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16261”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习日积月累、初显身手。
学习开卷有益,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练习习作。
教学重点:
进行字词、句子的积累。
教学难点:
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法学法:
讲授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继续指导学生做摘录笔记的方法。
观察词语的特点。
摘录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类型积累。
根据不同的类型积累词语
【第2句】:读一读。
初显身手。
小组合作玩游戏“传口令”。
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第3句】:制定规则。
依照规则重新做游戏,继续修改规则中的不足。
感悟规则的好处。
【第4句】: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学习《诺言》。
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第1句】:什么事诺言?谁说的诺言?说了什么诺言?
【第2句】:分角色读对话。
【第3句】:按照要求做摘录笔记。
【第4句】:交流笔记。
【第5句】:拓展练习。
【第6句】:实践作业:编排课本剧。
【第2句】:习作。
【第1句】:为你喜欢的游戏写规则和玩法说明。
【第2句】:考察我们的校园生活,你觉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规则?和同学们讨论,制定规则。
【第3句】:学生交流,并进行习作。
板书设计:
注意:(1)观察游戏的过程。
(2)介绍时,语言要简洁,叙述要清楚。
(3)写后,思考有无遗漏。
第三课时
【第1句】:习作训练
【习作要求】
国有国法,家有家法,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的生活,选择以下一种情况写一写。
在规则面前,我……
为你喜欢的游戏写玩法说明和游戏规则。
【第2句】:导入习作主题。
本单元的学习中围绕的主题是什么?(规则),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写规则。
【第3句】:引领审题,打开思路。
指名说说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规则,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在规则面前,你是怎么做的?你见过哪些规则?
指导构思,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全班讨论。
【第4句】:完成习作。
教师点评。
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学生开始习作。
修改习作。
誊抄习作。
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第2句】: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教学手段,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
【第3句】: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地名的知识,学会整理信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教学手段,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导入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地名的学问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一个地名游艺会。
按照自己的兴趣,小组合作编排游戏,并定好游戏的规则。
可以按照以下的形式
【第2句】:猜城市名,编地名谜语。
金银铜铁 倾盆大雨 四季温暖 风平浪静 双喜临门 飞流直下三千尺 天无三日晴 水边人家 两个胖子睡一头 戈壁滩
【第3句】:找一找诗里的地名。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今在江苏扬州市城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在安徽。楚江:在安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今四川。江陵:今湖北。
【第4句】:抢答,说地名。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命名的城市。
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
说出带“海”字的三个城市名。
【第5句】:填成语,组地名。
至高无 底捞月 语重心 暖花开 金石为
官许愿 难能可 春白雪 人才济 征北战
五湖四 诛笔伐 一步登 津有味
查找资料,介绍一个地名的来历。
将地名串成相声或描述生活经历的文章。
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第6句】:布置作业。
预习“开卷有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趵突泉泉水的特点,激发爱美情趣。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渗透园艺文化,拓展思维,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小泉的美。
教学过程:
【第1句】:揭示课题,简介趵突泉和作者。
板书课题。
“趵突”是跳跃突起的意思。
投影(观察)。
使学生对趵突泉有个整体的初步的了解。
同学们看,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简介趵突泉。
【第2句】:自由朗读,思考。
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样?
学习课文。
第1自然段。
齐读本段。
“名胜”一词在这里怎样理解?
这一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引起下文)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趵突泉的?请同学们默读【第2句】:【第3句】:4自然段。(趵突泉的溪水、大泉的样子、小泉的样子。)
出示投影片,图文对照地进行描述。
讲读第2自然段。
什么样的水叫活水?
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怎样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洁”是什么意思?
作者抓住泉水活、清浅、鲜洁这三个特点,写出趵突泉的水很美。
讲读第3自然段。
指名朗读本段,这一段哪一句是中心句?
下面写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
读出写泉池的句子。
读出写泉水的句子。
作者抓住泉水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画出有关的词语。
…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感受和联想的?请用——画出来。
(3)讲读第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指名朗读本段。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这是一句什么句式?
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几种形态的小泉?
这几种小泉的特点是什么?
…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小泉眼的美丽有趣?
