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6495”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为您整理了176句带“三四”的五言诗句,其中“三四”开头的五言诗句13句,“三四”结尾的五言诗句24句,“三四”在中间的五言诗句139句,供您参考。
“三四”开头的五言诗句【第1句】:三四百年寺,今来国又清。——出自宋·毕士安《国清寺》
【第2句】:三四间茅屋,回环水石清。——出自赵汝鐩《庄居》
【第3句】:三四同来人,颇喜出邂逅。——出自韩维《和刘郎浴观音予置酒见贻》
【第4句】:俗子眩炎凉,三四错赋芋。——出自楼钥《宿佛日山》
【第5句】:三四千里间,吾视堂犹牖。——出自郑侠《示女子》
【第6句】:青黄灾断木,三四调群狙。——出自南宋·陆游《春晚南堂晨起》
【第7句】: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出自晋·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
【第8句】: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出自唐·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第9句】: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出自宋·苏轼《夜泊牛口》
【第10句】:三四洛阳友,过半已成丘。——出自梅尧臣《送韩持国》
【第11句】:三四仙女儿,身著瑟瑟衣。——出自唐·贯休《梦游仙四首》
【第12句】:志士甘水菽,三四羞猿狙。——出自游九言《园鹤》
【第13句】:念我同里人,三四不在行。——出自韩维《同杨方叔游开宝上方有怀里中二三故人》
“三四”结尾的五言诗句【第1句】:驱呵力难及,十止余三四。——出自文同《宿东山村舍》
【第2句】:爱尔常独来,一日须三四。——出自文同《兴元府园亭杂咏·桂石堂》
【第3句】: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出自唐·韩愈《新竹》
【第4句】:动摇有三四,妨咀连左车。——出自梅尧臣《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第5句】:想应开一束,妙简得三四。——出自曾几《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第6句】:一杯为引满,遂及二三四。——出自方岳《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第7句】:饿莩已五六,疫死又三四。——出自赵蕃《书田中问示成父》
【第8句】:相逢各吴语,知识十三四。——出自陈造《邵伯阻风小泊赠送行诸公》
【第9句】:一杯复两杯,多不过三四。——出自唐·白居易《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第10句】:赘疣在予手,累久至三四。——出自黄庶《灸赘疣》
【第11句】:霜包才三四,气可压千百。——出自宋·陆游《过林黄中食柑子有感学宛陵先生体》
【第12句】:叠纸至三四,肥瘠遂异形。——出自楼钥《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
【第13句】:年方十三四,娇羞懒举头。——出自翁迈《鹿鸣宴赠歌妓》
【第14句】:淙潈泻三四,奔腾千万秋。——出自唐·戴公怀《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监赵婺州齐处州》
【第15句】:寥寥千百年,所取仅三四。——出自张闰《俞玉汝以诗编来因次卷首韵》
【第16句】:淙溷泻三四,奔腾千万秋。——出自唐·戴公怀《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监赵婺》
【第17句】:如是者三四,厌饫已一肮。——出自文同《翡翠》
【第18句】:自从离洛阳,此会无三四。——出自梅尧臣《和应之还邑道中见寄》
【第19句】:幽轩竹三四,柯叶殊秀整。——出自曾几《溆浦柟木洞盖神龙所居今年夏大旱县官乞取其水以祷立应民犹以为未》
【第20句】:传闻龙山下,茅屋架三四。——出自韩维《和三哥入山二首》
【第21句】:见公不三四,身已限南北。——出自赵蕃《寄曾运使》
【第22句】:始摘才三四,金奁献凝旒。——出自欧阳修《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第23句】:怅望行复歇,回顾亦三四。——出自杨万里《行圃》
【第24句】:长绳制欲断,大箠折三四。——出自李流谦《从人借马钝甚戏作》
“三四”在中间的五言诗句【第1句】:爱之不能舍,一月三四看。——出自翁森《次古堂岁寒杂书韵》
【第2句】:可惜窗下书,少读三四叶。——出自仇远《窗下》
【第3句】:槿篱三四掩,荒竹百十个。——出自释文珦《狂吟》
【第4句】:太守欧阳公,预邀三四朋。——出自梅尧臣《八月十五夜有怀》
【第5句】:江势一雨曲,梅梢三四花。——出自陶弼《出岭题石灰铺》
