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6480”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描写黔东南的诗句
(第一首)
黔之东南,古属南蛮;
汉郡武陵,隋有始安。
东控荆湘,西引八百里黔山贵水;
南抵百越,北望三千仞禅佛梵净。
物华天宝,造化神工成毓秀;
人杰地灵,苗疆侗域绍人文。
盘古遗踪,得天独厚。
一湾一画,一步一景。
四时犹春,翡翠山光披锦绣;
三江若带,流淇水色蕴馥馨。
瑶草翕赩,玉树黛青。
有奇峰极天峻,又峭壁镇地雄。
雷公山,峰隔半天透云关;
云台山,崖断万里一径幽。
金凤山,云绕佳林藏古殿;
月亮山,光浮草木见列星。
星梳激浪,云锦涵流。
清水江,涛澜浩荡入潇湘;
洞庭回望,屈子何处觅沉江。
沅水西顾,百年黔商奏欢歌。
都柳江,百舸争流赛榕乡;
珠江北向,明珠溢彩泛金光。
九山半水,半分田,
刀劈犁锄,一线天。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竟是五柳桃源,黄发垂髫,
怡然自得,尤胜徐市蓬莱。
天地玄黄,日月灵光。
黔东南,敛宇内神韵,
聚山川秀气,亿万斯年。
新石器,岩斧劈千年苦乐;
寒武纪,化石存亿载沧桑。
山之阿,望霄汉;
水之曲,观伊人。
有山鬼,采樵夫,
号子原是,蚩尤曲;
洛水神,浣衣女,
山歌隐闻,湘妃魂。
九州共祭,中华三宗。
太史公,笔载且兰古国;
王少伯,传万世佳名。
王君阳明,演学黄平,
顿开风气,黔省文物声名地;
林公则徐,旅经镇远,
挥毫诗篇,惊石破天飞云壁。
又金凤之巅,晓光晨钟,
乾隆石碑,隐隐见;
瑞莲池畔,凤山书院,
琅琅书声,处处闻。
羁旅彦士,雁过留声;
黔省才俊,此间尤盛。
布政使,周廷润诗存草庭名;
状元公,夏同龢位列三鼎中。
孙应鳌,博通诸域,
官及工部尚书,百世流芳;
何腾蛟,隆武半壁江山,
坚贞殉难,青史垂范。
开疆拓域,筚路蓝缕累先祖;
历史沉浮,千年铁骨传后人。
前有姜张二公,威震南疆;
后有王龙诸君,气荡九州。
黎平会议,星火一点天下明,
三穗将军,戎马常记百姓心。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重晶石富庶,冠中华,
五倍子盈盛,甲九州。
密技绝艺,深山飞出蔡伦纸;
精雕细琢,顽石磨就石砚台。
蜡染刺绣,吊脚楼上,
绣得满枝,花欲放;
真山真水真情,如诗如画如梦。“
“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
三里五里,是乡亲,
大节小节,迎归客。
此中风物,三才和合。
门前烟水一湾,窗外云山数点。
文化名城,徜徉山水之畔,
天上宫阙,何用他处去寻?
绝地风华,封滞历史尘中,
人间仙境,只须此间来观。
有青龙洞,儒道释俗一体融;
顺势抱山,飞阁流丹,
藤萝垂帘,称入黔第一洞天。
又圆圆冢,兰剑琵琶碑纹中;
龙鳌之境,秀比漓江,
层峦叠嶂,冲冠惟此叹消香。
尝美酒佳肴,看姊妹盛装;
携清风明月,赏苗岭侗乡。
“饭养身,歌养心”。
芦笙阵阵,木鼓声声。
日映层岩,画图色,
风摇杉树,管弦音。
柳底莺语,蝶向花前敲玉板;
榕间鹤舞,蝉从叶下鼓瑶琴。
侗族大歌,天籁之音誉四海;
苗岭飞歌,大音希声荡五湖。
风姿绰约,银佩和鸣相媚好;
灼灼其华,锦鸡起舞步步娇。
千般滋味,万种风情。
神哉,黔东南,
藏在深闺,盈步来;
奇哉,黔东南,
牵手一回,情相连。
秀哉,黔东南,
斑斓如画,漫卷开;
美哉,黔东南,
人类心灵,之家园。
(第二首)
像一张刚刚泼写,
还未来得及装裱,
弥漫出满纸氤氲的,
水墨画那样,
黔东南,
也是湿润润地,
肌理毕现。
也许是山的呵护,
也许是树的滋养,
这里的水,
遍地呈布。
老子云:
上善莫若水。
黔东南的水,
可以佐证。
在这里水是善变的,
以多种方式,
隐匿和呈现。
我望见,
雪在叮当作响的,
序曲声中,
泊在杉树上,
安慰它们一年的挣扎,
鼓励它们,
365天的执着。
我看见,
溪水在田坎和坡间穿梭,
为禾苗和草木,
解除寂寞,
提醒它们茁壮成长,
酝酿漫长的青春期,
向季节注册报到,
准时毕业。
我瞻仰,
作为母亲河的清水江,
不舍昼夜,
为故乡,
精心地梳妆打扮。
曾经几何,
那些川流不息的木排,
那些缩头缩脑的鸬鹚,
那些婀娜的洗衣女,
都定格成了剪影。
我发现,
仰阿莎湖,
是故乡最清澈的,
一泓眼睛。
如果我是一滴水,
我愿意,
汇入故乡“雨的节奏”。
(第三首)
在期待你,
大地是一张,
无垠的乐谱。
所有的树,
都是饱满的音符,
一颗一颗地排列着,
等待演奏。
我听见,
树们奏出来的旋律,
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低沉,
