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7737”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资助的感言
资助,是指帮助、提供资金资助。小编整理的资助的感言,供参考!
资助的感言1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刘娥,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这天能有机会站在那里作为受助大学生代表发言,我感到无比的开心与激动!多年来财政局及教育体育局各种自助团体对我们贫困大学生伸出了无数次援助之手,为我们营造了一片温暖的天空,在那里,我要郑重的向一向以来关心我们学习和生活的领导、老师和爱心人士说一声:谢谢您们!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普通家庭,村里交通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父母都是农民。母亲因故而终身残疾,父亲一向都是靠务农来维持家庭生计收入很微薄,我想那里有很多学生和我一样,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除了开心,更多的是担忧。应对每年高昂的学费,让我们对大学有点望而却步。
这时,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资助就如雪中送炭,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爱心,而我们也十分幸运的成为本次受助学生,也因此让我们看见了期望。我和所有被资助的同学一样,在我们对未来感到彷徨无助时,您们的帮忙又一次点燃了我们理想的火花。这不但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且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您们的帮忙,不仅仅是五指山的援助,更是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鼓励,也将成为我们终生奋斗不止的动力。
在此,我代表在自己及所有受助的同学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强自立,发奋学习,刻苦钻研,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用真情回报社会,用行动报效祖国,并带一颗感恩的心将爱心传递下去,尽力去帮忙困难的'人们。
最后,我代表所有受助的贫困大学生在此向您们道谢.谢谢!另外,我祝愿在场所有的领导,各界热心人士,朋友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我的发言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资助的感言2
尊敬的各位领导,以及在座的各位校长书记们:
大家好!
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关爱和祝福,我内心的感动和感激已不是短短的几句话所能表达。
我是一名来自李市镇洞塘村九组的贫困大学生,我叫程碧。我的父亲于11年前病逝,现已61岁的母亲将我一手拉扯大。我的姐姐一向用她微薄的收入支撑着整个家庭。妈妈和姐姐省吃俭用甚至到处借钱供我上学,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也没有放下过期望,因为我们都坚信最终能够透过知识来改变家庭的命运。
2008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铭记的一年。2008年我们的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个人也成功地考入了四川外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我母亲和姐姐十分的开心,她们都觉得看见了曙光。但是川外高昂的学杂费用却让我们全家人犯了愁。我的小学老师也就是此刻的洞塘中心小学校的校长黎光明校长热心的提醒并帮忙我申请了江津区圆梦基金会带给的生源地助学金,让我顺利的踏上了艰难而又幸福的圆梦之旅。
在学校,我一向告诫自己不可因家庭条件不好而自卑气馁。相反,我要把学习生活中不得不应对的困难和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当作一种动力和挑战。因此,我一向持续着乐观的心态。除了学好课堂知识之余,用心地加入了学校学生会,并透过一年出色的工作表现,被提升为学生会秘书处处长。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我更加的眷恋知识殿堂,更加的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
新学期开些在即,交学费又一次成为摆在我和我家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正当我们一家人正在为学费的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李市镇党委书记李强书记从刁建勇主任和黎光明校长处得知了我的困难,当下决定慷慨解囊每年资助我学费五千元。刁主任明白我对德语怀有很高的热情,也主动提出出资帮忙我学习第二外语,完成我对德语梦的追逐。
如今,我的求学路已经十分顺畅了。“感激涕零”是我唯一能用来表达自己内心感激和感动之情的词语。在内心深受触动的同时,我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我的家乡是一个十分闭塞的山村,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还十分陈旧,这就使得许多和我一样有了求学梦的孩子苦于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而无缘更广阔的天地,被永远地囚禁在了山里。因此,我要做的不仅仅仅是要成功地改变自己和我家庭的命运,更要透过我的成功使更多的父老乡亲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使更多的孩子看见期望、坚定理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把蒲松龄的这副对联介绍给了我,我一向将其作为我的座右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难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只要有坚忍的意志,就必须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功。
我想我是很幸福的。因为我不仅仅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伟大的姐姐,还有以为伟大的书记、伟大的主任、校长以及这么多伟大的老师们关心帮忙着我。他们的善举,不仅仅仅是帮忙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为我上了一趟生动的人生哲学课,更为我带给了学习的榜样。我也幸福地看见需许多多和我一样面临着经济困难但志存高远的贫困学子们,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帮忙下,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天,在那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天下的学生想战斗在教育事业第一线、辛勤培育我们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礼!祝愿全天下的老师都能身体健康、合家欢乐、桃李满天下!