【第6句】:娇騃三四孙,索哺绕我傍。——出自唐·白居易《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
【第7句】: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出自司马光《首夏二章呈诸邻》
【第8句】:吾侪三四人,及辰为兹游。——出自韩维《奉和兴宗腊日招宾浴普光》
【第9句】:环翠五六里,深藏三四家。——出自冯时行《题黄氏所居》
【第10句】: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出自北宋·王安石《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
【第11句】: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出自唐·韩愈《送灵师》
【第12句】:一吟三四叹,声尽有馀清。——出自唐·白居易《祇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睹新诗吟讽通宵因寄八韵》
【第13句】:草堂三四间,牢落连云洞。——出自释智圆《言志》
【第14句】:小雨十数点,淡烟三四峰。——出自元·何中《南居寺》
【第15句】:独与三四客,野服相追随。——出自张栻《清明后七日与客同为水东之游翌朝赋此》
【第16句】:不见适斋老,于今三四秋。——出自楼钥《送汪庄仲赴江东仓幕强仲荆门签判》
【第17句】:野老三四家,寒灯照疏树。——出自苏辙《夜泊牛口》
【第18句】:目前三四公,并用无一遗。——出自裘万顷《读邸报》
【第19句】: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出自唐·权德舆《拜昭陵过咸阳墅》
【第20句】:贱子忝夙分,今已三四传。——出自王洋《送章季万户部》
【第21句】:志士惜时逝,一宵三四兴。——出自唐·孟郊《寄张籍》
【第22句】:瓦鼓三四只,村酤一两瓶。——出自杨万里《夏夜露坐二首》
【第23句】:黄花三四穗,结实植无穷。——出自梅尧臣《唐书局丛莽中得芸香一本》
【第24句】: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出自唐·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第25句】: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出自清·陈维崧《寒柳》
【第26句】: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出自秦观《田居四首》
【第27句】:清兴相引行,日日三四周。——出自唐·元季川《登云中》
【第28句】:欲上千级阁,问天三四言。——出自唐·孟郊《上昭成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嗟》
【第29句】:唯兹三四事,持用度昼夜。——出自唐·白居易《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第30句】: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出自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
【第31句】:昨夜村饮归,健倒三四五。——出自唐·卢仝《村醉》
【第32句】: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诗·雨中游包山精舍》
【第33句】:古县太行下,老槐三四株。——出自梅尧臣《王知章尉河内》
【第34句】:不见来几时,瑶草三四碧。——出自唐·白居易《古意》
【第35句】:各称千万寿,共饮三四巡。——出自唐·元稹《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
【第36句】:风动数茎草,鸟啼三四声。——出自释崇岳《山居》
【第37句】:分手来几时,明月三四盈。——出自唐·白居易《寄李十一建》
【第38句】:饯行在半涂,一食三四噎。——出自北宋·黄庭坚《寄别陈氏妹》
【第39句】: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出自唐·白居易《莲石》
【第40句】:一声三四咽,掩抑含凄切。——出自袁说友《江舟撁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动家山之想赋吴歌行》
【第41句】:春后几多日,枝头三四英。——出自徐侨《西轩腊梅》
【第42句】:涂抹三四花,岂自矜媚妩。——出自戴栩《后园老格为园丁斧而薪之有所存者直干危梢耳近亦放三四花吁嗟梅兮》
【第43句】:我朝三四公,合力兴愤叹。——出自梅尧臣《依韵和王平甫见寄》
【第44句】:前此三四鸡,一一遭其暴。——出自文同《和提刑度支王店鸡诗》
【第45句】:来年三四月,衣锦早还乡。——出自宋·无名氏《临江仙》