略读《秦皇岛的来历》。
【第3句】:自由读。
(1)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读,检查学生的读音。
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第4句】:金钥匙。
学生读一读文中的话,说一说你的理解。
讨论交流怎样有效准确地查找资料。
【第5句】:自检。
回忆自己是如何做摘录笔记的。
针对“自检”中的栏目,对照一下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
说一说以后应该怎样做?
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学写摘录笔记积累好词佳句,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第2句】:背诵古诗,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第3句】:学习“开卷有益”,练习“笔下生花”。
重点难点:
【第1句】:积累一定数量的字词和句子。
【第2句】: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法学法:
练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谈话导课。
同学们,通过我们学习了“民族”你对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能来说说吗?
你们可真棒,又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部分知识吧!
【第2句】:我的摘录笔记。
【第1句】:讨论交流学习摘录笔记的体会。
【第2句】:齐读摘录的词句。
【第3句】:体会句子的感情
【第1句】:从课文中找出摘录笔记中的句子读一读。
【第2句】: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句子表达的感情。
【第4句】:读一读。
【第1句】:学生自由读文中的谚语,说说谚语的意思。
【第2句】:小组合作扫清文字障碍。
【第3句】:简介这两个民族,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谚语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复习导入
【第2句】:读一读,背一背。
【第1句】:范读古诗。
【第2句】:小组内练读古诗。
【第3句】:指名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
【第4句】:交流古诗意思。
【第5句】:试背古诗
【第3句】:自读课文《做客喀什》
【第1句】:默读全文。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在小组里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词语,比一比谁读得多、谁读得正确。
【第2句】: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第3句】: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第4句】: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第4句】:畅所欲言
【第1句】:聊一聊各个民族
【第2句】:介绍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或活动。
【第5句】:金钥匙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导入
【第2句】:习作要求
【第3句】: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第4句】: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5句】:修改习作
【第6句】:作业
【第1句】:完成习作。
【第2句】:背诵两句谚语。
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第1句】: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抓住关键词,感情朗读诗歌,在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第2句】:通过学习,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第3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重点:通过讨论,了解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续写诗歌。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1句】:提问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到生活中寻找规则,谁能把自己收集到的规则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生纷纷汇报收集到的规则。)原来规则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社会生活有规则,学校生活有规则,家庭生活也有规则,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谁说没有规则》。
【第2句】: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第1句】:自由读诗歌,可以大声朗读、小声地读,也可以默读,遇到生字多读两遍,用喜欢的方式学会它。
【第2句】:“开火车”检测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第3句】:抓住重点字词(如“饼”“喂”“瞪”)理解字义,引导学生说说记字方法。
【第3句】:再读诗歌,领悟诗意。
【第1句】:四人小组选择喜欢的小节读一读,读后讨论:这节小诗写了什么规则?主人公为什么不遵守规则?要读好这小节该注意哪个词语?用怎样的语气读?
【第2句】:小组发言人汇报本组学习情况。(教师相机抓住“回头一笑”、“满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等关键词语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各小节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第3句】:师生感情朗读诗歌。
【第4句】:同桌结合插图说一说,假如像诗中的主人公那样不遵守规则会发生什么后果?
【第5句】: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该如何遵守规则?
【第4句】:拓展学习,发散思维。
【第1句】:四人小组说说:你发现校园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规则的不良现象?
