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优美句子

带“太史”的五言诗句大全

5096

【简介】感谢网友“5096”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为您整理了139句带“太史”的五言诗句,其中“太史”开头的五言诗句47句,“太史”结尾的五言诗句23句,“太史”在中间的五言诗句69句,供您参考。

“太史”开头的五言诗句

【第1句】:太史沅湘笔,仪曹永柳诗。——出自刘克庄《唐博士祠》

【第2句】:腐儒亲帝座,太史认星躔。——出自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

【第3句】:太史漏登探,文命限开凿。——出自唐·沈佺期《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

【第4句】:太史龟堂上,重来不忍看。——出自苏泂《次韵刍父秋怀》

【第5句】:太史陪祀见,燕公载笔从。——出自刘克庄《竹溪直院盛…可恨者…作十首亦前》

【第6句】:太史推经学,先君得最深。——出自曹勋《敬题箕颍集后二首》

【第7句】:太史坐直笔,愈黜名愈休。——出自吴儆《次韵南轩先生榕溪阁阁山谷所名也》

【第8句】:太史经邹峄,离骚感楚臣。——出自马廷鸾《程楚翁访考亭旧居着闽山集为题其后》

【第9句】:太史遗重补,骚歌韵再赓。——出自张耒《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第10句】:太史书云日,周家纪历年。——出自冯时行《至日三首》

【第11句】:忠规子孙在,太史笔何如。——出自晁说之《故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曾公挽辞二首》

【第12句】:太史遗风在,南翁绝学馀。——出自度正《谒新汉州范文叔》

【第13句】:太史病已革,君王意尚疑。——出自彭龟年《挽尤尚书二首》

【第14句】:太史豫章公,崛起江之西。——出自曾丰《用山谷新诗…之句为…篇报尹直卿》

【第15句】:太史怜此意,高额揭显亲。——出自邓肃《谢李舍人题额》

【第16句】:太史行天下,归来好着书。——出自李吕《送仲秉赴廷试五首》

【第17句】:客星犯帝座,太史奏天文。——出自元·杨维桢《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五》

【第18句】:丰城埋剑夜,太史定先占。——出自吕祖谦《陈庭坚聘君挽章二章》

【第19句】:太史滞周南,醇儒去广川。——出自吴则礼《次韵林初心先辈》

【第20句】:观山仍快阁,太史昔幽期。——出自赵蕃《寄明叔且示逸远》

【第21句】:太史抱孤韵,畅怀在登临。——出自秦观《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

【第22句】:太史告占书,发春朝玉座。——出自蔡肇《送王左丞五绝》

【第23句】:太史后凋松,公如巨川舟。——出自吴儆《次韵南轩先生榕溪阁阁山谷所名也》

【第24句】:太史登观台,天街耀旄头。——出自唐·储光羲《送丘健至州敕放作时任下邽县》

【第25句】:风流谁后人,太史山谷氏。——出自葛绍体《送黄尉制司禀议》

【第26句】:太史羲皇上,嵩山季孟间。——出自赵蕃《移官巴陵行…于去非…邢大声七首》

【第27句】:太史颁时令,农家候土牛。——出自欧阳修《春帖子词二十首·六夫人合五首》

【第28句】:太史言有证,重晖照无疆。——出自周必大《庆东宫生辰四首》

【第29句】: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出自李处权《召伯祠》

【第30句】:太史昔南骛,於焉曾少休。——出自张栻《题榕溪阁》

【第31句】:诗从双井来,太史氏复作。——出自李曾伯《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

【第32句】:太史藏书法,门生助絜讴。——出自宋庠《赠司徒兼侍中宋宣献挽词四首》

【第33句】:太史占星应,春官奏日同。——出自唐·沈佺期《扈从出长安应制》

【第34句】:元佑不复见,太史今诸孙。——出自张栻《送黄子默》

【第35句】:奉常陈雅奏,太史报殊祥。——出自黄公度《进元会诗》

【第36句】:太史候凫影,王乔随鹤翎。——出自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第37句】:太史资诚峻,郎官选亦悭。——出自宋·高荷《上黄太史》

【第38句】:湮沦向千载,太史来荆蛮。——出自项安世《题澹山岩二首》

【第39句】:太史主文盟,诸豪尽诗将。——出自秦观《与子瞻会松江得浪字》

【第40句】:太史新簪笔,高台纪彩云。——出自唐·裴逵《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

【第41句】: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出自唐·柳宗元《咏荆轲》

【第42句】:汉帝称盛礼,太史不得陪。——出自郑刚中《再和》

【第43句】: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出自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第44句】:论儒摘寡要,太史固坐井。——出自李流谦《挽程子山侍讲》

