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6930”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为您整理了173句带“子孙”的五言诗句,其中“子孙”开头的七言诗句44句,“子孙”结尾的七言诗句71句,“子孙”在中间的七言诗句58句,供您参考。
“子孙”开头的七言诗句【第1句】: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出自苏辙《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第2句】: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出自明·唐寅《警世》
【第3句】:旌表已迎金殿敕,子孙常宴杏园春。——出自乐史《咏华林书院》
【第4句】:条蔓纵横输葛藟,子孙蕃育羡螽斯。——出自唐·李群玉《哭小女痴儿》
【第5句】:子孙保此传家瑞,世享长年自不疑。——出自张栻《赋郑子礼寿芝堂》
【第6句】: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出自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第7句】:子孙记取吾翁语,斗酒单鸡岁岁来。——出自刘克庄《戊午上巳谒何恭人坟三绝》
【第8句】:世封颍川刺济州,子孙婵媛冠剑伟。——出自晁说之《积善堂》
【第9句】:翁仲多年苍佩剥,子孙寒食纸钱稀。——出自仇远《拜霞屿待制伯祖墓下》
【第10句】:子孙宗庙皆尘灰,止见伽蓝存不朽。——出自司马光《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之》
【第11句】:桂影已圆攀折后,子孙长作栋梁材。——出自唐·佚名《褰帐》
【第12句】:石麒麟冷一千年,子孙不敢去坟墓。——出自朱翌《简宗人利宾》
【第13句】:不愧人间万户侯,子孙相继老扁舟。——出自唐·胡曾《赠渔者》
【第14句】:子孙继踵皆将相,我犹及拜西枢公。——出自南宋·陆游《江东韩漕曦道寄杨庭秀所赠诗来求同赋作此寄》
【第15句】:宋之宣公舍与夷,子孙相承此为基。——出自楼钥《送宣宗禹保宁事掌书记》
【第16句】: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出自姚勉《侄阿钟觅字与诗》
【第17句】:惟有东家诗礼在,子孙万古读书堂。——出自高诩《谒阙里》
【第18句】:子孙放废等庸奴,一身辛苦逾匹夫。——出自曹勋《长夜吟》
【第19句】:子孙森列皆有文,次公长公为弟昆。——出自姚勉《送孙龙谷》
【第20句】:子孙立足满庭除,前人于此见心事。——出自杜去轻《香入云亭为高子章赋》
【第21句】:朋旧何劳记车笠,子孙幸不废菑畲。——出自南宋·陆游《新年书感》
【第22句】:珍重我翁忠孝句,子孙百世更须传。——出自陈宓《题先公正献诗集》
【第23句】:辅国功成归内院,子孙恩被锦衣荣。——出自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第24句】:舂禾磨麦非平生,子孙便推我作古。——出自苏辙《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学士》
【第25句】:子孙成行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出自唐·高适《行路难二首》
【第26句】: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出自北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
【第27句】:子孙散作淮海居,栾叶英风凛相结。——出自周麟之《送台道人》
【第28句】:车马到春常借问,子孙因选暂归来。——出自唐·王建《逍遥翁溪亭》
【第29句】:正使两翁长隔阔,子孙它日莫相疏。——出自南宋·陆游《寄宇文成州》
【第30句】:子孙亿载千万世,永与清洛流汤汤。——出自张耒《和陈器之诗四首·朝应天:应天寺有五圣御容,官于洛者,至则首谒》
【第31句】:百计不如归去好,子孙相对说农桑。——出自戴复古《思归二首》
【第32句】:六合八荒游未半,子孙零落暂归来。——出自唐·施肩吾《仙客归乡词二首》
【第33句】:躬耕至老岂不佳,子孙当以吾为戒。——出自南宋·陆游《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数世》
【第34句】: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出自唐·白居易《读道德经》
【第35句】:子孙勉守东皋业,小甑吴粳底样香。——出自南宋·陆游《遣兴》
【第36句】:子孙险不失故物,社稷陵夷从此始。——出自北宋·王安石《开元行》
【第37句】:子孙流落何所之,凶吉当年非不卜。——出自司马光《古坟》
【第38句】:子孙亹亹雪庭可,衣钵绳绳舂屋能。——出自释正觉《出康庐渡江淮山拜诸祖塔道中作》
【第39句】:子孙贤否谁能料,近足此身难自保。——出自陈着《醉书》
