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8106”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狐狸分奶酪课文原文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狐狸分奶酪》的教案
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4篇童话故事。通过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这些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相处。
文本解读:
《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意吃亏,让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它分得很公平。故事中的狐狸非常狡猾,它从一开始就打着“如意算盘”想吃掉奶酪,而文中的小熊们却傻乎乎地不明就里,总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计较,看不清狐狸行为的用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教学目标:
【第1句】: 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哥哥、开始”等7个词语。
【第2句】: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领会其中的道理。
【第3句】: 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狡猾,并领会其中的道理。
师生齐准备:
【第1句】: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磁性田字格黑板贴、狐狸和小熊头饰(教师)
【第2句】: 预习课文,田子格练习簿。(学生)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第1句】: 认识“酪、捡、俩、始、拌、帮、匀、嚷”8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奶、始、吵”三个生字。
【第2句】: 正确、流利地读好长句子。
【第3句】: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田字格黑板贴,狐狸和小熊头饰
教学过程:
【第1句】: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第1句】: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那么故事当中的狐狸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第2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第3句】: 板书课题。学习“奶、酪”两个字,强调“奶”的写法,磁性田字格黑板贴范写(女字旁靠近竖中线,“乃”的折折折够的第二折刚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撇稍短),强调酪的读音(边音l),齐读课题。
【第4句】: 简介奶酪(课件出示)
【第2句】: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1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字音以及长句子的停顿。
【第2句】: 同学们自由练习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了两只小熊捡了一块奶酪,因无法平分而争吵,最终被前来帮忙分奶酪的狐狸吃了个精光)
【第3句】: 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过渡: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㈠学习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第1句】: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第2句】: 认读(出示字卡)“捡”、“俩”、“始”、“拌”
【第3句】: 谁来说一说故事的起因?(小熊兄弟俩为了分一块捡到的奶酪,拌起嘴来)
预设问题:【第1句】:拌嘴是什么意思?(吵嘴)
【第2句】:熊哥俩他们为什么拌起嘴来?(为分奶酪而争吵)
过渡:他们的争吵引来了谁?(课件出示)这时候狐狸跑来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狐狸是怎样帮他们分奶酪的呢?
㈡学习2—6自然段(课件出示2---6自然段内容)
【第1句】: 轻声朗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两只小熊说的话。
【第2句】:为什么狐狸要跑过来问?
【第3句】:熊弟弟是怎样回答的?
【第4句】:当狐狸知道熊哥俩为了分奶酪吵嘴之后又说了什么(指名说)说这
句话狐狸为什么“笑”?
【第5句】:狐狸拿过奶酪后是怎样分的?(掰成两半)
【第6句】:那又是怎样的两半呢?(板书:半块大,半块小)
【第7句】:小哥俩同意这种分法吗?(不同意)
【第8句】: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句看出来的?(“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第9句】:随机教学“嚷”,了解“嚷”就是大声喊叫。
【第10句】: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第4句】:狐狸帮小熊兄弟俩捡到的奶酪分好了吗?他分得公平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识“瞧、便、剩、整”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仔、急、咬、第、公”五个生字。
【第2句】: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领会文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文中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田字格黑板贴,狐狸和小熊头饰
教学过程:
【第1句】: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2课《狐狸分奶酪》,谁能告诉大家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写了两只小熊捡了一块奶酪,因无法平分而争吵,最终被前来帮忙分奶酪的`狐狸吃了个精光)
上节课我们还学了很多字词宝宝,同学们还记得他们吗?自己打打招呼吧!(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奶酪捡到、小哥俩、开始、拌嘴、争吵、帮你们)
过渡:狐狸第一次帮小熊兄弟俩分奶酪是一半大,一半小,那么后来狐狸帮小熊兄弟俩捡到的奶酪分好了吗?他分得公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上节课自然衔接起来。
【第2句】:抓住主线,随文识字,朗读感悟。
1学习7—8自然段(课件出示7---8自然段内容)
(1)自由读7—8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两只小熊说的话。
(2)熊哥俩嚷着说狐狸第一次奶酪分得不匀,狐狸这次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说)随机识字:“瞧、便”
词语拓展:便---方便、便利、轻便
(3)问题解决了吗?又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大块变小了,小块变大了)
板书:半块小,半块大
(4)熊哥俩满意吗?(不满意),从第8自然段哪句话看出来的?(又嚷了起来)
板书:又嚷
过渡: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么狐狸将继续替小哥俩分奶酪,结果如何呢?下面的故事情节更精彩,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后面的内容。
2学习第9—11自然段(课件出示9----11自然段内容)
(1)分别指名同学读【第9句】:【第10句】:11自然段,用“---”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两只小熊说的话。
(2)这次狐狸又帮小熊兄弟俩分好奶酪了吗?