【第2句】:根据观察到的不良现象,依照诗歌写一段。
【第3句】:大组活动:交流作品,推荐佳作。
【第4句】:作品展示。
【第5句】:总结延伸,培养兴趣。
【第1句】:学生谈学小诗后的感受。
【第2句】:布置活动,课后延伸。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如果大家为了贪图方便和一时痛快而不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一片混乱,所以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从现在做起,从遵守身边的小规则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把遵守规则落实到实际中,我建议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开展“做守规则的小学生”活动,人人充当监督员,争做守规则的小学生,学期结束评出班中“最守规则的小学生”。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完成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语文教学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1句】:指导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读得多是这节课的亮点之一,我的做法是以读促讲,让学生通过读来充分感知诗歌的内容。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朗读、默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后,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材料,形成了一定的语感,为仿写诗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2句】:创设氛围,努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首小诗通俗易懂,我采取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的方式,选择喜欢的小节学习,创设“读――议――创――评”的氛围,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布置后续作业引导学生课后开展“做守规则的小学生”,让学生互评互学,互相监督,通过竞赛评比,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于《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一篇神话故事,写了九色鹿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一个落水者,却被落水者出卖,最后忘恩负义受到惩罚的故事,赞扬了九色鹿救助别人不求回报的优秀品质,谴责了落水者忘恩负义的可耻行径。 语文天地中围绕着真诚设计了测测你的真诚度和写一篇文章赞美别人或感激别人或劝告别人等。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故事的内容,通过读懂课文,体会其中人物的不同品质,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真诚这一品质对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3.能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赞美别人或感激劝告他人。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九色鹿真诚 舍身救人 不求回报是人最可贵的品质 落水者: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第1句】:谈话: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有关真诚的课文,真诚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都能发生着真诚或不真诚的事情。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虽然浅显易懂,但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第2句】: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 3.检查生字词。
【第3句】:细读课文,明白道理。 1.小组讨论,谈出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分别代表哪一类人?你怎样评价他们的行为? 2.小组整理答案。进行集体交流。 3.集体交流: 分别对九色鹿和落水者进行评价,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说明。 4.写一写:这骗课文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第4句】: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5句】:测测自己的真诚度。 1.招待客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承认错误时真诚敷衍虚假 赞美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感谢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劝告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2.怀着真诚的态度来填写。 3.思考:真诚对于生活的影响。 4.讨论并交流。 5.辩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真诚吗? 谈出自己的观点,有根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6.教师总结发言。
第二课时
【第1句】:谈话: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人和事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地赞美他们,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地感激他们,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的劝告他们?请回忆一下,选择自己想写的一个方面构思。
【第2句】:写作指导:如果选择的是要真诚地赞美一个人。 1.要想一想你要赞美他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 2.选择怎样的事例去赞美他? 3.这件事情如何写具体、写感人呢? 这是写作的重点,在叙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情当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进行细致的刻画。 对话描写要注意不同的语言形式,避免重复单调。 4.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力求体现简洁明了,采用别具心裁的开头和结尾形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起题目的方法多种多样:点明中心式以事件为题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为题含蓄式等等
【第3句】:构思自己的作文,小组讨论交流。
【第4句】: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5句】:修改作文,誊抄作文。从本文的教学重点出发,从内容到思想,渗透优秀的品质教育。领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事情写具体,这是教学的重点。
作业设计 1.继续完成本次的大作文。 2.完成《九色鹿》的部分练习题。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天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第1句】:摘录笔记
【第1句】:继续用学过的方法积累新词、好句。
【第2句】:提醒学生自学生字,在积累的同时理解诗意。
【第3句】:读一读课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体会因果关系句子。
A、先表明态度,后说明理由;
B、先说明理由,后表态度。
【第4句】:引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类似的因果关系的句子。
【第5句】:四人小组交流体会。
【第2句】:读一读
【第1句】:学生自读古诗句。
【第2句】:学生自学诗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第3句】:四人小组交流诗句含义。
【第4句】:全班交流体会。
A、人要顺应天时,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
B、有了财富,不能放纵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看到贫穷的人,不能欺辱,面对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没有原则的屈就,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5句】: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尊严”的句子。
第二课时
【第1句】:开卷有益
【第1句】: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意。
【第2句】:讨论: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思考:“嗟来之食”的的含义。
【第3句】:学生复述课文。
【第4句】:讨论交流:展开辩论——那个人该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第2句】:辩论会
【第1句】: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辩论。
正方:那个人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反方:那个人该吃黔敖的东西
【第2句】:正反方自由组合讨论。
【第3句】:全班交流。展开辩论。
【第4句】: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第1句】: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尊严)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第2句】:完成习作
【第1句】: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第2句】:全班谈论。
【第3句】:教师点评。
【第4句】: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第5句】:学生开始习作。
【第6句】:修改习作。
【第7句】:抄清习作。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2
第1课时
【第1句】:教学目标:
【第1句】: 朗读《林卡上学》,激发学生想要养成好习惯的思想感情。
【第2句】: 听写字词。
【第3句】: 同音字比较。
【第2句】: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1句】:朗读短文
【第2句】:复习生字。
难点:【第1句】:生字。
【第3句】:教学过程:
(一)朗读短文《林卡上学》。
【第1句】: 自由读短文,把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
【第2句】: 小组同学一起认字。
【第3句】: 全班解决大家都不认识的字。
板书到黑板:噢、唧、塞。
老师带着大家认字。
【第4句】: 小组一起读短文。
【第5句】: 通过读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你有哪些好习惯要向大家介绍的?