有的高亢;
有的浅唱,
有的怒吼。
我注意到,
在黔东南这块土地上,
有一种,
桀骜不驯的树——杉树。
每一种树,
都拥有自己的'天性;
每一棵树,
在散发不同的气质。
有的热爱独处,
有的喜欢群居;
有的低调沉默,
有的招摇呐喊。
然而,树们的使命,
都是相同的,
那就是——站着,
与土地相依为命。
我爱黔东南,更爱黔东南的春天散文
我爱黔东南,更爱黔东南的春天
脱离故土黔东南已十余年了,黔东南的山,黔东南的水,黔东南的春天不时浮如今我的眼前,一刻也没有淡忘。
明朝时,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江南四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
多少年来,黔东南山明水秀,地灵人杰,生态天然保留无缺,素有“回归天然,返归真”的美誉。
犹记住,孩童那时,没有烦恼,高枕无忧,故土的山即是咱们玩耍的当地,每天上午放学,把牛赶到山上,下午放学,要去山上找牛,然后赶回家。就这样,循环往复,过着怡然自得的乡村田园生活。
家园的`美,不像那些精雕细琢的景点,让人感到庸俗不胜,而是用她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妆点着原汁原味原生态,令人倾慕向往。
春天来了,杉乡的景色分外亮丽。和风缓缓,杨柳依依,溪水汨汨,笑语一再,宛如一副朝气蓬勃的画卷。
樱花开得最早,桃花、李花、杏花、野玫瑰,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儿也刻不容缓地敞开,红的、紫的、绿的、蓝的漫山偏野,远远望去,像撒满一地的胭脂,把整个苗疆大地点缀得分外妖娆。
杜鹃花最为漂亮了,山里山外张狂地敞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有白的、有粉的、有红的,还有紫的,有的廉耻地打着朵儿,有的豪不踌躇地抽着嫩萼,一朵朵、一团团,在柔软阳光的映射下,显得娇翠欲滴。
野玫瑰则对比低沉,稀稀疏疏地开着,花辩上的残露,犹如佳人泪花,噙着一春的闲愁。白的、红的错落有致、巨细相依,顺着长长的腾条,舞弄着她的英姿,静静地舒展着怡美的内在。
这全部好像来得太早,可蜂蝶却等着着急,它们已等待太久。
黔东南州2024年州庆活动通知
2024年是黔东南州建州60周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黔东南州2024年州庆活动通知,欢迎大家阅读。
黔东南州2024年州庆活动通知(一)主题活动类
【第1句】:建州60周年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时间:2024年7月22日上午9:00地点:凯里市民族文化宫
【第2句】:建州60周年庆祝大会暨州庆活动开幕式
时间:2024年7月23日上午10:00地点:州民族体育场
内容:(1)升国旗,唱国歌;(2)鸣礼炮;(3)州领导致辞;(4)宣读贺电;(5)中央祝贺团领导讲话;(6)省主要领导讲话;(7)庆祝自治州成立60周年大型综合文艺演出(60分钟)。
【第3句】:重点民生项目观摩
时间:2024年12月至2024年6月
地点:各县市
(二)会议论坛类
【第4句】:黔东南建州60周年座谈会
时间:2024年7月23日下午14:30地点:民族文化宫
【第5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黔东南分论坛
时间:2024年7月24日(具体时间以论坛组委会通知为准)
地点:凯里市
【第6句】: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
时间:2024年11月16日、2024年11月16日
【第7句】:州庆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
时间:2024年7月24日上午9:00地点:凯里市嘉瑞禾维景酒店
【第8句】:黔东南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时间:2024年7月24日下午14:00
地点:凯里市苗侗风情园
【第9句】:2024黔东南大健康产业博览会时间:2024年10月
地点:凯里市或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三)文体活动类
【第10句】:黔东南州第十一届民族文艺汇演
时间:2024年5月
地点:凯里市民族文化宫【第11句】:中国民歌合唱节时间:2024年6月