【第40句】:词翰所形高谊激,子孙其忍旧盟渝。——出自曾丰《观故中书舍人张公所书时氏家系》
【第41句】:子孙总角遁归根,金相玉质芝兰芬。——出自杨万里《寄朱元晦长句,以牛尾狸、黄雀冬猫笋伴书》
【第42句】:子孙异代贞节闻,枝分一派从南巡。——出自李曾伯《管顺甫以湘竹为青奴儿贶为名湘夫人赋以谢之》
【第43句】:粉署窗前小竹林,子孙蛰蛰得春深。——出自徐元杰《部中观新竹有感》
【第44句】:后来游宦家因徙,子孙不复归桑梓。——出自周麟之《呈郫人李签判》
“子孙”结尾的七言诗句【第1句】:孝心尽处通天地,善行多时福子孙。——出自真德秀《长沙劝耕》
【第2句】:一门三相千子孙,後有公家前诸袁。——出自杨万里《送别吕令圣与》
【第3句】:老觉情多念子孙,而今惭愧起家门。——出自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第4句】:便将百战开勋业,何似丹心遗子孙。——出自王遂《寄九江宗族》
【第5句】:要知余庆须弥远,堂上森然见子孙。——出自冯时行《题毛祖房屋壁》
【第6句】:他山鹧鸪好结婚,只往江南生子孙。——出自元·杨维桢《归雁吟》
【第7句】:凌霜自得良朋友,过雨时添好子孙。——出自苏辙《寄题陈宪郎中竹轩》
【第8句】: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出自唐·白居易《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第9句】:似闻高隐在前村,坐膝扶床戏子孙。——出自苏轼《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第10句】:却将旧斩楼兰剑,换得黄牛教子孙。——出自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第11句】:生前已自全名节,身后从谁问子孙。——出自高翥《拜林和靖墓》
【第12句】: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出自唐·方干《李侍御上虞别业》
【第13句】:忽闻抗表干君父,切要悬车示子孙。——出自杨亿《邵奉礼归乡》
【第14句】:馀威尚可消轩猾,故老应思识子孙。——出自汪炎昶《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第15句】:他年若不和花卖,便是吾家好子孙。——出自陈亚《戒子孙诗》
【第16句】: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出自唐·曹邺《北郭闲思》
【第17句】: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出自清·敦诚《寄怀曹雪芹》
【第18句】:鸠占欲雨唤夫妇,鸡傍残阳聚子孙。——出自刘黻《王宗臣赵处仁郑季克同游分得村字》
【第19句】:便当淮拟佩三印,并与文安遗子孙。——出自王之道《赠淮西运干徐迫远》
【第20句】:愿分今日边将恩,褒赠韩公封子孙。——出自唐·白居易《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
【第21句】:满楼山色供邻里,一洞松声付子孙。——出自唐·李洞《吊曹监》
【第22句】:一衿和气归何处,化作功名遗子孙。——出自王柏《挽张佛子》
【第23句】: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出自吴潜《古剑》
【第24句】:向来曹马虽云篡,犹避污名付子孙。——出自徐钧《武帝》
【第25句】: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出自唐·张谓《代北州老翁答》
【第26句】:青牛久已辞辕轭,白鹤时来访子孙。——出自宋·苏轼《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
【第27句】:道渠已灭不曾灭,总不是渠真子孙。——出自释了惠《悼灭翁》
【第28句】: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出自曾丰《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收若诗以能问于不能久之愧虚盛意敬赋》
【第29句】:阳和世界无分别,各自营巢长子孙。——出自陈郁《莺燕》
【第30句】:向来忠义全乡社,老去诗书付子孙。——出自吴芾《挽孟仲安二首》
【第31句】:料应下榻从容日,自说通家好子孙。——出自叶茵《送徐兄访陈宰》
【第32句】:西川父老贺子孙,从兹始是中华人。——出自唐·顾云《筑城篇》
【第33句】:归舟无路寻巢穴,空有卢亭旧子孙。——出自方信孺《卢循河南故城》
【第34句】:唐朝三百盛冠盖,丞相几家馀子孙。——出自郑獬《素风堂》
【第35句】:蠲除租赋勿收责,宽其衣食哺子孙。——出自郑獬《淮扬大水》
【第36句】:路傍年少叹息汝,贞观元元之子孙。——出自北宋·王安石《叹息行》
【第37句】:晨舂夜绩吾家旧,正要遗风付子孙。——出自南宋·陆游《村居》
