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优美句子

有关西游记里面的好句子合集50条

12286

【简介】感谢网友“12286”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西游记中的好句子摘抄

西游记是我们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神魔题材的小说,内容十分精彩。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西游记中的'好句子摘抄,欢迎阅读!

西游记中的好句子摘抄:

【第1句】:  笔峰挺立,曲涧深沉。笔峰挺立透空霄,曲涧深沉通地户。两崖花木争奇,几处松篁斗翠。左边龙,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

【第2句】:  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

【第3句】:  世上名山无数多,花开花谢繁还众。争如此景永长存,八节四时浑不动。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

【第4句】:  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第5句】:  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第6句】:  诸般买卖无商旅,各样生涯不见人。殿上君王归内院,阶前文武转衙门。

【第7句】: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第8句】:  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

【第9句】: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第10句】:  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

【第11句】: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第12句】:  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

【第13句】:  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第14句】: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第15句】:  千秋宝座都吹倒,五凤高楼幌动根。

【第16句】: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第17句】:  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来回甚易行。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第18句】:  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第19句】: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第20句】: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第21句】:  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第22句】:  洞天福地,饮乐无比

【第23句】: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第24句】:  炮云起处荡乾坤,黑雾阴霾大地昏。江海波翻鱼蟹怕,山林树折虎狼奔。

【第25句】:  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第26句】:  神兵怒气云惨惨,金箍铁棒响飕飕。

【第27句】:  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

【第28句】:  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第29句】:  正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

【第30句】: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第31句】:  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第32句】:  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

【第33句】:  仙名永注长生录,不堕轮回万古传。

【第34句】:  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

【第35句】: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第36句】:  贯通一姓身归本,只待荣迁仙录箓名。

【第37句】:  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第38句】: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第39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40句】:  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第41句】:  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录中。

【第42句】: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第43句】: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第44句】:  幽禽□睆声,丹凤朝阳立。石磷磷,波净净,古怪跷蹊真恶狞。

【第45句】:  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

【第46句】:  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 .

【第47句】:  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第48句】: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第49句】:  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第50句】:  金阙银銮并紫府,琪花瑶草暨琼葩。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

【第51句】: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第52句】:  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之十二支也。

【第53句】:  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第54句】: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第55句】: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第56句】:  古者,老也;月者,阴也。

【第57句】:  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

【第58句】:  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馀程。

【第59句】: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相关阅读:沙僧个人简介

沙僧,又叫沙和尚、沙悟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在书中也称黄婆,土母、刀圭,五行属土,俗称沙和尚、沙僧。原为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又称唐三藏或唐僧,俗名陈祎)西天拜佛求取真经。

沙僧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最终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金身罗汉。

沙悟净是《西游记》里不能缺少的重要人物。降妖宝杖是沙僧使用武器,由鲁班以吴刚砍下的桂树枝所制,外型两端细中间粗,曾被妖怪形容像擀面棍。 但在各类文艺作品中,武器形象则多为月牙铲。据原著描述,该杖同九齿钉耙一样重。

西游记中的片段摘抄

西游记是我国的经典小说,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西游记中的片段摘抄,大家一起阅读吧!

  西游记中的片段摘抄【1】

【第1句】:摘抄: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打扮,他心里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神果退。

选自:《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点评:这段话体现了孙悟空的机智,聪明,很有办法。

【第2句】:摘抄:那赤脚大仙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见招,去赴蟠桃嘉会。”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应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大仙是个正大光明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 选自:《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点评:这一段与赤脚大仙的对话写出孙悟空的机智。

【第3句】:摘抄:这大圣一条棒,抵住了四大天王与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杀够多时,大圣见天色将晚,既拔毫毛一把,丢在口中,嚼碎了,喷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

选自:《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点评:这段写出了孙悟空英勇善战,才打退了哪吒太子和五个天王。 【第4句】:摘抄:大圣行时,忽见有无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下撒了一泡猴尿。 选自:《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点评:这段话写出了孙悟空的自以为是,也写出了他淘气,可爱的本性。

【第5句】:摘抄: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教法?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下台来,对菩萨起手到:“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选自:《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点评:这一段写出了玄奘谦虚,尊重老者的性格。

【第6句】:摘抄: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箝口不言,单一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到:“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

选自:《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点评:这段话说明了哪怕水远山高,路多虎豹,峻岭陡崖难度,毒魔恶怪难降;三藏去西天取经的想法都很坚定,是不可动摇的。

【第7句】:摘抄: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按不住心头发火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絮舌恶我,我回去便了!”