【第45句】:太史祷衡丘,佐王用貔虎。——出自北宋·黄庭坚《次韵正仲三…返命舍…舅师厚赠答》

【第46句】: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出自唐·杜甫《社日两篇》

【第47句】:千尺观象台,太史书桢祥。——出自清·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太史”结尾的五言诗句

【第1句】:李周两太史,笔削凛二班。——出自刘宰《送王深道归…微之周…毅夫蒋良贵》

【第2句】:今焉逢太史,发挥身后名。——出自邓肃《谢李舍人题额》

【第3句】:平生苏太史,清姿秀球琅。——出自魏了翁《送苏大着知吉州分韵得章字》

【第4句】:却怜黄太史,不至雁山中。——出自徐照《题淡岩》

【第5句】:异时先太史,司匦事光宗。——出自程公许《上泸州杨尚书四十韵》

【第6句】:三年饕汉粟,中秘仍太史。——出自项安世《三山矶答渔父歌》

【第7句】:为言汉太史,甘心周南留。——出自洪咨夔《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三首》

【第8句】:定知编太史,高搑汉于公。——出自孙应时《挽李资政》

【第9句】:四海黄太史,百年陈后山。——出自舒邦佐《读陈黄诗》

【第10句】:著书闻太史,炼药有仙翁。——出自唐·宋之问《游禹穴回出若邪》

【第11句】:堂堂先太史,孤峭立万仞。——出自五迈《寄浙漕王子…令人老…韵得诗五首》

【第12句】: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出自陈映《汀州》

【第13句】:风流黄太史,古壁有留题。——出自戴复古《题渝江萧氏园亭》

【第14句】:平生黄太史,翰墨四海知。——出自释宝昙《和山谷赋黄迪墨竹韵》

【第15句】:垂休编太史,呈瑞表中台。——出自唐·许浑《和宾客相国咏雪》

【第16句】:磨铅周太史,视草汉承明。——出自黄公度《上汪内相生日》

【第17句】:独有黄太史,抱杓挹其尊。——出自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第18句】:声名艺太史,家世郑当时。——出自黄庚《和郑梅深》

【第19句】:会当烦太史,一奏少微星。——出自南宋·陆游《北斋》

【第20句】:紬书陪太史,问学仰宗师。——出自范祖禹《司马温公挽词五首》

【第21句】:淳明范太史,简澹小臾公。——出自杨诚之《挽东莱先生》

【第22句】:求识尤太史,泛舟维豫章。——出自赵蕃《以近诗寄尤运使》

【第23句】:缀签从太史,锵珮揖群公。——出自唐·司空曙《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太史”在中间的五言诗句

【第1句】:谁官太史氏,直笔要无遗。——出自赵蕃《郊居秋晚五首》

【第2句】:谁为太史传,独行有宗英。——出自赵蕃《挽赵路分善应三首》

【第3句】:卓哉太史公,涉猎纵冥搜。——出自连文凤《送张仲实游姑苏》

【第4句】:早参太史笔,晚典石渠书。——出自南宋·陆游《感旧》

【第5句】:祖述端自谁,书有太史篇。——出自赵蕃《秋怀十首》

【第6句】:公家枢近公,名在太史氏。——出自李流谦《送薛司直赴行在所供职》

【第7句】:历览仙君迹,难酬太史诗。——出自俞徵《庆元三年以职事至零陵访澹岩》

【第8句】:豫章太史氏,家世冰雪清。——出自葛绍体《嘉兴尉府教阅即事》

【第9句】:重铭太史笔,不替故人恩。——出自梅尧臣《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第10句】:愈也殆我愧,庶几太史迁。——出自晁公溯《薛郎远以颂…法崛奇…甚赋比为谢》

【第11句】:在刘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出自文天祥《正气歌》

【第12句】: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出自梅尧臣《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

【第13句】:重睹太史公,吾徒幸来亲。——出自梅尧臣《谨赋》

【第14句】:公去道乡远,名垂太史同。——出自王迈《读庆元党人家乘蜀》

【第15句】:皇帝二载春,臣备太史员。——出自晁补之《谒岱祠即事》

【第16句】:汉日中郎妙,周王太史才。——出自唐·皎然《同颜使君真…西上献…有诏征赴京》

【第17句】:是以太史公,身行天下半。——出自李流谦《送吕义甫》

【第18句】:煌煌太史公,逸气横八方。——出自刘过《怀古四首为…赋兼呈…宗承载少望》

【第19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出自宋·文天祥《正气歌》

【第20句】:可鹭翰林白,未逊太史黄。——出自卫宗武《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

【第21句】:无复淮南谕,曾成太史书。——出自梅尧臣《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第22句】:苦怀太史惠,养豹烟雨昏。——出自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第23句】: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出自唐·杜甫《敬简王明府》