【第38句】:黄冠元帅之子孙,于今身入虚皇门。——出自姚勉《赠宗道士元一》
【第39句】:箕山渭水空明月,可是巢由绝子孙。——出自唐·徐振《古意》
【第40句】:田园岁晚非能事,祗有诗书遗子孙。——出自刘宰《挽师虞卿三首》
【第41句】:吾今老矣难重会,川泳云飞有子孙。——出自陈着《寄史景正教授》
【第42句】:小童子已成黧黑,久寓公惟见子孙。——出自刘克庄《过建阳》
【第43句】:孔曾有道官天下,韩柳无文世子孙。——出自刘镗《句》
【第44句】:临期上马无他嘱,多买诗书教子孙。——出自宋·陈世卿《思古堂》
【第45句】:束书归住水南村,且把犁锄教子孙。——出自元·王冕《次答王敬助》
【第46句】:平生活计都消尽,锥地殊无付子孙。——出自释子淳《送王汝弼宣教》
【第47句】:应怜野老无拘缚,种竹栽花教子孙。——出自王之道《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第48句】:五陵佳气飘扬尽,谁识龙颜旧子孙。——出自聂守真《读水云丙子集》
【第49句】:堂中图书散失尽,留得七弦传子孙。——出自周文璞《欧阳琴歌》
【第50句】:仁义功高泽子孙,衣冠由是古王门。——出自王洋《挽徐次翁》
【第51句】:衲衣处处逐浮云,法乳何妨长子孙。——出自王洋《游纯房见李叔颖郎中诗因思叔颖聊继其韵赠淳化禅师》
【第52句】:赐金莫惜娱宾客,堆笏犹堪遗子孙。——出自刘克庄《四和》
【第53句】: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出自宋·陆游《关山月》
【第54句】:好在东都孺子孙,壮年曾谒舍人门。——出自赵蕃《报谒徐大雅仁因以题赠三首》
【第55句】:每锄奸弊同荆棘,唯抚孤惸似子孙。——出自唐·张蠙《赠南昌宰》
【第56句】:数椽幸可传子孙,此地它年名陆村。——出自南宋·陆游《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数世》
【第57句】:雍公匹马立乾坤,善念熏蒸到子孙。——出自魏了翁《虞退夫生日》
【第58句】:向来糠籺之子孙,居邻无僧家有井。——出自陈师道《拟古》
【第59句】:当年齐赵倚黄昏,曾叹蒙恬灭子孙。——出自陈普《咏史上·主父偃》
【第60句】:深嗟尔更无兄弟,自叹予应绝子孙。——出自唐·元稹《哭子十首》
【第61句】:箕山再得颜回婿,荣国还生孔子孙。——出自吴泳《寿范洁斋》
【第62句】:当时汉祖无三杰,争得咸阳与子孙。——出自唐·秦系《闲居览史》
【第63句】:一条脊骨纯金打,传与人间荫子孙。——出自释印肃《颂古九十八首》
【第64句】:本宫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子孙。——出自文同《陵井喻氏岁寒山居》
【第65句】:当时受赐感君恩,藏於箧笥传子孙。——出自王禹偁《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袄天使》
【第66句】:力田辛苦遵吾祖,炊饭馨香饱子孙。——出自释正觉《湛禅人开田求颂》
【第67句】:高歌一曲归来隐,静看山禽哺子孙。——出自汪元量《商山庙》
【第68句】:宫中养女作子孙,年年犊车来作主。——出自张耒《奉先寺》
【第69句】:宿留江湖长子孙,行藏节节耐人看。——出自陈傅良《挽尤延之尚书》
【第70句】:万松偃蹇插云根,四面诸峰尽子孙。——出自舒坦《游灌顶三首》
【第71句】: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出自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子孙”在中间的七言诗句【第1句】:自云子孙学灌园,不识江湖与风水。——出自赵崇鉹《书事》
【第2句】:厉宣子孙窜四方,昭穆错乱不存谱。——出自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
【第3句】:从来县官不以闻,武城子孙世专美。——出自南宋·文天祥《题曾氏连理本》
【第4句】:东老遗风且百年,乡评犹叹子孙贤。——出自张衡《题东老庵》
【第5句】:田园岂是子孙计,青紫今为里巷夸。——出自苏辙《临江萧氏家宝堂》
【第6句】:股倦不嫌花粉重,年年只爱子孙多。——出自释云岫《蜜蜂》
【第7句】:灵运子孙俱得凤,慈明兄弟孰非龙。——出自宋·苏轼《次前韵答马忠玉》
【第8句】:树前翁仲不可求,树下子孙能几世。——出自杜去轻《香入云亭为高子章赋》
【第9句】:洞里不知城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出自宋·白玉蟾《忆鹤》
【第10句】:诜诜最说子孙众,为腹所孕多昆蚳。——出自欧阳修《答朱寀捕蝗诗》
【第11句】: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出自唐·杜甫《寄裴施州》
【第12句】:但得高堂翁媪健,定知奕世子孙宜。——出自曹泾《次胡馀学同年四首》
【第13句】:高人已注丹台籍,白云子孙食不给。——出自李流谦《白云先生鲁叶殿丞交之父有隐节其居徽考秘则镑为魏高士守一庵高士》
【第14句】: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出自苏轼《万松亭》
