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5296”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孙权劝学重点语句翻译
孙权劝学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再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下面是孙权劝学重点语句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今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专心编纂《资治通鉴》,用功刻苦、勤奋。用他自己话说是:日力不足,继之以夜。
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的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还有诸多名著被众人所流传。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第1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第2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如今)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接触,涉及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顺接连词。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第1句】: 孙权劝学
【第2句】: 吕蒙治学
【第3句】: 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文三峡重点语句翻译
重点语句翻译
【第1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如它(乘船)快。
【第2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趣味无穷。
【第3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搁了。
【第4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第5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第6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层层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第7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总结:全文无甚直接写景之处,只是以三峡游踪为经,编织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多次凸现三峡的文化含义
岳阳楼记重点语句翻译
岳阳楼记是我们需要重点学习的文言文,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岳阳楼记重点语句翻译,请看:
岳阳楼记重点语句翻译
【第1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越 明年 通 和 百 废 具(同“俱“”) 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所有 荒废的事业 都兴办 起来了。
【第2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观 胜
我看那巴陵郡的优美的景色,全集中在洞庭这一个湖上。
【第3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衔 远 吞 横 际(涯)
它衔接 远处的群山,吞纳 长江流水,水势浩大,广阔 无 边。
【第4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朝 晖 夕 阴 气象
早晨阳光明媚,晚上天色阴晦,景象变化万千。
【第5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则 大 观 述 备
这就是在岳阳楼上所见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第6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迁客 骚人 会 览 物 异
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多在这里会聚,他们观赏景物的心情, 莫非是 不同的吧?
得无 …… 乎
【第7句】: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隐 曜 潜 形
太阳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
【第8句】: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斯 则 去 国 怀 乡 忧 谗 畏 讥 萧然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忧谗言、害怕讥讽,满眼萧条,
感 极 悲 者
感慨到极点而十分悲伤的心情啊。
【第9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和 景 明 惊 天 光
至于说到春天和暖,阳光明媚,湖面上波澜不起,天色湖光上下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边。
【第10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翔 集 锦鳞 游 泳 芷 汀 郁郁
沙鸥时而飞翔,时而栖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香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
青青
颜色青翠。
【第11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或 长 烟 一 空 皓 月 浮 光 跃 金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湖水波动时)湖面上浮动的月光跃动着金色,(湖水平静
静 影 沉 璧 答 何 极
时)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湖中的圆形的玉。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
【第12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旷 怡 宠 辱 偕 把 临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却,端着酒杯面对清风,
喜洋洋 者
(那种)无比喜悦的心情啊。
【第13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尝 求 仁人 心 或 异 二者 为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之人的思想感情,或许和上面两种人的心情不同。
【第14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物 己 喜 悲
他们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第15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 庙堂 民 忧 处 远 君
身处在高高的朝廷就为百姓担忧,身处僻远的江湖就为君王担忧。
【第16句】: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是 进 退 然 则
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第17句】: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其 必 曰
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第18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噫 微 斯 归
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孙权劝学重点字词翻译
导语: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孙权劝学重点字词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孙权劝学重点字词翻译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注释
【第1句】: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第2句】: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第3句】: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第4句】: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第5句】:今:现在。
【第6句】: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第7句】:辞:推托。
【第8句】: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第9句】: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第10句】: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第11句】: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第12句】:但:只,仅。
【第13句】:涉猎:粗略地阅读
【第14句】: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第15句】:乃:于是,就。
【第16句】:及:到了…的时候。
【第17句】:过:到;到达。
【第18句】: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第19句】: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第20句】:非复:不再是。
【第21句】: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第22句】:但:只,仅。
【第23句】: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像。
【第24句】:就:从事。
【第25句】:遂:于是,就。
【第26句】: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第27句】:何:为什么。
【第28句】: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第29句】: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第30句】:始:开始。
【第31句】:与:和。
【第32句】:论议:谈论,商议。
【第33句】:大:非常,十分。
【第34句】:惊:惊奇。
【第35句】:今:现在。
【第36句】: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第37句】:复:再。
【第38句】:即:就。
【第39句】:拜:拜见。
【第40句】:待:等待。
【第41句】: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在吴下时的没有文学的阿蒙。
【第42句】: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第43句】:更:重新。
【第44句】:阿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第45句】:邪(yé):通“耶”,语气词。
【第46句】:乎:啊。表感叹语气。
【第47句】:以:用
【第48句】:见事:认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