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3968”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搜集整理了带“尘昏”的诗句98句,包括“尘昏”开头的诗句20句;“尘昏”结尾的诗句39句;“尘昏”在中间的诗句39句。其中五言诗句43句,包括尘昏开头的10句,尘昏结尾的21句,尘昏在中间的12句;七言诗句55句,其中尘昏开头的10句,尘昏结尾的18句,尘昏在中间的27句。
带“尘昏”的五言诗句
带“尘昏”的五言诗句43句,其中“尘昏”开头的五言诗句10句,“尘昏”结尾的五言诗句21句,“尘昏”在中间的五言诗句12句。
“尘昏”开头的五言诗句【第1句】:月冷谈经幄,尘昏弄笔床。——出自杨万里《程泰之尚书龙学挽词二首》
【第2句】:篆灭香犹在,尘昏砚未添。——出自李复《晨起东轩》
【第3句】:雾晦书囊竹,尘昏剑室莲。——出自宋祁《黄孝基归上饶》
【第4句】:流尘集宝鉴,尘昏鉴不昏。——出自司马光《康定中予过…矣再过…成一章宝鉴》
【第5句】:毛脱荷囊笔,尘昏宝带钉。——出自宋祁《泌阳王介夫》
【第6句】:羽化王乔舄,尘昏子贱琴。——出自刘子翚《思贤堂怀薛令》
【第7句】:月暗虾蟆蚀,尘昏魍魉过。——出自梅尧臣《古监》
【第8句】:尘昏金佛相,藓断石碑文。——出自翁卷《题定慧寺》
【第9句】:尘昏蠹蚀损,行缺字欲无。——出自宋·陆游《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
【第10句】:苏剥残碑字,尘昏古象金。——出自韩维《游龙兴寺》
“尘昏”结尾的五言诗句【第1句】: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出自唐·陶翰《古塞下曲》
【第2句】: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出自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第3句】:只愁千里面,识我故尘昏。——出自赵蕃《寄峡州使君郭郎中三首》
【第4句】: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出自唐·虞世南《出塞》
【第5句】:明明楚汉迹,莽莽风尘昏。——出自叶适《送冯传之》
【第6句】:金身虚像设,画壁尽尘昏。——出自苏泂《安隐寺诗》
【第7句】:庭空鸟雀入,日晏烟尘昏。——出自项安世《再过溧阳县见李侍御二首》
【第8句】:惟此松竹姿,洒然出尘昏。——出自韩维《新置北轩》
【第9句】:途路厌尘昏,车马烦泥沮。——出自梅尧臣《欲阴》
【第10句】:但闻神州地,昼暝烟尘昏。——出自史尧弼《故仁寿簿张…国难时…传慷慨不觉》
【第11句】:余功初行客,稍压旱尘昏。——出自洪迈《道中得雨》
【第12句】:云何困人力,金像总尘昏。——出自许尚《华亭百咏·罗汉院》
【第13句】:行看楚汉事,不觉风尘昏。——出自唐·袁瓘《鸿门行》
【第14句】: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出自唐·高适《三君咏·魏郑公》
【第15句】:孙既北随难,落日黄尘昏。——出自许翰《三友篇赠珪老》
【第16句】:换事重感慨,遐瞻莽尘昏。——出自程公许《连日驻白帝…事阅陆…集追和其韵》
【第17句】: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出自宋·程珌《水调歌头》
【第18句】: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出自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第19句】:依然不磷缁,炯炯超尘昏。——出自度正《寿寺丞唐丈》
【第20句】:羽书昼夜飞,海内风尘昏。——出自唐·刘长卿《旅次丹阳郡…御宣慰…兼别岑单父》
【第21句】: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出自唐·齐己《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尘昏”在中间的五言诗句【第1句】:远客来自南,游尘昏岘首。——出自宋·苏轼《岘山》
【第2句】:龛像尘昏壁,诗魂月满斋。——出自常勉《贾司仓祠堂》
【第3句】:落叶混西风,黄尘昏夕阳。——出自南宋·文天祥《保州道中》
【第4句】:何彼尘昏人,区区在天壤。——出自唐·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第5句】:流尘昏斗剑,万里愧初心。——出自李复《和楚倅怀归》
【第6句】: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出自唐·皎然《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
【第7句】:冠尘昏旧制,带眼剩新围。——出自范成大《藻侄比课五…吟病中…示之,可率》
【第8句】:烟尘昏象魏,行在隔巴梁。——出自唐·唐彦谦《送樊琯司业归朝》
【第9句】:晚就芸香阁,胡尘昏坱莽。——出自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第10句】:经尘昏北道,青壁睨南山。——出自胡寅《和李子扬题龙源田舍》
【第11句】:芳胶解钿朵,流尘昏翠凤。——出自陈深《慰陆子顺偶》
【第12句】: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出自唐·杜甫《伤春五首》
带“尘昏”的七言诗句
带“尘昏”的七言诗句55句,其中“尘昏”开头的七言诗句10句,“尘昏”结尾的七言诗句18句,“尘昏”在中间的七言诗句27句。
“尘昏”开头的七言诗句【第1句】:万里风随快雨来,尘昏消伏旱光开。——出自司马光《和冲卿喜雨偶成》
【第2句】:尘昏金篆牌犹挂,灯暗纱笼殿不开。——出自张闰《山寺小憩》