学生介绍自己学习方面的好习惯。
(二)读一读,比一比。
功--工胆--旦鸦--牙愿--原
址--止码--马智--知砖--专
读一读,认一认。
同组互相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
(三)听写字词。
子孙 私下 歌诵 思想 刚才 好吗 乌鸦 养成 良好 字典
楼房 教师 科学 人品 造成 鲜血 认识
【第4句】:作业:【第1句】:积累成语。
【第2句】:朗读两篇课文。
第2课时
【第1句】:教学目标:
【第1句】:朗读课文。
【第2句】:口语交际“改掉坏习惯”。
【第3句】:学改错字。
【第2句】: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1句】:口语交际。【第2句】:改错字。
难点:【第1句】:口语交际。【第2句】:改错字。
【第3句】: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不懂就问》、《字典大楼》。
【第1句】:自由读课文。
【第2句】:小组同学一起读课文。
(二)改掉坏习惯。
出示图:【第1句】:同学发言时,我老是插话,这是不好的习惯。
【第2句】:我爱挑食,我想请妈妈提醒我改正。
【第3句】:我要改掉写字时咬铅笔杆的习惯。
小组一起讨论怎样改这些坏习惯。
全班交流。
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好的习惯,打算怎样去改。
(三)出示“金钥匙”:学改错字。
我有一个好习惯。我用一个小本子,把自己写的错别字改正,记下来,经常翻看。
这又是一个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好方法,怎样改错字。
【第4句】: 小结。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3
【第1句】:交流摘录笔记
【第1句】:读一读自己从课文中摘抄下来的好词佳句
【第2句】:说一说自己在阅读中还收集到了哪些课外词句,比较难以理解的要为同学们加以讲解,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
【第3句】:读例句考虑冬冬提出的问题:
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
可一个好人的心容的下全世界的人。
考虑:前半句说“小”后半句说“大”,用可连接,“可”还能换成什么词?
你能不能再说几句这样的话?
【第2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了解到不少名人名言吧,互相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进一步理解心存大志也要从小事做起
班级交流,并进行板书
根据同学的交流,在自己的摘录本上进行补充。
【第3句】:读开卷有益
自己读文章,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交流你最近读过的好书或者好的文章,说说内容,谈谈感想,把它推荐给你的好朋友读一读。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第1句】:进一步交流做摘录笔记的方法,辨字选字填空,仿照例句写句子,读背古诗。
【第2句】:阅读与桥有关的诗歌,谈谈你喜欢的桥。
【第3句】:欣赏《看桥人》。交流有关桥的资料。
教学重点:
阅读与桥有关的诗歌与短文。
教学难点:
训练口头表达,完成练习。
教法学法:
讲授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语文天地(五)的学习。
交流做摘录笔记。
回顾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写摘录笔记?
通过做摘录笔记,你都有哪些收获?遇到了哪些问题?
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
学生讨论交流做摘录笔记的体会和收获。
【第2句】:选择恰当的字填在()里。
学生比较形近字的区别。
选择恰当的字填进()里。
这些形近字还能组哪些词?学生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第3句】:抄一抄,仿照句子写一写。
全班同学工整地在练习本上抄写句子。
说一说对句子的理解、学习“可是”的用法。
仿照句子写一写,用上“可是”这个词。
【第4句】:读一读,背一背。
出示古诗。
教师范读古诗,大体讲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古诗,体会诗句的含义。
【第5句】: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阅读《北京的桥》。
自由阅读后了解桥的意思。
自由朗读谈谈对北京桥的感受。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
阅读六篇介绍桥的短文。
自由阅读后谈谈对桥的认识。
喜欢哪一座桥就上台解说哪一座桥。
【第3句】:口语表达。
题目。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桥。
你喜欢什么样的桥。
你觉得人类更需要什么样的'桥?