【第15句】:专国只夸兄弟贵,举家谁念子孙危。——出自唐·秦韬玉《读五侯传》
【第16句】:韩柳子孙皆物故,士民尸祝尚如新。——出自刘克庄《题韩柳庙碑一首》
【第17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出自唐·罗隐《夏州胡常侍》
【第18句】:浮世蘧庐付一呀,诗书余沥子孙家。——出自陈着《示梅山弟八句》
【第19句】: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出自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第20句】:三皇五帝子孙多,或贱或贫或富贵。——出自邵雍《治乱吟五首》
【第21句】:致仕元无官爵累,藏书各有子孙传。——出自方回《寄寿牟提刑献之巘》
【第22句】:义概莫如生死际,家风要使子孙看。——出自袁甫《题赵氏连理木图》
【第23句】:堂上双亲黑头在,日唤子孙倚门待。——出自杨万里《古风送刘委游试艺南宫》
【第24句】: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出自唐·薛逢《君不见》
【第25句】:敬仲子孙尽鸾鹄,太岳廪廪卑凡黎。——出自项安世《上安抚高大卿五十韵》
【第26句】:当日论功门户重,至今传泽子孙贤。——出自王洋《送章明章善解官奉亲还吴中二首》
【第27句】:梓里遗芳传未艾,世有子孙攀桂枝。——出自吴芾《癸巳岁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济艰食因成三十韵以纪之》
【第28句】:天理更疏终不失,雍雍今见子孙贤。——出自苏辙《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
【第29句】:姚黄魏紫夸艳美,看到子孙能有几?——出自元·王冕《盆中树》
【第30句】:聪明才智万景春,家国子孙千百福。——出自陈普《劝学》
【第31句】:苍皇徒步子孙随,倒邑空城失所之。——出自晁说之《上元前再金题南庄壁二首》
【第32句】: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出自苏颂《龙舒太守杨郎中示及诸公题咏洛阳新居见邀同作辄依安乐先生首唱元》
【第33句】:画堂升降子孙扶,白发毵毵胆尚粗。——出自释智圆《老将》
【第34句】: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出自邵雍《训世孝弟诗十首》
【第35句】:万卷诗书门户壮,一生功业子孙贤。——出自赵善括《挽韩漕直阁》
【第36句】:一气东南王斗牛,祖龙潜为子孙忧。——出自唐·朱存《金陵览古 秦淮》
【第37句】:客来若问子孙枝,窗间正有声吾伊。——出自陈杰《王仪仲名其读书之所曰松林愿印一言》
【第38句】:还见子孙持汉节,欲临关塞抚羌酋。——出自北宋·王安石《送李太保知仪州》
【第39句】:元帅子孙真将种,翰林风格自天仙。——出自孔武仲《武仲伏蒙宠寄新篇不忘往事恩谊甚厚谨依严韵和酬伏惟台慈特赐采览》
【第40句】:安得身如仓庾氏,一官能到子孙闲。——出自北宋·王安石《过徐城》
【第41句】:白发已知邻里暮,伤怀难尽子孙心。——出自苏洵《从叔母杨氏挽词》
【第42句】:一朝希死子孙弱,岁久仅可售百钱。——出自南宋·陆游《屠希笔》
【第43句】:密勿端知紫皇侧,镇榱犹计子孙谋。——出自陈造《跋简斋二帖》
【第44句】:知公可仗为筑堤,保我子孙安焌黎。——出自翁合《贺参政生日古风》
【第45句】:两家子孙各长大,他年穷达毋相忘。——出自宋·陆游《吴体寄张季长》
【第46句】:身是六朝人物旧,眼看三世子孙昌。——出自魏了翁《樊仲恂母太硕人李氏挽诗》
【第47句】:众峰乃是子孙行,古木几换蛟龙枝。——出自莫济《次韵梁尉秦碑》
【第48句】:遗汝子孙清白在,不须厦屋太渠渠。——出自陈俊卿《示二子》
【第49句】:一峰突兀上干天,十二子孙旁就列。——出自方开之《定光南安岩》
【第50句】:杖屦稍通宾客过,殽蔬要遣子孙尝。——出自苏辙《送张恕朝奉南京签判二首》
【第51句】:向得追随父祖间,引来重结子孙懽。——出自陈藻《谢余荐鸮听易惠诗一首》
【第52句】:犹起高楼与大屋,长为子孙忧不足。——出自林昿《古冢行》
【第53句】:循善无疑报自天,一身耆艾子孙蕃。——出自孟益《赠汪孝子》
【第54句】:天孙渡河夜未央,功臣子孙白且长。——出自苏辙《王诜都尉宝绘堂词》
【第55句】:光禄子孙宁底巧,不应造物独私渠。——出自杨万里《四美堂》
【第56句】: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出自唐·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第57句】: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能几家。——出自唐·罗邺《牡丹》
【第58句】:荆树有花兄弟乐,橘林无实子孙忙。——出自唐·许浑《题崔处士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