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优美句子

描写闹秧歌的优美文案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闹秧歌的作文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

今年的元宵节我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奈曼度过的,我发现,奈曼的年味儿更足,每个人都沉侵在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中。

上午九点,在繁华的青龙山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秧歌比赛开始了。

这场比赛很特别,平时这类比赛都安排在大型的广场上,可这次却安排在了大街上,这样做既达到了比赛的目的,又让人们一饱眼福。

我也有幸加入了观看秧歌的人流。

只见街道两边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

远远地,一个人潮向我们涌了过来,原来是秧歌队来了。

一阵阵悦耳的秧歌调飞进了我的耳畔,秧歌队越来越近,不一会儿就到了我的眼前。

一对身穿小红袄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拄着拐棍晃晃悠悠、挤眉弄眼地扭了过来,他们的演技高超,表情夸张,举止幽默,逗得人们笑弯了腰。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划旱船了

一个阿姨身上挂着像小船一样的道具,双手抓着两边的船舷,一颠一摇地向我们扭来,就像划着船在水里走似的。

“妈妈,这位阿姨在做什么呀

” “她在表演划旱船哩

”妈妈告诉我:“划旱船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起源于山西,有的地区也叫跑旱船。

用木头做成船形的架子,包上花花绿绿的绸布,再用绸带挂在表演者的肩上。

表演者戴着这个道具在陆地上做出划船的动作,因此得名划旱船。

”我看到阿姨的头上沁出了汗珠,我想,道具一定不轻啊

因为阿姨表演得很认真,所以人群中传出一阵阵喝彩声,阿姨开心地笑着,表演得更起劲了。

浩浩荡荡的人流跟随着秧歌队沿街巡游,人们有的互相猜测这次比赛哪支秧歌队会胜出,有的兴奋地欢呼雀跃,有的干脆就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手舞足蹈,好不快乐

其实,哪支秧歌队胜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

如果我当这场比赛的评委,我会给每支队伍都打满分。

闹秧歌歌词

《闹秧歌歌词:正月里来正正锣鼓唢呐子鞭炮声,五彩缤纷人欢腾,扭起那秧歌迎新春。

黄土地上风,陕北的秧歌就闹了个红,大街小巷人潮涌,就像那巨龙在雨里翻腾。

(哎嗨咿呀嗨)就像巨龙在雨里翻腾。

一个嘟嘟葱(啊)一个嘟嘟蒜,(啊)一个嘟嘟婆姨一个嘟嘟汉,一个嘟嘟秧歌满天转,一个嘟嘟娃娃撵上看。

(哎嗨咿呀嗨)一个嘟嘟秧歌满天转,一个嘟嘟娃娃撵上看。

女娃娃(哎)打满口口红,脸上(哟)擦着雪花(哟嗬)粉,她身上穿着(那)时兴装,走起路来(格)拧拧,(哎么咿哟嗨)走起了(么那个)路来(格)拧(哟)拧。

你好好(家)拧,你好好(家)筛,你把你那精神就抖起来。

你好好 (家)拧,你好好(家)筛,你抖起(那)精神就有人爱,(嗨)有人爱。

咱二人好比一朵云,秧歌队好比两盘龙。

龙儿站在云头上,风调雨顺好年成。

(哎嗨咿呀嗨)风调雨顺好年成。

黄土地上刮春风,陕北的秧歌(哟)闹了个红。

大街小巷人潮涌,就像那巨龙在雨里翻腾,就像那巨龙在雨里翻腾。

扭秧歌 作文

你好

给你一篇作为参考。

最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

我很好奇,于是我昨天晚上,放下饭碗,去探个究竟。

(这段交代好奇的原因,引起下文。

)     在我家北边一个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老人。

哦,原来在扭秧歌啊

其中两位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

因为没有鼓,所以用塑料桶代替。

“咚咚”和“锵锵”两种声音一唱一和,可又趣了

    跟着节奏,老奶奶们开始扭了,她们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

(描写扭秧歌的动作惟妙惟肖,这时小作者认真观察的结果。

)奶奶们嘴里还说着:“咚咚咚,锵

”、“咚咚,锵

咚锵咚锵

”……     有些调皮的孩子,不时还窜到人群中瞎扭一番,那手舞足蹈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细心稳重的女生,则在一旁观看。

看着那奇怪的动作,我说:“怎么看怎么像是喝醉了酒的人,路都走不稳了。

像是在耍醉拳

”“呵呵呵……”     几把椅子,一个塑料桶,几个铜板,几根棍子,加上几个“扭秧歌的演员,构成了一个小舞台。

(语言简洁,概括能力强。

)     九点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了。

睡在床上,耳边又响起打鼓敲锣的声音。

秧歌儿声伴着我进入了梦乡……     简评:文章来自现实生活。

本文小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感悟,用简练的语言,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扭秧歌的场景,条理清楚,感情真实。

场面描写看秧歌作文410字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

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

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

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

“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

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

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

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

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

她们手拿棒槌,身穿黑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 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跳两跳来到了旱船前,与“老汉”开始周旋。

棒、桨相撞乒乒乓乓,相方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忍俊不禁。

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

你了解秧歌的哪些情况

秧歌舞表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天。

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

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比歌赛舞,可见扭秧歌对古代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