【第46句】:野人三四家,桑麻足生意。——出自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六野人庐》
【第47句】:村饮夜归来,健倒三四五。——出自释达观《颂古五首》
【第48句】:向时耦耕者,十无三四人。——出自张嵲《防江二首》
【第49句】: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出自唐·懿宗朝举子《刺安南事诗》
【第50句】: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出自唐·韦应物《答杨奉礼》
【第51句】:酒行三四周,五官舞明堂。——出自宋·白玉蟾《丹丘同王茶干李县尉高会》
【第52句】:一杯至三杯,一二三四五。——出自杨万里《寒食对酒》
【第53句】:诵诗三四章,往往见辞藻。——出自穆修《送定师南游》
【第54句】:佛垄山上云,一片三四片。——出自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第55句】:饮酒无奇诀,且斟三四分。——出自杨万里《夜饮二首》
【第56句】: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出自杨万里《晚出郡城,往值夏谒胡端明,泛舟夜归》
【第57句】:台下三四松,低昂势前却。——出自唐·元稹《松鹤》
【第58句】:回悲镜中发,华白三四茎。——出自唐·元稹《解秋十首》
【第59句】:我家六儿子,流落三四州。——出自苏轼《和陶贫士七首》
【第60句】:心知须臾落,一日三四来。——出自唐·白居易《北园》
【第61句】:家僮十余人,枥马三四匹。——出自唐·白居易《出府归吾庐》
【第62句】:哭此不成春,泪痕三四斑。——出自唐·孟郊《杏殇》
【第63句】:岂谓三四月,医药昧病源。——出自方回《哭从兄良遇》
【第64句】:春水六七里,夕阳三四家。——出自南宋·陆游《泛湖至东泾》
【第65句】:如何日夕待,见月三?脑病!鲎蕴啤のびξ铩渡聘>崆镆钩僦罹?
【第66句】:小桃三四点,偏报有情人。——出自杨万里《二月十一日夜梦作东都蚕春绝句》
【第67句】:月沉乱峰西,寥落三四星。——出自唐·孟郊《听琴》
【第68句】:舦鹤知秋意,唳风三四声。——出自释智圆《湖上秋日》
【第69句】: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出自唐·白居易《观儿戏》
【第70句】:凉意方未透,一夕三四兴。——出自魏了翁《送赵编修知眉州分韵登字》
【第71句】:隔溪三四屋,对面一双峰。——出自杨万里《晨炊浦村》
【第72句】:诗卷一两册,斋房三四间。——出自杨万里《近节》
【第73句】:同志三四人,辩论略相当。——出自南宋·陆游《目昏颇废观书以诗记其始时年七十九矣》
【第74句】:庭前柏树子,一二三四五。——出自释玿《颂古三十一首》
【第75句】:寂寞幽岩下,一枝三四花。——出自马知节《枯梅》
【第76句】:肩与碍巨石,十步三四却。——出自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第77句】: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出自唐·白居易《玩止水》
【第78句】:养鱼数千头,种薤三四廛。——出自梅尧臣《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第79句】:旋开三四蕊,知为两重阳。——出自翁逢龙《闰月见九华菊》
【第80句】:发蒙余半瓶,聊温三四瓯。——出自王之道《癸酉闰十二月朔旦入夜雪复作静言岁斯人艰食展转不能寐强沃一杯径》
【第81句】:忆昨阴霖天,连连三四旬。——出自唐·白居易《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第82句】:蹋破霹雳车,折却三四辐。——出自唐·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第83句】:勉尽三四章,收泪辄忻懽。——出自欧阳修《重读徂徕集》
【第84句】:绵联三四年,流为中夏辱。——出自唐·皮日休《三羞诗三首》
【第85句】:郡斋三四峰,如有灵仙迹。——出自唐·韦应物《题石桥》
【第86句】:山径八九里,角巾三四人。——出自赵蕃《同俞公择孝显王彦扩谠子游白莲庵饭于东庵而归》
【第87句】:听罢复重听,听彻三四五。——出自释文珦《客夜》
【第88句】:驰心故人侧,一望三四反。——出自北宋·王安石《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第89句】:荒城临残日,鸡犬三四家。——出自梅尧臣《过开封古城》
【第90句】:好山三四十,浮入两僧窗。——出自周南《夏日游太湖》
【第91句】:举头见爷笑,持付三四纸。——出自辛弃疾《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第92句】:怀人耿不寐,一夕三四起。——出自仇远《答陈宗道见寄》
【第93句】:一弹三四解,掩抑似含情。——出自唐·温庭筠《西州词》
【第94句】:更晴三四日,可以到湘西。——出自项安世《小塘道中小雨二首》