预设:
生1:没有!全被狐狸吃光了。
生2:没有!狐狸不停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被他吃
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随机认识生字:“剩、整”
词语拓展:整---工整、整体、完整
理解重点词语:不停、吃光、沒剩下
板书:吃光了
(3)熊兄弟看见奶酪吃光了,心情怎么样?(生气)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
(4)狐狸这时又是怎么说的?(预设:狐狸笑着说:“我分得很公平,你们谁也没有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他为什么要“笑着说”,这是怎样的笑?
(5)随文理解词语:公平(指公正、平等)
分角色朗读9—11自然段。
预设问题: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不同意;自己分奶酪,讲谦让,不要斤斤计较,让对方多吃或把奶酪交还给失主等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朗读感悟,分析问题和随文识字为主,通过多种方式读,在读中思考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并随文识字,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识字能力。
【第4句】: 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感悟
【第1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不同角色的语气区别。
预设:学习了课文,你们能说说自己对熊哥哥和熊弟弟有什么看法吗?(不懂得谦让,斤斤计较)对狐狸呢?(太狡猾了)
【第5句】: 小组互相讨论,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预设: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要讲谦让。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感悟、合作交流,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谈启发,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教育。
【第4句】:课堂小结
通过这个民间故事你学到了什么?(预设:与人相处要谦让,不要斤斤计较,否则会失去更多。)
预设问题:那么我们同学在学习生活中今后该怎么做?
【第5句】: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仔、急、咬、第、公”
【第1句】:指名读。
【第2句】:让学生观察这五个生字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请同学们说说观察所得。
预设:
(1)“急、第、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2)“急”上长下短,第四笔一定要写在横中线上,“心”字底要写扁一些。
(3)“第”的部首在上面,是竹字头,“竹”的竖、竖钩都变成点。
(4)“仔”和“咬”都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占格是窄右宽。
【第3句】: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强调:“仔”:左窄右宽,右半部分要写紧凑;“咬”:是左右结构,左边部分要写的窄一些。
【第4句】:学生在田字格练习簿上自主临写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整体结构要匀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谈所得,教师再范写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难写的生字,让学生掌握书写的要领,能正确、美观地写好生字。
【第6句】: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鹬蚌相争》的故事,让同学看后说道理。
设计意图:根据部编版教学新理念,以篇带篇,构建“1+x”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课堂,既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7句】: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第22句】:狐狸分奶酪
分(狐狸)熊
半块大半块小嚷
半块小半块大又嚷
吃光了生气了
(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本课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突出了狐狸的本性。
学习目标
【第1句】: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准“酪、匀,俩”的读音读正确“仔细、怎么”等的轻声。读准多音字“结”。
【第2句】:会写8个字,重点写正确“咬、第”写好“始”,尤其是女字旁的第三笔的提不能露头。
【第3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公平”的意思并运用此方法理解词语。
【第4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狐狸的狡猾。
【第5句】: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第1句】: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掌握多音字“结”。
【第2句】:教学难点:
采用分角色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小熊和狐狸的头饰。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句】: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出示:高洪波写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第2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第2句】:初读课文,解决字词(落实目标【第1句】:2)
【第1句】:自读课文,提要求
【第2句】:检查带拼音的词语,自读,小老师领读
【第3句】:去掉拼音,男女对抗赛
【第4句】:小组互评完成评价单第一题。
【第5句】:齐读,用方法识记生字
(1)齐读
(2)识记生字:这些生字,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3)重点解决
①始,奶,都是女字旁
②瞧:做动作表演
【第6句】:指导书写:始
(1)观察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练习写。
(4)全班评价。完成评价单第二题
(5)再写一个
【第3句】:精读课文,体会情感(落实目标3)
【第1句】:快速扫读,标出自然段。
【第2句】: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思考: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第3句】:默读课文,标出与狐狸分奶酪相对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第4句】:学习第5~9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狐狸为什么“笑”?他是真的来帮小熊兄弟俩的吗?(指导朗读)
(2)读第【第6句】:8自然段,理解两次“嚷”,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小熊兄弟俩的什么特点?(指导朗读)
(3)狐狸听到小熊兄弟俩的叫嚷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分别读第【第7句】:9自然段。
(4)利用教具演示分奶酪的过程。
(5)分角色朗读表演第5~9自然段。