地点:凯里市民族文化宫【第12句】:苗侗民族文化游演
时间:2024年7月23日上午7:30—9:30
地点:凯里市
【第13句】: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文艺晚会专场演出
时间:2024年7月【第23句】:24日20:00
地点:凯里市民族文化宫
【第14句】:黔东南州第九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时间:2024年8月地点:榕江县
【第15句】:黔东南民族民间传统竞技和歌会大赛
时间:2024年1—12月地点:各县市
【第16句】:我的美丽家乡创作演讲比赛
(四)成就成果展示类
【第17句】:北京黔东南建州60周年成就展
时间:2024年7月
地点:国家民族文化宫
内容:以“中国梦·黔东南风采”为主题,展示黔东南建州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18句】:建州60周年成就展时间:2024年7月—8月
地点:州博物馆(以“巨变黔东南”为主题)
【第19句】:建州60周年记忆展播时间:2024年7月—8月
地点:国内及州内主流媒体(制作、展播影视剧目等)。
(五)民生工程类
【第20句】:州级十大工程项目【第21句】:各县市重点工程项目
更多热门推荐:【第1句】:2024年黔南州州庆放假通知
【第2句】:2024年黔东南州庆放假安排通知
【第3句】:2024年黔东南州庆放假通知
【第4句】:杭州G20峰会放假通知【官方版】
【第5句】:2024年黔东南州庆放假通知【最新消息】
【第6句】:2024年黔东南州庆放假通知:连放4天
【第7句】:2024年中秋节放假通知:三天连休
【第8句】:【官方版】2024年中秋节放假安排通知:9月15日至17日
【第9句】:杭州g20峰会放假通知:9月1日到7日
游记散文《黔东南行之镇远》
【第1句】:有一座古镇
在我心里,“镇远”是一个诗意的名字。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宁静又遥远的地方。是一个雾霭迷蒙的早晨,是一个河水里跃动着金光的黄昏。
从贵阳开往镇远的列车,时而穿梭于黑漆漆的山洞,时而穿行于碧绿的田园,金黄的阳光,把一切描摹得温暖。许多时候,我更喜欢坐在不太拥挤的车厢内,看窗外的风景。看葱郁树木裹盖下的大山,山脚下一方方整齐的农田,有时,我也看见几棵会开花的树,大朵大朵粉白的花瓣,点缀在这深深浅浅的绿丛中。闭上眼,似乎就能闻到花的香,草的甜。
镇远,这座伫立了2000余年的小县城,也越来越近。
镇远,隶属黔东南州,距离州府凯里市190公里。是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四周皆山,著名的舞阳河穿城而过。
粉墙黛瓦的临河人家,一一排开,藏着些许江南的灵秀。趴在临河的露台上,舞阳河碧如翡翠,清可见底。墙壁上映射着河水金色的波光,晃一晃便是流转的年华。我也觉得在这光影里,掩盖了些许过去的故事,关于这座小镇,关于小镇里过往的人。
是的,镇远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我相信它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些遇见,等待一些倾诉。
镇远的历史,始于春秋。
南宋宝佑年间,理宗赵昀赐其“镇远州”之名,“镇远”便始于此。
镇远,自古为兵家必争重镇。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往还的必经之地。
舞阳河水以“S”形蜿蜒而过,把小镇分隔成府城和卫城,府城即政府所在地,卫城为百姓居住区。远观恰如太极八卦图。
府城和卫城皆建于明代,尚存部分城墙,默默隐匿于兴起的古镇民居之后。华灯绽放,河水通明的夜,我有幸在府城找到一段城墙,青条石砌筑的墙身,百年后依然坚不可摧。只是它已然失去了光泽与活力,悲壮地守卫在角落。于今,它早已不再负载任何防御功能,而是连接起我们与一个逝去王朝的信物。
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流远了。
时代更迭,事事变迁。如今的两岸人家,已是灯红酒绿,歌舞飞扬。这座城墙一如那段已黯淡的历史,沉寂在流溢的光彩间。它是历史赠与我们珍贵的纪念,是华夏文明一路走来的足迹。我想,历史不仅仅告诉人们过去,并且通过这些痕迹,让我们懂得尊重与敬畏。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但我们也不该忘却过去。