同时,我不得不代表我个人以及所有被爱心行动关心着帮忙着感动着的贫困学子们,向李书记、刁主任、黎校长、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以及各行各业不知名的热心人士深深鞠躬!没有你们的帮忙就不会有我们的这天,也不会有我们的未来!
最后,我务必代表自己和所有有志的贫困学生再次向各位表态,我们必须会将勤奋学习进行到底,无论今后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灰心不放下,争取成为有用之才;在今后的生活中也将努力回馈社会,造福桑梓,不负大家的期望。
谢谢!
受资助者的感言
我是##助学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因此我更能体会到出一点力量帮助别人,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对受帮助的人来说,却给了他勇气,给了他希望,让他有了生活的动力。
困境对于我们是一种不幸,但反过来讲,这又是一种人生的资本,我们应该从困境中磨砺出坚强的意志,用这种意志支撑着我们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为社会更好地发展做贡献。我想,我知道如何面对今后的'困难了.
我承认自己的家境并不富裕,甚至连支撑我完成学业都有困难,但我并不以此为耻,因为人是无法决定出身的。当社区知道我的困境后帮我办理了助学券。
其实当我接受这笔助学金时,我也并非那么心安理得,多少次我也试图拒绝。可每当想到自己的家境时,又犹豫了。这笔钱虽然数量不大,但至少我能正常上学,父母也不用每天为我的学费东奔西走,日夜忙碌。当我接受这份钱的时候,我饿生怕会辜负这份好心,因此,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有更加努力学习,来报答大家对我的关心。
资助工作者感言
十年学生资助,十年真诚奉献,十年教育育人。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资助工作者感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200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的文件后,我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中央有关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我校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我校建立起了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校各级有关部门和相关教职员工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全力推动落实国家关于高校学生资助的政策,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十年来,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1句】:人人都要能接受教育,加快完善资助体系
2007年前的,我国在农村中就有2千余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按照国际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的总数则不少于2亿,国家的贫困人口数仅次于印度位列世界第二。有孩子在学习的贫困家庭更为困难,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成为了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沉重负担,“因困失学”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继而,学习成为贫困家庭孩子的一种奢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首要在于教育。改变因困失学现状,让中国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教育,都能进步,是当时中国教育的迫切任务。
2005年,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做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两级攻坚难关,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的生活费。“两免一补”政策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而言,如久旱之甘霖,寒冬之暖阳。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也都能上学。
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各级部门、各高校逐步完善国家奖学金制度,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从2007年起,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同时要求各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在该文件精神的指示下,各地个高校纷纷重构自身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自身的学生资助服务体系。
完善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是我国各级教育相关部门、各高校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减少我国校园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手段。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文件确保了我国高校大学生能够得到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社会公正、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等方面,促进校园、社会的和谐。
【第2句】: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真情奉献助学生
自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来,我校积极响应,根据该文件的精神要求,建立了我校学生资助的政策体系。经过2007-2024年这十年来,不断的学生资助工作实践,不断的反思完善,不断的经验总结,我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成为了国家、社会以及学校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强度最大、资助范围最广、财政投入最多的制度设计,是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学生和家长最满意的制度安排。
(一)严格执行文件,完成国家资助
国家资助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文件,按照相关资助政策要求,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的资助。十年来,我校执行国家层面的资助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以及边远地区基层就业学费奖补等。
【第1句】:国家奖学金。中央政府出资设立高校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年奖励5万名学生,每生每年8000元。学生无论家庭经济是否困难,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均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试行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符合规定条件的,同样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
【第2句】: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3%,每生每年5000元。同一学年内,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试行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3句】:国家助学金。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高校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20%。全国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试行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