第二课时
【第1句】: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第1句】: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并适时运用词语练习说话。
【第2句】:狐狸假装帮助小熊兄弟俩分奶酪,结果把奶酪都吃光了,你们觉得狐狸分得公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
【第2句】:抓住重点,读中感悟
【第1句】:学习第【第10句】:11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思考并交流:奶酪被吃光,两只小熊有什么样的表现?(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
(2)看到小熊兄弟俩生气了,狐狸是怎么说的?
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狐狸为什么说他分得很公平?
理解“公平”的意思,生活中你是怎样理解“公平”?(落实目标3)
狐狸又一次“笑”了,这次他为什么笑?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第2句】:学习第1~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小熊兄弟俩感情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好,从“高兴极了”)想一想:后来小熊兄弟俩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
(指导朗读)
用换词法理解“拌嘴”。想一想:两只小熊会怎么吵?
(2)自由读第【第3句】:4自然段,理解狐狸叫两只小熊“小家伙们”的用意。
(骗来吃,想办法得到手)
(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狐狸和兄弟的话。
(4)分角色朗读第1~4自然段。
【第3句】: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第4句】:再读课文,思考交流: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第3句】: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第1句】: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注意“吵、第、公”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2句】:教师范写,第,学生书空。
【第3句】:重点指导书写“第”字。
“第”的部首在上面,是竹字头,“竹”的竖、竖钩都变成点;书写时上扁下长;整个字是11画,第七笔是横折、第八笔是横、第九笔是竖折折钩。
【第4句】:教师随机指导学生书写其他生字。
【第5句】: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反馈。
【第4句】: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第1句】:布置作业:
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2句】: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3句】:继续收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第1句】: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第2句】: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第3句】: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第4句】: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狐狸的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句】:导入谈话 激发兴趣
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第2句】:走进故事 感悟道理
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分奶酪》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教学设计之《狐狸分奶酪》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俩嚷着说,“那半块大一点儿。”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
“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
狡猾、聪明、奸诈、善辩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4)指导朗读
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第3句】: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第4句】:简单汇报
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狐狸是故意分成半边大,半边小的,对吗?
【第3句】:推荐阅读 拓展提升
《狐狸分奶酪》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狐狸分奶酪》一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1句】:教材分析
本课是继《狐狸分奶酪》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突出了狐狸的本性。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表演。
【第2句】: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学习起来并不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而且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读后分析人物特点。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总之,学生应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第3句】: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第2句】: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奶酪、拌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了解“笑一笑”所隐藏的含义,从而体会狐狸的狡猾。
【第3句】: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意境,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第4句】:教法学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采用观看插图,出示课件,表演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5句】:教学过程
(检测预习)
【第1句】: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第2句】:初读感知,以读铺路
【第3句】: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第4句】:阅读表演、感悟
【第5句】:拓展延伸
总之,我这节课就本着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演这一标准,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理解寓言,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