小镇的夜,色彩斑斓,这里显得格外安静。每一方大青石都沉睡在古老的梦中。我像是看见许多许多年前,这里有过的安静平和的生活。
与古城墙不同,历经沧桑的祝圣桥,依然风姿绰约。
祝圣桥原名“溪桥”,横跨舞阳河,是一座七孔桥,由青石建造。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因舞阳河爆发山洪,数次被冲毁。直到雍正时期才得以修完。于是,这座桥的桥墩属于明代,而桥身却属于清代。后因康熙祝寿,更名“祝圣桥”。
古时缅甸和云南方向的贡品都由祝圣桥进入中原,它也是湘黔公路的必经之道。抗战时期,它作为滇缅公路的延续,输送着战备物资。
站在桥头可以看见远处轰轰而过的列车,它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桥上穿着当地服装留影的游人,牵着马匹静静走过的马夫。桥下几只轻舟,架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者。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或旅行。只是,我们都与这座小镇有过交集。
【第2句】:一条河
曾在一本地理杂志上看见一张照片,一叶扁舟浮于青山绿水,山幽水长,渔人头戴箬笠,神态怡然。从此,我记住了舞阳河的名字。
大船驶出河岸,便是“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景象。这里的山形奇特,几乎每一座都临摹出一种生灵、一件器物、一场景象。河面无风,如镜。
一座山顶上,至今仍生活着一个村落。村民世代以打渔为生,村里有一口温泉,大家都于此取水做饭。山坡上有人工开凿的阶梯,供村民出入。这个村落不对外人开放,我只能仰着头,想象着这片世外桃源。
我想象着,男人们背着沉沉的鱼篓走在夕阳下的阶梯上,女人们在灶台旁切着刚采摘的果蔬,婆婆们眯缝着眼穿着针线,孩子们正用温泉洗澡。热腾腾的鱼汤和香喷喷的米饭,大家围桌而谈,不用关窗闭门,没有电视电话,只有漫天闪闪的星星。
这里有山水为伴,远离尘嚣。
舞阳河的山水让我联想起遇龙河。遇龙河面更宽阔一些,山山独立。遇龙河让我觉得悠闲,舞阳河让我觉得清净。遇龙河是活泼生动的,舞阳河是沉静淡雅的。她们像是两位同胞姊妹,不知为何被分隔在了两地?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想起文人骚客的感叹,却抵不过江渚之上渔樵的自在。有为是行动上的积极,无为是精神上的超越。许多时候,我们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结识更多出色的朋友,以为这些都是成功的必须经历。可是,成功又究竟是什么?
或许,成功只是给心找一个归宿,并让它变得丰盈。来做一个能与天地对话的人吧,投身一场美的.历程。这样的历程可以让人学会孤独,在孤独中贴近自然。这样的历程可以让人变得平和,用平和面对世界。这样的历程可以让人懂得发现与创造美,用美来诠释一生。
我知道,一场风景,一段路程,并不太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它只是存在脑海里的一段记忆。这些点滴积累的记忆,或许在某一天,会让你发现,最持久的快乐,不过是与自然心意相通。
【第3句】:一处残垣
早晨约了朋友登山,俯瞰镇远全景。
登山于我,是一件辛苦的事。山很高,我很渺小。身旁是随意生长的草木,晨练的长者,背着相机的游客。累到走不动的时候,索性找一块干净的大石板坐下。我的每一次旅行都很紧凑,每天我都会去不同的地方,我以为自己看到了更多的风景,但却发现并未深深了解它。我越来越体会到所谓的景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到一个地方,去寻找它的过去,体会它的当下。
在山巅,我看到了清晨的古镇。依山而建的民宅,静默的巷陌,还有校园传来的广播声。身旁的当地人,指着前方对我说:“去看看苗疆长城吧!”顺着他指引的方向,我找到了一条残垣。
相比之前看到的古城墙,它已经坍塌,更显颓败。塌陷的墙身,已不复存在。孤独的石基蜿蜒在大山上,初升的太阳照在上面,愈发苍老而悲苦。我长久地坐在这里,身上沾满了岁月的埃尘,我像是陪伴着一位老态龙钟的老者,它已没有力气给我讲过去的故事,只是我觉得离那个朝代近了一些,近的让我想起一些壮烈的英雄,一些铁马金戈的往事。
在这墙根下,是否有过晒着太阳,憧憬未来的少年,他的梦想实现了吗?
小镇升起薄薄的的晨雾,雾气缠绕于房舍,弥漫在河面,像一片朦胧往事的记忆。
有些地方,有些故事,仅存于记忆,却无法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