你想象中的桥是什么样的?
选一项,组成四人小组,说一说。
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台上讲,台下补充交流。
教师予以评价,总结。
【第4句】: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桥的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阅读《看桥人》。
回顾学过的写桥的文章。
自由读《看桥人》。
【第2句】:了解内容。
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搜集有关桥的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你了解到了哪些国内或者国外比较著名的桥梁?
你认为人类需要怎样的桥梁呢?为什么?与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读一读书中“开卷有益”的内容,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回家以后继续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与同学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第3句】:布置作业
张贴搜集到的桥的资料。
习作训练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第1句】: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第2句】:积累“【第1句】:、、不、、、”的词语
【第3句】:学习逗号和句号。
【第4句】:积累描写动词的词语
教学方法:练习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第1句】:读一读,比一比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以使他们真正获得声旁表声的“感性认识”,而不是接受教师传受的知识。
【第2句】: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组织学生口语练习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重音变化引起所表达的意思的变化,不必让学生说出其中的规律。
【第3句】:照样子说一说
【第4句】:学习逗号和句号
【第1句】:让学生体会句号和逗号不一样。
【第2句】:说说为什么用逗号或句号?
【第3句】:教师讲解。
第二课时
【第1句】:教学自读课文
【第1句】:认生字。
【第2句】:使学生知道习惯有好坏之分。
【第3句】:朗读。
【第2句】:说说你准备改掉自己的哪些坏习惯。
【第3句】:改错字
让学生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错别字的。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第1句】:练习写字,比较字形相近的字,并能口头组词; 【第2句】:学习灵活运用词语,并能给词语分类; 【第3句】:练习补充句子; 【第4句】:阅读练习,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第5句】:收集图片并介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句】: 描一描,写一写。 【第1句】: 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第2句】: 出示找字,练习书空。(注意找字后写点。) 【第3句】: 观察找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一描。 【第4句】: 学生练习写找字。
【第2句】: 比一比,再组词。 【第1句】: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第2句】:出示渴和喝,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第3句】:抽学生口头组词。 【第4句】:学生分小组自己学习乌和鸟、外和处。 【第5句】:学生在全班交流。
【第3句】: 选词填空。 【第1句】: 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第2句】: 比较怎么和什么的意思。 【第3句】: 出示句子,填空,再读一读句子。观察每个句子的后面都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再读一读句子。
第二课时
【第1句】: 照样子,说一说。 【第1句】: 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第2句】: 读例句,说说谁在干什么? 【第3句】: 指导完成补充句子,再读一读句子。 【第4句】: 分小组将自己补充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听。
【第2句】: 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 【第1句】: 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第2句】: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第3句】: 学生自己读短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第4句】: 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正音。 【第5句】: 全班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6句】: 做一做:自己试着做一个太阳钟,并向同学们介绍是怎么做的。
第三课时
【第1句】: 将下列词语分分组。 【第1句】: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第2句】:读读有哪些词语,想想它们指的是什么? 【第3句】: 它们哪些词语是一类的?找出来填在括号里。再读一读。
【第2句】: 找一张你喜欢的图片,想同学们介绍一下图片的内容。 【第1句】: 看图,听听冬冬和丁丁的介绍。 【第2句】: 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向同桌的同学介绍图片的内容,你为什么这它? 【第3句】: 抽生全班交流。 【第4句】: 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收集图片不但有趣,还能增长许多课外知识呢!
【第3句】: 老师总结,完成作业。
反馈评价: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7
【第1句】:日积月累
【第1句】:你都摘抄了哪些优美词语,读一读。
【第2句】:写摘抄笔记
【第3句】:读成语、名言
体会持之以恒、培养习惯的重要性。
你还收集了哪些?
【第2句】:阅读
【第1句】:《大龙邮票》
进行默读练习,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你的感想是什么?
