要在家庭获得足够的保护,让孩子有了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中医的说法是:“争气内存,邪不可干”。

【第53句】: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家庭的归家庭,学校的归学校。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第54句】: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第55句】: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第56句】:学业成绩是人的成长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体。性格和身体是学业成绩的两个支点。

【第57句】: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第58句】: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从来不期望庞然大物的成人能够理解自己,孩子也从来不把居高临下的成人当作自己的朋友。父母可以独生,但不能让孩子独长。若既没有兄弟姐妹,又没有伙伴,“独生”子女就跌入双重的孤独:不仅独生,而且独长。

【第59句】: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卢梭则把“爱弥尔”带到了乡村。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力之前,不让孩子有过多的伙伴,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第60句】: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

【第61句】: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第62句】:好母亲把儿子当朋友,坏母亲把儿子当情人。

【第63句】: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

【第64句】:“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饭前禁止吃零食,让孩子有足够的饥饿感。不能从粗糙的木桶中饮到甘露的人是不幸的。让孩子尽可能少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吃甜食而不节制的孩子,身体必不好,性格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必让孩子穿太厚重的衣服,孩子并不像成人那样畏寒。

【第65句】:口里呼喊和平,但手里要有大棒。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让孩子的身边有一个或几个最喜爱又最敬畏的人。

【第66句】:管吃管睡适合驯养宠物,不适合教育孩子。

【第67句】:应该尊重保姆的劳动,劳工神圣,但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保姆。

【第68句】: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第69句】:谋生型父母必须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

【第70句】:谋生型父母不能因外出打工而对孩子有愧疚感,更不能因愧疚而迁就孩子的胡闹。

【第71句】:工作型父母必须让孩子因父母的守望而尽早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最有守望感的父母是孙悟空的父母。有修养的父母就是像孙悟空的父母那样:让孩子自己解除障碍,让孩子自己经历磨难,让孩子自己经历困难,只在孩子努力之后实在无法解决困难时,才降落到孩子的身边。

【第72句】:事业型父母必须有一个人在家里陪伴孩子,或者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

【第73句】:如果事业型父母双方都无法陪伴孩子,就必须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移交给祖父母或保姆。

【第74句】: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第75句】:贫穷是教育资源,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第76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第77句】:所有纨绔子弟都是富裕子弟,尽管并非所有富家子弟都是纨绔子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第78句】: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第79句】:谁能让孩子有主见又懂得妥协,既果敢又懂得顺从,谁就遏住了教育的关键。

【第80句】:让孩子玩“自食其力”的游戏,让孩子离开父母,到苦难的地方:如果他不劳动,他就饿死。改变孩子不劳而获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让孩子暂时离开父母。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