选自:《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点评:说明了孙悟空受不得人气,离师傅而去。也为下文当中几次离三藏而去做了铺垫。

【第8句】:摘抄:行者见说得有理,真个不敢动身,只得回心,跪下哀告道:“师傅!这是他奈何我的法儿,教我随你西去。我也不敢惹他,你也莫当常言,只管念诵。我愿保你,再无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待我上马去也。”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束一束棉布直裰,扣背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进。

选自:《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点评:有了这一段对话,才有了后来孙悟空死心塌地的跟着唐三藏。 【第9句】:摘抄:慌得个三藏滚鞍下马,望空礼拜道:“弟子肉眼凡胎,不识尊神尊面,望乞恕罪。烦转达菩萨,深蒙恩佑。”你看他只管朝天磕头,也不计其数。路旁边活活得笑倒个孙大圣,孜孜的喜坏个美猴王,上前来扯住唐僧道:“师父,你起来罢,他已去得远了,听不见你的祷祝,看不见你磕头。只管拜怎的?”长老道:“徒弟啊,我这等磕头,你也就不拜他一拜,且立在旁边,只管傻笑,是何道理?”行者道:“你那里知道,像他这个藏头露尾的,本该打他一顿;只为看菩萨面上,饶他打尽够了,他还敢受我老孙之拜?老孙自小儿做好汉,不晓得拜人,就是见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歌喏便罢了。” 选自:《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点评:写出了孙悟空的顽劣,大胆,同时也反衬出了唐僧对于老者的尊重。 【第10句】:摘抄:行者在旁道:“师父,我日前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如何?”众僧听说袈裟,一个个冷笑。行者道:“你笑怎的?”院主道:“老爷才说袈裟是件宝贝,言实可笑。若说袈裟,似我等辈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叫:“拿出来看看。”

选自:《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点评:写出了孙悟空喜欢炫耀,大胆的个性。

【第11句】:摘抄: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即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损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

  西游记中的片段摘抄【2】

举世无人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

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你这猴头!快去救你的师傅吧。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

人将礼乐为先。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

时来逢好友,运去遇佳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阴阳,日月不明;地无阴阳,草木不生;人无阴阳,不分男女。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心行慈善,何需努力看经。

养儿不用阿金溺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遇方便时行方便,得绕人处且饶人。

西游记精美句子摘抄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上的著作,《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里写的每一个都具有相当高的考究,本文就来分享一篇西游记精美句子摘抄,欢迎大家阅读!

1) 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2)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3)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4) 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得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5)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6)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7)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8)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9) 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来回甚易行。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10) 笔峰挺立,曲涧深沉。笔峰挺立透空霄,曲涧深沉通地户。两崖花木争奇,几处松篁斗翠。左边龙,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

11) 幽禽□睆声,丹凤朝阳立。石磷磷,波净净,古怪跷蹊真恶狞。

12) 世上名山无数多,花开花谢繁还众。争如此景永长存,八节四时浑不动。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

13) 贯通一姓身归本,只待荣迁仙录箓名。

14) 炮云起处荡乾坤,黑雾阴霾大地昏。江海波翻鱼蟹怕,山林树折虎狼奔。

15) 诸般买卖无商旅,各样生涯不见人。殿上君王归内院,阶前文武转衙门。

16) 千秋宝座都吹倒,五凤高楼幌动根。

17) 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

18) 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馀程。

19) 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录中。

20) 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

21)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22)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23)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24) 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

25) 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26) 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27)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28)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29) 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30) 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

31) 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

32) 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33) 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34)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35) 古者,老也;月者,阴也。

36) 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

37) 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

38) 正是天宫的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

39) 金阙银銮并紫府,琪花瑶草暨琼葩。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

40)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41) 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

42) 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

43) 神兵怒气云惨惨,金箍铁棒响飕飕。

44) 洞天福地,饮乐无比

45) 仙名的永注长生录,不堕轮回万古传。

46) 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 .