【第95句】:木桃时一投,琼瑶三四酬。——出自释宗觉《和王龟龄惠诗》
【第96句】:过埭六七里,并江三四家。——出自南宋·陆游《村舍》
【第97句】:清樽听夜语,常灺三四烛。——出自北宋·黄庭坚《送陈季常归洛》
【第98句】:出城三四里,矫首惬遐观。——出自柴中行《敬题濂溪先生书堂二首》
【第99句】:蕲春向鄂渚,曾不三四驿。——出自北宋·黄庭坚《送蒲元礼南归》
100、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出自清·黄遵宪《今别离》
10【第1句】:故交三四人,闻别共沾巾。——出自唐·卢纶《送李方东归》
10【第2句】:感此留滞迹,一诵三四起。——出自韩维《和三兄之山阳省孀姊书怀》
10【第3句】: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出自宋·陆游《冬夜读书》
10【第4句】:一入金门直,星霜三四周。——出自唐·白居易《赠吴丹》
10【第5句】:留眼数天际,尚余三四星。——出自吕祖谦《清晓出郊》
10【第6句】:一卧三四旬,数书惟独君。——出自唐·贾岛《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
10【第7句】:种菜三四畦,畜豚七八个。——出自宋·陆游《幽居》
10【第8句】:长孙汲涧水,拾薪三四五。——出自张埴《寄樊上友人》
10【第9句】:滞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出自南宋·姜夔《昔游诗 其二》
1【第10句】:初数一二鼓,乃至三四迁。——出自方回《西斋不寐三首》
1【第11句】: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出自唐·白居易《登香炉峰顶》
1【第12句】:梅药触人意,绕枝三四旋。——出自北宋·黄庭坚《次韵和魏主簿》
1【第13句】:忽然又不见,迩来三四春。——出自唐·白居易《念金銮子二首》
1【第14句】:梅柟三四树,手种近岩房。——出自释文珦《梅柟》
1【第15句】:一作江南守,江林三四春。——出自唐·张九龄《戏题春意》
1【第16句】:竹下青莎中,细长三四片。——出自唐·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赠石》
1【第17句】:烟浪一千顷,茅檐三四间。——出自楼钥《题少潜兄得闲》
1【第18句】:一百三四十,太古常不离。——出自宋·包恢《寿家君克堂先生》
1【第19句】: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出自唐·白居易《浔阳三题·庐山桂》
1【第20句】:北窗古人篇,一读三四反。——出自北宋·王安石《秋庭午吏散》
1【第21句】: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出自唐·刘禹锡《马嵬行》
1【第22句】:晚酌一两杯,夜棋三四局。——出自唐·白居易《郭虚舟相访》
1【第23句】:同道三四人,来过慰饥渴。——出自梅尧臣《奉和子华持国玉汝来饮西轩》
1【第24句】:道人独有之,置屋三四级。——出自陈傅良《游白石岩》
1【第25句】:一别三四日,已怀千万情。——出自姜特立《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
1【第26句】:边柳三四尺,暮春离别歌。——出自唐·孟郊《新平歌送许问》
1【第27句】:粉堞五七里,青帘三四家。——出自刘克庄《商妇词十首》
1【第28句】:闻道深村裹,结茅三四间。——出自赵汝鐩《翁灵舒客临川因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
1【第29句】: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出自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1【第30句】:行逢贺州牧,致书三四封。——出自唐·元稹《酬乐天书怀见寄》
1【第31句】:种柳南江边,闭门三四年。——出自唐·司空曙《江园书事寄卢纶》
1【第32句】:知心三四人,越境千馀里。——出自唐·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1【第33句】:家僮十馀人,枥马三四匹。——出自唐·白居易《咏兴五首·出府归吾庐》
1【第34句】: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出自杨万里《感秋五首》
1【第35句】:烦昏一日内,阴暗三四殊。——出自唐·元稹《苦雨》
1【第36句】:青松三四株,石床在其边。——出自薛嵎《山居十首》
1【第37句】:种竹几千个,结亭三四椽。——出自梅尧臣《翠竹亭》
1【第38句】:一二三四五,有亦何妨事。——出自北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1【第39句】:池边报平安,小叶三四浮。——出自舒邦佐《雨后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