【第2句】:《邮票是怎样诞生的》
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复述文章的大意,同学评价。
【第3句】:巩固复习。
1 选择正确的读音
提供(ɡōnɡ ɡònɡ)
参谋(mào móu )
琢磨(zhuó zuó)
秦俑(yōnɡ yǒnɡ)
2 选词填空。
采用采取采纳
班主任()了同学们的意见。
罗斯福()了普及集邮的许多措施。
我们的书本是()再生纸浆制造出来的。
歌颂赞扬赞美
美丽的集邮册()了伟大的祖国。
游客禁不住()江南秀美的风光。
诚实守信的行为应该得到()。
第二课时
【第1句】:综合实践
1 在邮票展览会上,我做了准备我的发言是
2 开卷有益中的文章,我最喜欢因为
3 在记叙一件事情或说明一件事物时,应当真实编造,因为
【第2句】:金钥匙
【第1句】:你了解到什么,大声读一读。
【第2句】:评价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3句】:巩固复习
【第1句】:读片段完成练习
罗斯福曾经以总统的名义,采取了一些普及集邮的措施。他让人把一部邮票印刷机装在一辆巡回车上,开到各地作示范表演,车上陈列着美国的各种邮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开展了一个捐献邮票慰问伤员的运动,罗斯福积极参加,不间断地把自己的重复的邮票捐献给伤员,一直到他去世。
这段讲了罗斯福为了
做了许多工作,包括
【第2句】:给下面的词语找个近义词。
不间断 捐献
【第3句】:罗斯福做为一位总统,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我对此的看法是
第三课时(大显身手)
【第1句】:导入;
上节课我们举行邮票展示会,这节我们继续举办邮票展示会
【第2句】:学生上台谈我最喜欢的邮票
【第3句】:仿写《大龙邮票》写上说明的文字。
第【第4句】:五课时
(习作略)
【第7句】: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8
【第1句】: 我的摘录笔记。
【第1句】: 总结近一段摘录笔记的情况。表扬坚持做摘录笔记的同学。表扬动脑筋作摘录笔记的同学。
【第2句】: 交流摘录笔记。
(1)读一读别人的摘录笔记,学习别人的优点。
(2)帮助同学查找笔记中的问题。主要是错别字的问题。
(3)把检查的结果告诉同学。
【第2句】: 读一读。
【第1句】: 读诗句。
【第2句】: 介绍全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梅》。
【第3句】: 领会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诗人是怎样来写雪的。
【第4句】: 抄写诗句。
第【第2句】:三课时
畅所欲言说说你见过的雪或想象的雪。
【第1句】: 看。
出示挂图或课件,指导学生观察。
【第1句】:留心观察雪花的形状、大小、颜色,体会雪花的外形特点。
【第2句】:确定观察的顺序,注意屋顶上、树上、马路上、旷野中下雪后的不同情景。
【第2句】:议。
小组内议论,体会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
【第1句】: 在组内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或图片,大家说一说。
【第2句】: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并进行补充或合理的想象。
【第3句】:说。
全班汇报。
【第1句】:一组派代表汇报。大家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1)说的顺序。
(2)是否运用了适当的修辞手法。
(3)是否生动,具体。
(4)有没有感情的表达。
【第2句】:师生介绍其他描写雪的段落。
【第4句】:写。
整理自己的思路,自拟题目,写成一段话话或一篇文章。
第四课时
开卷有益 深山风雪路
教学要点:
【第1句】: 理解课文。
【第2句】: 学会自学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1句】: 课前谈话,交代学习目的。
今天,我们学习《深山风雪路》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学习主要依靠同学的自学,
【第2句】: 默看课文,弄懂生字词。
【第1句】: 学生默看课文,划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第2句】: 查字典或找同学老师解决生字词的问题。
【第3句】: 理清脉络,理解课文。
【第1句】: 出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谁,一件什么事?
(2)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你要推荐哪些词语或句段。
【第2句】: 带着思考题,再看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第3句】: 看看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教老师或同学。
【第4句】: 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好词好句。
【第5句】: 总结学法,举一反三。
刚才我们自学时经历了哪些步骤。你在哪个步骤花的时间最长?