47) 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48) 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那菩萨,头上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瑶海的锦绣绒裙;面前又领一个飞东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黄毛红嘴白鹦哥;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

49) 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两三日,又至河州卫。此乃是大唐的山河边界。早有镇边的总兵与本处僧道,闻得是钦差御弟法师上西方见佛,无不恭敬,接至里面供给了,着僧纲请往福原寺安歇。本寺僧人,一一参见,安排晚斋。斋毕,吩咐二从者饱喂马匹,天不明就行。

50) 那些和尚听见问了一声,忽然抬头观看外来人,嘴长耳朵大。身粗背膊宽,声响如雷咋。行者与沙僧,容貌更丑陋。厅堂几众僧,无人不害怕。阇黎还念经,班首教行罢。难顾磬和铃,佛象且丢下。一齐吹息灯,惊散光乍乍。跌跌与爬爬,门槛何曾跨!你头撞我头,似倒葫芦架。清清好道场,翻成大笑话。

51) 却说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他两个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一日,在长安城里,卖了肩上柴,货了篮中鲤,同入酒馆之中,吃了半酣,各携一瓶,顺泾河岸边,徐步而回。

《西游记》的句子摘抄

自明朝吴承恩著《西游记》以来,《西游记》成为华人社会中流传最广的神话小说。下面是《西游记》的句子摘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1句】: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第2句】: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第3句】: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第4句】: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第5句】: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第6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第7句】: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第8句】: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第9句】: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第10句】: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第11句】: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第12句】: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第13句】: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第14句】: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第15句】: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第16句】: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第17句】: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第18句】: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

【第19句】: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第20句】: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第21句】: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第22句】: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第23句】: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第24句】: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

【第25句】: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

【第26句】: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第27句】: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第28句】: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第29句】:古者,老也;月者,阴也。

【第30句】: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西游记》的文化精神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小说虽藉着佛教框架构建西天极乐世界的人物体系,却赋予这些菩萨和佛祖更多世俗化的特点,表达其追求自由平等的观念。一方面依附于宗教思想构建整体故事,一方面又追求儒家理想的治世之道。

历代西游故事衍变到吴承恩手里,终于从宗教的副产品脱胎为一部独立的艺术品——《西游记》。虽然其故事题材仍然是宗教的,但却一扫早期故事中对宗教的神秘感和迷狂,正如冯雅静先生所言:“在小说中,浓缩着中国古代伦理的道义观、善恶观和抗暴驱邪观,蕴含着极其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是超越于宗教之上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作者在塑造西天诸佛与菩萨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

【第1句】:世俗性

我国从明代中叶开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封建统治者更加腐朽,思想文化领域控制有所松动,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不断受到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转型,传统的伦理价值与道德观念正在逐步瓦解,一种新的思想文化观念“心学”随之而诞生。“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明代心学是世俗化的理学,是礼文化在新时期的转型。”西天极乐世界中的佛与菩萨,作为《西游记》中一类整体形象,显然被作者赋予了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精神。无论是作为佛界泰斗的至尊如来佛祖,或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观音菩萨,以及其他诸位法力无边的神佛们,都被作者注入了现实社会中世俗之人的性格特点。正如杨义先生所说:“佛祖、菩萨对人间财货、美色的蓦然回首,使之褪去了笼罩全身的灵光,沾染上一点尘世心理,或者人性的弱点。”作者描绘这一类型形象,带给人们的感悟是,这些神圣庄严的佛与菩萨们,明显地带有人间社会的世俗性。首先,西天诸佛与菩萨作为神圣的至高至善的代表,本应是法相庄严,神秘崇高的,可作者所描绘的佛祖与菩萨都不乏幽默细胞。其次,诸佛与菩萨也有心胸狭窄的一面。作为神圣慈悲的佛祖与菩萨,本来对一切善恶罪行都应以感化的方式进行教育,可是在小说中,我们时常能看见诸菩萨对世人的打击报复。如:乌鸡国国王被浸在井中三年。原因始末据文殊菩萨讲:“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我三日水灾之恨。”(第三十九回);朱紫国国王受“拆凤三年,身耽啾疾”(第七十一回)之折磨,也是由于佛母孔雀大明王的报复;观音菩萨虽然慈善可亲,但也会发怒。如当其听说红孩儿变作她的模样,把猪八戒捉了去后,“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悚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这菩萨火性不退’”,清人李卓吾在此评道:“菩萨也大怒,大怒便不是菩萨。”“火性不退,佛性自退也。”总之,《西游记》中西天诸佛与菩萨在作者的笔下已经被充分世俗化了,虽然他们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但他们的行为、语言、职衔等都如同俗世一样,人间气息极浓,而不再是那么高高在上。

