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第1句】: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第2句】:钟:赋予、集中。
【第3句】:决:裂开。
【第4句】:凌:跃上。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公元735年,23岁的杜甫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伟抱负,赶赴东都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却落第而归。
也许是为了在山水间纾解一些心中的烦闷,杜甫踏上了齐赵之旅,开始了自己“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
一天,他终于来到了泰山,望着那巍峨壮丽的群山,胸中被激昂的情怀交织,他于是高吟着,吟出了一首不朽的绝唱——《望岳》。
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地宏伟壮丽!你是那样地苍翠挺拔,横跨山东大地,将山南山北隔出清晨与黄昏,让大自然的钟灵毓秀都汇集一身。
望着那层层云气升腾,使我胸怀荡漾;看着那暮鸟翩翩归林,让我不自觉地睁大了眼睛,想要把着迷人缥缈的景致,看个够,看个明白。
泰山呀,终有一日我要登上你的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昔年孔子曾登临泰山,游览名胜,《孟子》里记载:“孔子登东山面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那时的情怀,与杜甫许是一样的。
周游列国14载,为的又何尝不是有朝一日登临人生峰顶,实现人生的抱负?
天下名山无数,可大概也唯有泰山才担当起这一句“一览众山小”了。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有“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东面,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山脉绵亘100余千米,盘卧426平方千米,很有“镇坤维而不摇”的威仪。
古人这样形容泰山,说它——“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
亿万年以前,盘古开天辟地,使天地初分,世界初成。为了不让天地再次合为一体,盘古每日长高一丈,天空也便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上一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是漫长的一万八千年过去了。此时,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已长得极高。长久的支撑让他终于坚持不住了,于是轰然倒地。
盘古死后,他的头化为东岳,左臂化为南岳,右臂化为北岳,足化为西岳。头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也足以看出泰山的卓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