第五课时
开卷有益 雪
教学要点:
【第1句】: 通过自读课文,能大概了解文章的内容,找到有用的信息。
【第2句】: 体会运用古诗、民间谚语的妙处。
教学过程:
【第1句】: 谈话引入。
学习了《瑞雪图》以后,大家对雪有了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雪的知识的文章——雪。
【第2句】: 读课文,找找有关“雪”的信息。
【第1句】: 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师生释疑。
【第2句】: 分小组学习课文,收集信息。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学习课文的一部分。学习完了,要求把收集到的关于雪的知识汇报给老师和同学。
【第3句】: 分小组汇报。其他成员相机补充。
【第3句】: 体会古诗、谚语的妙处。
【第1句】: 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古诗和谚语,说说它们有什么用。
【第2句】: 我所知道的有关雪的古诗和谚语。
第【第6句】:七课时
笔下生花 写学期总结
教学要点:
【第1句】: 学写学期总结。
【第2句】: 对自己本学期的情况作一个实事求是的回顾。
教学过程:
【第1句】: 看例文,明白什么是学期总结。
【第1句】: 学生看例文,说说它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第2句】: 总结:
(1)内容比较单一;
(2)没有对过程的描述;
(3)分条列出。
【第2句】: 指导总结的写法。
【第1句】: 专题总结和综合性总结。
【第2句】: 突出学期的概念。
【第3句】: 想一想,自己本学期在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进步最大,确定写的内容。
【第4句】: 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有进步或做过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经验,分条列出。
【第5句】: 找出在此方面存在哪些不足或今后努力的方向,奋斗目标等。
【第3句】: 写总结的格式。
【第4句】: 动笔写总结。
【第5句】: 交流自己的总结,师生评议。
【第6句】: 誊写总结。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9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八单元语文天地。
【第1句】: 字词句运用
1. 每天我们都会遇到许多事,我们的心情也常常会随之改变, 看,这个小朋友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了,多高兴呀。
猜猜她为什么这么高兴?
【第2句】:看老师的表情,生:生气。每当你们上课不认真时我就很生气。
能做做生气的样子吗?师:(面向全班),你们什么时候最生气?
【第3句】:再看,这个呢?这个小女孩张大嘴巴,很害怕。
这个呢?这个小女孩皱着眉头,很(难过).
你有过害怕或者难过的心情吗? 谁能说说当( )的时候,我很( )。
【第4句】:小结:刚刚我们学了四个字:一起读读,高兴、难过、生气、害怕。有没有发现这四个词语都是描述的是我们的(一种心情), 其实表示心情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比如 (慌张,后悔,喜欢,着急,羡慕)
【第5句】:运用。
我们不仅要会说这些词,还要会运用这些词。
*哎,昨天我做了一件坏事,现在想想我真不该做,我好(后悔)哦。
*马上就要交卷了,我还有许多没写完,我真(着急)。
*每次写完作业妈妈给我讲故事是我最(喜欢)的。
*我好朋友友考了100分,我真(羡慕)他。
过度:同学们这堂课的表现真好,为了表扬你们,给你们一个猜个谜语。
【第2句】: 谜语导入
【第1句】: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叫人们早早起。 (大公鸡)
【第2句】:你见过大公鸡吗? 看!【第4句】:(大屏幕出示大公鸡的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红红的鸡冠,白白的羽毛。
【第3句】:我国明代杰出的大画家大诗人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课题)。
【第5句】:图上的大公鸡真美丽,诗中的大公鸡更美你们想读吗?
教师范读,生听老师大声读,学生小声指读。(注意停顿)孩子们停顿提示自由读,指名读
【第1句】:孩子们,你们读得真不错,但是最厉害的呢,是能够听老师的意思,读出那行诗来。认真听,看看老师读的是哪行诗,把它读出来。
好威风的一只公鸡啊,头上鲜红的鸡冠,不必裁剪,天生就像一顶将军帽。
诗人写道——生齐,第一句。
【第2句】:它浑身雪白的羽毛多么引人注目!看,它就像一个大将军,昂首阔步向我们走来了。诗人写——生齐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
生回答:漂亮的大公鸡、威武的大公鸡。(师板书)
师抽生读第一二句,看看谁读出的大公鸡最漂亮,师生评议。读出威风,有力。
【第3句】:这可是一只不一般的公鸡,平时他是不轻易说话啼叫的。读这行的时候啊,我们轻一点——第三句。齐读
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重大的任务,等太阳出来,它要大声催促人们赶紧起床,快快去做事!