【第24句】:今我见何遯,始验太史真。——出自梅尧臣《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第25句】:留春太史记,成佛谢公缘。——出自宋庠《赠太子太保晁文公挽词二首》

【第26句】:星占太史局,树栖丞相府。——出自梅尧臣《鸡》

【第27句】:伯泰太史氏,子约大愚公。——出自刘克庄《二吕》

【第28句】:吾师太史公,江淮遍浪迹。——出自刘克庄《谒南岳》

【第29句】:蜜绍方闻学,亲承太史传。——出自魏了翁《李须庆挽诗》

【第30句】:应同太史笑,有副藏名山。——出自刘宰《和李果州同游茅山赠》

【第31句】:侃侃太史孙,风谊美于玉。——出自项安世《送范少约二首》

【第32句】:君为太史氏,弱质羁楚乡。——出自唐·权德舆《唐开州文编…良药咏……聊书还答》

【第33句】: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出自唐·杜甫《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第34句】:直如太史公,巉岩操史笔。——出自五迈《题江郎石》

【第35句】:谁传采薇音,荒哉太史笔。——出自戴仔《偶成》

【第36句】:彭泽先生去,周南太史留。——出自方回《怪梦十首》

【第37句】:谈道鄙俗儒,远自太史走。——出自苏轼《和陶读《山海经》》

【第38句】:吾观太史公,可谓识道规。——出自唐·吴筠《览古十四首》

【第39句】:惟应太史录,他日出名山。——出自张耒《任左藏挽词》

【第40句】:今代太史氏,昔者兰台英。——出自朱翌《送张巨山》

【第41句】:家有遗经盛,名今太史传。——出自孙应时《挽吴给事芾》

【第42句】:前朝太史宅,基撤万民庐。——出自元·杨维桢《太师宅》

【第43句】: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出自唐·李白《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第44句】:肯令太史氏,挽作周南留。——出自彭龟年《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

【第45句】:皇皇太史笔,期汝书英烈。——出自北宋·黄庭坚《寄别陈氏妹》

【第46句】:三长太史笔,二典帝皇书。——出自冯京《诏修两朝国史赐筵史院和首相吴公原韵》

【第47句】:但照太史占,虹气贯寳婺。——出自南宋·陆游《郭氏山林十六詠韫玉巖》

【第48句】:惜哉太史公,意短遗此快。——出自宋·陈与义《咏青溪石壁》

【第49句】:安得太史公,妙语写高躅。——出自宋·陆游《夜观严光祠碑有感》

【第50句】:公家太史氏,阅世多险艰。——出自袁燮《送黄畴若尚书》

【第51句】:子家太史氏,名成南北阮。——出自陈师道《寄晁以道》

【第52句】:周游大夫蠡,放浪太史迁。——出自南宋·文天祥《高沙道中》

【第53句】:与子作佳传,当与太史续。——出自舒岳祥《赠医博士范心斋》

【第54句】:碑留太史书,词刻长公调。——出自唐·戴叔伦《曾游》

【第55句】:渡江太史后,当世大儒门。——出自刘克庄《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第56句】:见说天文变,频占太史台。——出自胡仲参《萧山望城中遗》

【第57句】:苔封箕山碣,雾湿太史题。——出自吴泳《寿范洁斋二首》

【第58句】:元佑太史公,世宁有斯人!——出自宋·陆游《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

【第59句】:洞有仙人箓,山藏太史书。——出自唐·王维《和尹谏议史馆山池》

【第60句】:忆在诸生列,曾窥太史书。——出自叶适《哭郑丈四首》

【第61句】:归欤太史笔,偃蹇九霄上。——出自刘宰《送梁伯阳归括苍三首》

【第62句】:雾卷天山静,烟销太史空。——出自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第63句】:离堆太史公,青莲老先生。——出自宋·陆游《感兴》

【第64句】:妙墨宗祧秘,遗文太史编。——出自苏颂《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

【第65句】:范公太史僚,山立乃先达。——出自北宋·黄庭坚《晚泊长沙示…元实用…和父韵五首》

【第66句】:肃肃太史家,门阑闲且幽。——出自晁补之《次韵答叶学古》

【第67句】:劳君太史令,乞彼峨眉伯。——出自叶适《题李君亮义概堂》

【第68句】:华省郎官宿,名山太史书。——出自杨亿《史馆凌职方知广州》

【第69句】:曩从太史氏,论次金匮书。——出自高斯得《龟溪即事五首》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