【第4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支付,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人全额支付。为鼓励金融机构承办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建立贷款风险分担机制,财政(高校)对经办银行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和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模式:一是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可以通过本校学生资助部门向经办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原则上每生每学年最高申请金额不超过6000元。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贷款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借款人每学年申请的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6000元。
【第5句】:高等学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实施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6000元的,按实际缴纳的学费和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两者就高的原则,实行补偿或代偿,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高于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额实行代偿。每年代偿或补偿总额的1/3,分3年代偿完毕。地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各地参照中央政策制定执行。
【第6句】: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资助。从2009年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产生的利息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对退役后复学的原高校在校生给予学费资助。学生应征入伍前每学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贷款高于6000元的按6000元资助,低于6000元的按实际缴纳的学费和贷款两者就高的原则,实行补偿或代偿。学生退役复学后每学年实际缴纳学费高于6000元的按6000元资助,低于6000元的按实际缴纳的学费资助。
【第7句】:退役士兵教育资助。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根据本人申请,由政府给予教育资助。资助内容包括:一是学费资助;二是家庭经济困难退役士兵学生生活费资助;三是其他奖助学金资助。学费资助标准,按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学费标准,原则上退役士兵学生应交多少学费中央财政就资助多少,最高不超过年人均6000元。生活费及其他奖助学金资助标准,按国家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积极联系社会,增强资助力度
我校积极借助于社会资源,多渠道地筹措社会捐助经费,不断提高资助工作成效。目前我校与社会企业签定的长期、固定的资助项目有校友奖学金、新希望奖学金、移动奖学金、正成助学金等十余项。现就主要的,长期、固定协议的社会资助进行一个列举。
【第1句】:校友奖学金是为鼓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扬我校校友几十年来严谨治学,求实上进的优良学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经学提议,历届毕业校友出资,特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凡符合评比条件且学习成绩位居全院前50名者,按“全面发展,系部平衡”的原则,推选出15名表现突出者,每人可获得奖学金2000元人民币。
【第2句】:新希望奖学金是为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实践成才,作为企业回报社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由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新希望集团)在我校设立的奖学金,每年评选出符合条件的50名学生,凡符合条件的学生每人 1000元/年。
【第3句】:移动奖学金是中国移动德阳分公司在我校设立的奖学金,旨在鼓励我校学生励志向上,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积极实践。每年评选出符合条件的20名学生,凡符合条件的学生每人 1000元/年。
关于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第1句】:基本情况
自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以来,我校切实做到及时、全额将经费发放到每一位受助学生手中,无一遗漏。困难寄宿生资助情况:XX年班级数为11个,学生人数为307人,资助困难寄宿生6人,每人xxx元,计xxxx元。每次资助经费全额打到学生家长的账户中,由学生家长全额领回。
【第2句】:主要做法
(一)宣传政策,摸排情况
为掌握贫困学生资助的第一手情况,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在接任新的班级后,在一周内通过班会、调查、家访等形式,摸清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填写贫困学生调查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资助建议,上报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全校待资助学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资助意见并审核,最后将资助名单上报镇、县相关机构。为使有限的资助资金发放到最需要资助的学生手中,我们通过办专栏、写标语,发传单等形式对贫困生资助政策及工作流程情况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贫困学生、家长、社会全方位了解资助政策,熟悉资助申报程序,即家长提出申请、教师调查走访、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名册上报、资金发放、后期监管,从而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贫困生资助、关心贫困学生成长、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领会精神,落实制度
【第1句】:认真学习并坚决落实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范建立相关档案。
【第2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严格资助流程,为资助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我校的.助学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在认真研究国家有关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精神基础上,制定贫困生资助工作制度;并认真做好学生资助计划、学生资助工作总结、经常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自查。
(三)严格程序,规范档案
按照县教体局学生资助工作文件要求,每学年对学生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摸底,认真规范建立贫困生档案,规范管理公示原材料,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及电话监督。
【第3句】:存在问题
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历来严格按照程序、规则进行操作,以公正、公开、透明为原则,受到了家长、社会的肯定与好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受经费的制约,学生资助的硬件设备不行,没有专用的电脑、办公室。
【第4句】:整改措施
今后的学生资助工作,我们将在坚持严格、公正、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加大教师走访力度,找准学生基本情况,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最需要的学生身边。同时,争取资金,提高学校对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善资助工作办公条件,使资助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