师:是呀,它一叫家家户户都开门了。哪一句————
师 :【第1句】:公鸡一声啼叫,千家万户把门开。农民要 。小学生要--------------工人要------------司机要------------------交警要-----------------
师总结:是呀,大公鸡天一亮就起床了,叫醒了睡懒觉的小朋友,帮助了他们,大公鸡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向大公鸡学习,每天早早起床不睡懒觉。你喜欢这只勤劳的大公鸡吗?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有力。
现在我们把这首诗变个样子来读一读。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千门万户开。
现在我们把这首诗变个样子来读一读。
男孩女孩比赛读
【第3句】: 师:孩子们,好书不厌百回读,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要多读多练,反复读,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坚持这样做,你就能把语文学得很好。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10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做小实践,揭开自然视象中的谜团。 通过学习,启发学生尊重科学,破除迷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意识。 重难点: 导学生初显身手,选择题材写作。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围绕不怕鬼这一主题讲故事。 教具准备 用于实验的必需品。
教学过程
【第1句】:师讲述故事引入。
【第2句】:揭示本课教学内容。完成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
【第3句】:开故事会
【第4句】:做实验室
【第1句】:过渡
【第2句】:生自由汇报
【第3句】:动手做实验,请注意安全。
(1)师表演;谈观后感受。
(2)阅读课文,了解奥秘
【第4句】:分组做实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围绕四个选材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第1句】:评讲作业
【第2句】:出示本次作文要求
【第1句】:读要求。
【第2句】:选择自己的意向。
【第3句】:按选择的题目分小组讨论。
【第3句】:写前辅导
(一)、选择“报告”的如何写作。重点汇报“报告”的格式。拓展思路,寻找写作材料。
(二)、选择写“经历”的如何写作。
【第4句】:习作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欣赏佳作,修改病文,掌握“报告”的写法,提高叙述、修改能力。
教学过程:
(一)点评此次作文情况
(二)共同欣赏
(三)选择病文或片断,指导修改。
(四)课堂活动。 分小组修改。 各自读改,进行对比。 抄写习作。
《语文天地四》教案
教学目标:
【第1句】: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要善于动脑,运用积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难题。
【第2句】:学会认读生字33个,会写生字32个。
【第3句】:同音字组词,以区别字的音、形、义,做到正确使用。
【第4句】: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
【第5句】:运用以掌握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言简意赅地回答课后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第1句】:掌握认读生字33个,会写生字32个。
【第2句】:自觉积累词语,使语句更形象、生动。
教具:
投影仪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读一读,比一比(投影)
【第1句】:写下面加点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第2句】:在练习本上抄写,并组词。
【第2句】:比一比,组成词语(投影)
场、厂、威、危、修、休、拖、脱
【第1句】:引导学生比较字的音、形、义的异同。
【第2句】:口头组词,在本子上进行书写练习。
【第3句】:抄一抄(投影)
疑惑、轻蔑、胸有成竹、转败为胜
淤泥、笨重、沉没、绷紧、出色
徘徊、驱散、跳跃、恢复、束手无策
【第1句】:读一读,哪些字比较容易读错?
【第2句】:哪些字容易写错?
【第3句】:你都明白这些词的意思吗?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词造句。
【第4句】:第五单元的课文中,你还有要积累的词语吗?写在书上。
【第5句】:在抄写的过程中,是否发现有提醒大家的地方?
【第4句】:阅读课文片段
【第1句】:朗读的时候,注意文中的句号和叹号。
【第2句】: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试着用别的词语替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开卷有益
【第1句】: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发明大王的秘诀》。
【第2句】:默读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
【第3句】: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第4句】: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第5句】: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第6句】: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第7句】: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中爱迪生说的话。
【第2句】:初显身手
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冲称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国王等。
【第3句】:畅所欲言
回忆刚才所听的故事,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第4句】:金钥匙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教学后记:
学生对本单元的字词掌握的字词通过听写掌握的较好,但在仿照课文写一写这个环节学生掌握的不好,通过老师的反复举例讲解,学生渐渐明白,这也折射出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欠缺。阅读部分领悟的不错,作文从草稿来还存在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