【第3句】:围解鸰原芳誉远,尘昏鸾镜玉容空。——出自周必大《同年刘辰告妻易氏挽词》
【第4句】:尘昏京洛走胡雏,高卧东山旧草庐。——出自钱时《陈参政书院观谢太傅像有感》
【第5句】:洞庭浪与天地白,尘昏万里东浮眼。——出自北宋·王安石《送春》
【第6句】: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出自唐·李中《春闺辞二首》
【第7句】:潇洒幽扉掩碧丛,尘昏题扁想坡翁。——出自董嗣杲《此君轩》
【第8句】:尘昏泗水弦歌地,灰冷咸阳竹帛烟。——出自释行海《喜招樵屋远归》
【第9句】:此道若无千载后,尘昏何处照妍媸。——出自薛嵎《秋夜宋希仁同吟松风阁有感》
【第10句】:犹有齐梁旧时殿,尘昏金像雨昏碑。——出自北宋·王安石《古寺》
“尘昏”结尾的七言诗句【第1句】:老懒天教脱世纷,山川到眼失尘昏。——出自张元干《跋米元晖瀑布横轴》
【第2句】:无垢未应经露沐,不缁甯信受尘昏。——出自胡铨《和林和靖先生梅韵》
【第3句】:旗尾飘所山烧裂,马蹄腾踏塞尘昏。——出自司马光《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第4句】:西风刮地战尘昏,一听胡笳双泪滴。——出自刘子翚《荔子歌》
【第5句】:好月侵阶已十分,太清不受一尘昏。——出自仲并《晚坐和韵》
【第6句】:奸雄窃命风尘昏,函谷重关不能守。——出自唐·刘复《长歌行》
【第7句】: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顾红尘昏。——出自唐·李益《杂曲歌辞·轻薄篇》
【第8句】:忘却碧山归路直,误投浮世俗尘昏。——出自王令《思京口戏周器之》
【第9句】: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谷貌任尘昏。——出自欧阳修《书王元之画像侧》
【第10句】:独坐吟残几度春,小窗元不受尘昏。——出自邵棠《吟窗》
【第11句】:槐花馆驿暮尘昏,此去分明吏部孙。——出自唐·齐己《送韩蜕秀才赴举》
【第12句】:我生畏暑如畏焚,奈此岁旱风尘昏。——出自王之道《次韵子厚弟喜雨行赠赵守端质》
【第13句】:堵波题墨素尘昏,犀棹横江重黯魂。——出自宋祁《叶道卿监太平州》
【第14句】:兵戈南下风尘昏,衣冠流江黄屋奔。——出自周麟之《呈郫人李签判》
【第15句】: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出自唐·刘长卿《疲兵篇》
【第16句】:学禁初行好断魂,中庸大学委尘昏。——出自度正《正蒙主文教…意之辱…契丈幸赐采》
【第17句】:病起适逢春正好,莫教诗思却尘昏。——出自张闰《次韵潘茂洪春日书怀》
【第18句】:回首落日烟尘昏,满眼风寒沙石走。——出自于石《答诸友》
“尘昏”在中间的七言诗句【第1句】:旧时处处尘昏壁,想复长吟为小留。——出自南宋·陆游《送杰上人归成都》
【第2句】:九歌合继湘妃些,千古尘昏幼妇碑。——出自李洪《谒曹娥祠》
【第3句】:土暗尘昏天水碧,风轻雨过女真黄。——出自李思衍《汴京怀古》
【第4句】: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出自唐·朱庆馀《题开元寺》
【第5句】:遗像尘昏碑露立,三间败屋独萧然。——出自钱时《谒武肃王庙一绝呈汪帅卿》
【第6句】:风流云散令人瘦,忍看麴尘昏锦绶。——出自秦观《和王通叟琵琶梦》
【第7句】:旧山春暖生薇蕨,大国尘昏惧杀伤。——出自唐·齐己《宿沈彬进士书院》
【第8句】:醉题墨淡尘昏壁,诗社人亡泪溅裾。——出自南宋·陆游《山行见三十年前题名怅然有赋》
【第9句】: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出自唐·吴融《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第10句】:故人故人莫强挽,箧中流尘昏彩衣。——出自李若水《归家》
【第11句】:今兹再来毒热新,客尘昏昏能病人。——出自赵蕃《题沈临江邀凉亭》
【第12句】:妆台宝镜尘昏尽,发似飞蓬自不知。——出自南宋·陆游《征妇怨效唐人作》
【第13句】:鸿传霜信入边州,目障烟尘昏戍楼。——出自赵葵《寒曲》
【第14句】: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出自宋祁《题着作魏仲先隐墅》
【第15句】:朔风吹叶雁门秋,万里烟尘昏戍楼。——出自唐·佚名《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二》
【第16句】:层楹宝势压禅扃,俗眼尘昏到易醒。——出自过守约《宝积寺》
【第17句】:雒阳八陵那忍说,玉座尘昏松柏寒。——出自宋·陆游《闻虏乱有感》
【第18句】:牙帐尘昏馀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出自宋·晁补之《满江红》
【第19句】: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出自唐·李世民《饯中书侍郎来济》
【第20句】:案头清镜尘昏尽,残发知添白几分。——出自宋·陆游《戏题酒家壁》
【第21句】:临风玉笛调孙郎,百字尘昏纸尚香。——出自方回《跋吴初邻山谷临风笛真迹》
【第22句】:璧月尘昏琼树秋,无从百媚一回眸。——出自李新《观前古美人图》
【第23句】:山城作吏老堪羞,衫色尘昏鬓色秋。——出自南宋·陆游《小斋壁间张…子真李…旌阳及近时》
【第24句】:仅息黄尘昏永昼,几时翠羽冒中田。——出自陈造《次韵任解元喜雨二首》
【第25句】:蠹蚀尘昏度几年,蒙茸依旧软如绵。——出自范成大《以狨坐覆蒲龛中》
【第26句】:岩灯雾逼寒光小,石像尘昏古画微。——出自释延寿《山居诗》
【第27句】:东风桃李作黄埃,宝箧尘昏谱闲字。——出自张耒《宿谯东逆旅夜闻歌白公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