【第2句】:中华民族渴求母性庇佑的心理

西天极乐世界中的如来佛祖与观音菩萨,作为取经事业的发起者与实施者,一个为至高至善的代表,一个为救苦救难的菩萨。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观音菩萨这个人物形象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时,完全脱离了正统的宗教教义,而是采取民间传说与宗教艺术相结合的手段,不自觉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母性崇拜意识融入其中,重点刻画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渗透了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对母性的渴求与依恋的文化观念。

观音菩萨不但外表异常美丽,更兼具救苦救难、慈悲心善、和蔼可亲的特质,浑身都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其主动请缨,担当寻找取经人,负责领导取经任务完成的重任,充分表现了其大仁大爱的'母性光辉。佛祖传经的目的,是为了劝人为善、“养气潜灵”、“不贪不杀”(第八回),对于这一善举,心怀众生的观音菩萨自然是不辞劳苦、不畏艰辛的。她一手组建起的取经队伍成员,并不都是品性仁善、意志坚强、品行端正、能力超群的君子之辈,相反竟都是有罪之人:唐僧是前世不听佛讲而被贬下凡间的金禅子转世;孙悟空曾大闹天宫,被压于五行山下;猪八戒曾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身猪胎;沙僧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小白龙则纵火烧了龙王殿上的夜明珠。菩萨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罪过而弃之不用,反而不断发掘其身上的优点,使他们优化组合,赋予其重任,并在西游路上设计了九九八十一难,让他们锻炼心智,坚强意志,最后一步步地归于正道,甚至菩萨还鞍前马后的亲自上阵考验他们的决心与毅力(第四十二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真可谓用心良苦,而最后终于使一个肉身凡胎的唐僧和四个妖怪徒弟修成了正果。当然“这仅仅是就取经故事本身来说,推而广之,从整个人生的意义上讲,象征着母性的观音菩萨在一步步地引导着人们走上正大光明之路,取经的绝不仅仅是唐僧师徒,而是整个华夏民族。”

【第3句】:追求自由平等的观念

另外,从观音菩萨与孙悟空的关系来看,体现了作者追求朦胧的自由平等观念的文化精神,这与当时流行的“心学”密切相关。明代文人受心学的影响非常大,如王艮、李贽、何心隐等人都具有离经叛道的思想,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些文人普遍洋溢着一种叛逆的勇气和张扬个性的精神。心学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变革,开始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人生和自我,为明代掀起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创造了一种气氛,启发了一条新的思路,提供了一种理论武器。”吴承恩创造的孙悟空就是这样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叛逆张狂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英雄形象。《西游记》前七回基本上就是孙悟空个人的英雄传记,他本是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而成的天产石猴,一出世就显现了不寻常的勇敢,带领群猴发现了水帘洞,在这古洞神州、仙山福地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的自由自在的日子。然而它并不满足,想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奇寿,于是飘洋过海,寻师访道,终于学成归来,先闯龙宫,求取定海神针铁——如意金箍棒,后闹地府,把猴属一类的名字皆从生死簿上钩去了,被四海龙王与十代阎王告上天庭。受召安后,先被封作避马瘟,因嫌官小,打出南天门,后封作徒具空衔的齐天大圣,大闹蟠桃盛会,被二郎神捉住后,经“刀砍斧剁,枪刺剑咵,莫想伤及其身”(第七回),最后被老君放在八卦炉里煅烧了七七四十九日,不但没将其烧死,反而使之炼成了火眼金睛,又一次大乱天宫,玉帝无法,只好派人去请如来佛祖,最后终于将其压在了五行山下。孙悟空的自尊意识极强,其大闹天宫的直接原因就是玉帝藐视他,完全轻视他的手段和能力,不能真正地唯才是用,只知一味地欺骗和打击,这对于追求自由平等的孙悟空来说是不能忍受的,因此,他向如来叫嚷道:“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七回),虽然行为叛逆至极,但也无非是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个性自由,可还是被如来佛祖一掌压在了五行山下。当观音菩萨受命于佛祖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时,路过五行山下,不禁为这个“十万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第八回)的英雄惋惜不已,当悟空稍流露出悔改之意时,菩萨立即满心欢喜,为其指引了一条再修正果的明路,而且,在西行取经的路上,观音又一再地考验、锻炼、帮助悟空修成正果。可见与玉帝相比,观音菩萨尊重人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尊重人对于平等自由的要求,可以充分引导、发挥人才的最大使用价值。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