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7949”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习题
六年级时小学的最后阶段,作为学生应该要好好珍惜。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习题,希望有所帮助!
【第1句】:根据读音,写出同音字,组成词。
Jùn()马()俏()岭
Biān()造()子()塞
jí()合()度()驰
【第2句】:填空:
【第1句】: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我国第一大河是____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高峰指____________,“天下第一奇山”指_______________,“天下第一关”指_______________。
【第2句】:读完了《我们爱你啊,中国》,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根据词语不同的感情色彩,把下面词语分类:
慷慨激昂;横行霸道;载歌载舞;负愚顽抗;足智多谋;阴谋诡计
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句】:在括号里写出“看”的近义词(只能填一个,不能重复)
坐井()天
举世()目
熟视无()
一()无余
面面相()
管中()豹
【第5句】:按要求写句子:
(1)肖邦满怀悲愤地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伟大功业。(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喜出望外”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负荆请罪”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不带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6)他们说,蔺相如怕廉将军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7)老妇人说:“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改为第三人称的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为姐姐,她只得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关宽容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有关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与七夕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句】:仿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1)例:医护人员说:“幸福就是竭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老师说:“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战士说:“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说:“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句】:走在街上,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随意破坏路旁的花草树木。请你针对这一现象,写三条宣传标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句】:以保护青蛙为主题,写一则公益广告(20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句】: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句】:用线段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夜不能寐 渴望 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眼欲穿 思念 一枝红杏出墙来
怒发冲冠 欢欣 但悲不见九州同
手舞足蹈 愤怒 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11句】:写出下面音乐家的国籍:聂耳()肖邦()莫扎特()
【第12句】:请写出几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按要求写成语:
【第1句】: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第8句】:0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均为新中国以来()。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唱响了抗震之歌、奉献之歌、振兴之歌,中华民族表现出了()的伟大精神。人们赞颂谭千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面貌发生了___________的变化。农村到处呈现出______________的景象;城市更是繁华,街道两旁高楼_______________,商场里的商品_________,花园中__________________……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3)那为导游口才出众,在给来古都旅游的客人介绍古都风貌时,总是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自于古诗的成语:
(5)我们面对的是一个___________的世界,这个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不但要______________,而且遇到问题还要随时请教,____________。古人说的“_____________”就是这个道理。
(6)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可母亲现在已被人类伤害得_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森林被砍得____________,不少可爱的动物也___________……亲爱的朋友们,对于伤害母亲的行为,我们不能再_____________了,让我们行动起来,___________救救地球母亲,还她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本来面目。
(7)大自然有时也会以细腻的画笔绘出绝伦的人间美景。比如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风吹草低现牛羊,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它得意的杰作。
【第2句】:照样子,写成语:
(1)惟妙惟肖(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代代相传(A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亭台楼阁(并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写出表示快的成语:
变化快()
吃饭快()
走路快()
水流快()
速度快()
回答快()
【第4句】:写成语主角:
闻鸡起舞()
纸上谈兵()
惊弓之鸟()
负荆请罪()
破釜成舟()
七步成诗()
韦编三绝()
单刀赴会()
对症下药()
铁杵成针()
指鹿为马()
完璧归赵()
三顾茅庐()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火眼金睛()
【第5句】:根据提供的意思,写出带有“手”字的成语:
形容敏捷()
形容勤奋()
形容顺利()
形容舍不得放下()
表示无能()
形容高兴()
形容凶狠()
形容技艺高超()
顺便拿走()
形容亲密()
非常专横()
形容惊慌()
【第6句】: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不知耻[恬、甜]
戒骄戒()[躁、燥]
()焕然一心[涣、焕]
责无旁()[代、贷]
()而走险[挺、铤]
走()无路[头、投]
【第7句】:根据提示写成语:
最坚强的意志()
最渊博的知识()
最荒凉的地方()
最大的变化()
最谨慎的行动()
最高明的计策()
最高明的医术()
最好的作品()
最意外的'事件()
最全面的考虑()
最尖的针()
最大的嘴巴()
最长的腿()
最贵的话()
最远的地方()
最合情理()
【第8句】:俗语填空。
铁公()
地头()
老黄()
井底()
落水()
交际()
倒栽()
()树
()伞
()棒
()草
()布
()虫
()话
()岭
()风
【第9句】:为下面的成语选择正确的“乐器”。
琴;鼓;钟;簧;锣;瑟
对牛弹()
重整旗()
()棋书画
金()齐鸣
()鸣鼎食
晨()暮()
鸣()开道
巧舌如()
()()和谐
【第4句】:诗句填空:
【第1句】: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
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_____。
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于安乐。
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非淡泊无明智,___________________。
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根据情境写诗句:
(1)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光看优秀的作文受益还是浅了点,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素材。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又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写出清新鲜活的作文,就得投身于实践活动。”
(2)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佳节,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吟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句,倾诉思乡之情。
【第5句】: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1句】:大自然的文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被誉为“___________”的钱学森,_________________的工程师詹天佑,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书信通常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复习题
【第1句】: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huàn()chuí()打qiáo()悴xùxù()叨叨
【第2句】: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横线上。
(1)当一切恢复__(A、沉寂B、寂静),她又悄悄地进来。
(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__(A、期待B、央求)般的神色。
(3)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__(A、潇潇洒洒B、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第3句】:史铁生(1951—2010),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病隙碎笔》等。
【第4句】:阅读下面的文字,体会其表达效果。
(1)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练习题
下列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木言老师在百米短跑冲刺比赛中勇夺第一,真是不孚众望 。
B .小明身为班长,却总是言而无信,组织活动时也有心无力,真是不负众望 。
C . 这位老人,没有子女,没有至亲,落得"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D .小美老师和好朋友相隔两地,她们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一直形影不离 。
【答案】 C
【解析】
A 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
B 项不负众望指不辜负群众的期望。
C 项形影相吊指身体和自己的.影子互相慰问,形容孤独。
D 项形影不离指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 一起。
六年级数学的寒假作业复习题
【第1句】:我会填:
【第1句】: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
【第2句】:25%===():20=()(填小数)
【第3句】:5吨比8吨少()%,8吨比5吨多()%。
【第4句】:2:的比值是(),把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第5句】: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傍晚5时的气温是(),凌晨4时的气温是()。
【第6句】:妈妈为女儿存入银行2000元做学费,定期二年,如果年利率按【第2句】:25%计算(扣除20%的利息税),到期时应得税后利息()
【第7句】:明明和亮亮邮票的比是2∶5,亮亮有105张邮票,明明有()张邮票。
【第8句】:甲、乙两数的比是2:7,且它们的平均数是【第4句】:5,那么乙数是()。
【第9句】:一种小汽车原价12万元,现价9万元,降低了()%。
【第10句】:深圳市某风景点近几年来游客人数统计图。
(l)2000年的游客人数比1998年增
长()%;2002年的游客人数
比2000年增长()%。
(2)按这样的趋势,你估计2004年
游客人数将比2002年增长()%,
将达到()万人。
得分阅卷人
【第2句】: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第1句】:现在的成本比原来降低了15%,现在的.成本是原来的()。
A15%B85%C115%
【第2句】:将3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A.3∶97B.3∶100C.3∶103
【第3句】:小英把1000元按年利率【第2句】:45%存入银行。两年后计算她应得到的本金和利息,列式应是( )
A.1000×【第2句】:45%×2B.(1000×【第2句】:45%+1000)×2
C.1000×【第2句】:45%×2+1000
【第4句】:圆面积扩大16倍,则周长随着扩大()
A.16倍B.32倍C.4倍
得分阅卷人
【第3句】: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第1句】:两圆相比,周长小的面积一定小。()
【第2句】:直径是半径的2倍。()
【第3句】:甲存款的和乙存款的相等,甲和乙存款的比是3:4()
【第4句】: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得分阅卷人
【第4句】:计算题:
【第1句】:化简比.
12:16:【第4句】:5:【第2句】:710:6
【第2句】:求比值:
1:千米:500米【第1句】:4﹕34
【第3句】:一种电视机,原来每台售价400元,现在售价240元,现在比原来每台降价百分之几?
得分阅卷人
【第5句】:按要求做题
【第1句】:体育老师对我班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连续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老师记录的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
2-103-2-310
(1)请同学动手算算这8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到标准?
(2)他们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
【第2句】:看图填空
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
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
线统计图可以看出:
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
分,在图书馆借书用()分。
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速度
是每小时( )千米。
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得分阅卷人
【第6句】: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第1句】:①()月份【第2句】:①()车先行完30千米距离。
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②乙车比甲车先行()分钟。
②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万元。③甲车时速是()千米。
③全年实际收入()万元。④甲、乙两车时速差()千米。
④年平均每月支出()万元。
【第7句】: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第8句】:解决问题
【第1句】:一块长方形木板,长45米,宽20米。为环保充分利用,需要在这块木板上截下一个最大的圆,请你计算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2句】: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大家应加倍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每滴约为0.05ml。小明同学洗手时,没有拧紧水龙头,请你计算当小明离开2小时后,水龙头共滴了多少ml的水?如果全国有100万象小明一样马虎的小学生,将要浪费多少升的水?
【第3句】:小明骑自行车上学时,先要骑一段平路,然后要爬一个坡,接着下一个坡,再骑一段平路就到了,根据图像回答:
(1)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
多少分钟?他的最高速度是多少?
(2)有两段时间,小明骑车的速度
相同,是哪两段时间?
(3)从何时起小明开始爬坡?爬坡
共用去几分钟?爬到坡顶时,小明(4)小明下坡用去多长时间?
的速度是多少?
【第9句】:数学小博士
【第1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7:4,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这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第2句】:甲、乙两油库存油数的比是5:3,从甲库运出90桶放入乙库,甲、乙两库油数比是2:3,求乙库原有油多少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