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对照初心和使命,对照学习体会、群众意见、谈心情况,联系违纪违法反面典型,联系分管工作和部门,认真开展了对照检查,剖析问题根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学习体会范文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形态丰富多彩,产生于不同时期的精神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印迹。但这些不同时期的精神又有着共同之处,正是这些共同之处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仰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正是这些共同之处使得党的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不过时。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对此作出一系列深刻阐释,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信仰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第123、141、169、254页),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灵魂和支柱。在论述井冈山精神时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第112页)在论述伟大长征精神时,指出,“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念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第39页)强调,“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第254页)
为民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力量源泉。指出,“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第12页)“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第271页)“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第19-20页)“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13页)“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第7-8页)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第59页)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既坚守高远的理想信念、纯洁的为民服务宗旨,又脚踏实地,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在《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中,指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如此,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第113页)在《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中,指出,“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我们党能够制定和实行正确的大政方针、战略策略,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今天,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我们肩负的繁重任务,一切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都是行不通的。”(第99页)历史表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品格。我们党能够“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第60-61页)
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本色。在阐述井冈山精神时,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现在,我们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丢了就会腐化堕落。今天,我们强调艰苦奋斗,不是要求党员、干部像当年那样过‘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日子,而是要永葆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第114页)“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局面的准备,逢事都想在前面、干在实处,努力在攻坚克难中赢得主动,关键时刻更要挺身而出、敢于豁出去,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第114页)在阐述延安精神时,指出,“我们党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方面实力大大增强,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我们决不能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国立党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第100页)在阐述西柏坡精神时,指出,“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第25页)“我们要不断向全党严肃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第26页)
牺牲奉献。牺牲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基本品格,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治集团都没有能够做到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无怨无悔地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第31页)在阐述井冈山精神时,指出,“井冈山时期,近五万名革命烈士献出宝贵生命”(第113页);在阐述伟大长征精神时,指出,“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第141页);在阐述大别山精神时,指出,“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鄂豫皖苏区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二十万大别山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册的烈士就达到十三万多,当时人口不足十万的新县就有五万五千人为革命而牺牲”(第261-262页);在阐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时,指出,“十九万七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第293页);在阐述王杰精神时,指出,“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第38页);在阐述伟大抗疫精神时,指出,“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25000多名优秀分子在火线上宣誓入党”(参见习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在阐述脱贫攻坚精神时,指出,“我们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第2篇: 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学习体会
翻开中国的当代史,追随到多年前,在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中国共产党开始编织鲜艳的党旗——这是一面代表中国人民火红岁月的旗帜,这是一面代表真理与光明的旗帜,这更是一面渗透着无数党员为追求真理和民族希望洒下鲜血的旗帜。从此,沉睡的中国人民耳畔终于有了自己清凉的声音——中国共产党!
历史的烟尘掩盖不住岁月的风雨,当年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无数的革命先驱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了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还记得在那个残酷的岁月里,他们在风雨飘摇中生存。此时,是中国共产党以傲然之气担当天下之大义。在血与火的考验下,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民不聊生的封建中国,走向一个人民当家的新中国。是党领导人民在苦难中撑起一方蓝天,使民族的希望重现在世界东方,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
回望我们过去走过的日子,那是老一辈人民所不堪回首的。吃树皮、挖草根、饥一顿饱一顿那是常有的事,有时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姥姥经常给我讲起他们的过去,每次讲起她都会老泪纵横。她说她小时候有一年五六天都没吃一顿饱饭,身体虚弱得很,用墙扶着走路,最后还是晕了过去,那一年她的奶奶就是那样被饿疯了……
姥姥每次说到这里,我的心里也是酸酸的。那是我想象不出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些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21世纪的幸运儿,我感觉那是天方夜谭,就像是在讲故事,可那真的是过去的事实。不过,不幸已经过去,我们新中国的诞生,让我们开始扬眉吐气。从此走出逆境,走上幸福大道。现在的我们不仅吃穿不愁、衣食无忧,我们的乡村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修上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家家盖上了现代的新房,家用电器摆满了屋子,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我们的共产党,正是在他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才一步步地实现着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
无数次地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会无数次的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总有一种声音在我的心地呐喊:我爱你,中国!我深深的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新中国的带领下,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美好!
第3篇: 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学习体会
革命前辈习仲勋说:我们党讲党性,实事求是最大的党性。今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百年艰辛辉煌的风雨历史。我们知道这百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这百年是我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领导中国人民突破重大难关,夺取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百年,这百年是党和祖国一起呼吸命运,战胜了一百年的困难,在这场血与火的淬火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长和成长的呢?-那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以探索新道路、建设新中国、继续写新篇章为时间轴线,以典型事例讲述我党如何实事求是、善于学习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
第一部分:探索新的道路。
十月革命一炮而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十月革命经验当作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唯一正道,坚信这种斗争形式也一定能在中国取得成功。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都以城市为中心。但是,这些起义相继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教训中意识到十月革命的经验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开始面对中国的实际,考虑中国人应该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走中国革命之路。
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为核心,实事求是分析中国国情,总结出农村攻城略地,武装夺政权这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之路,中国革命之路深刻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学习先进理论,同时结合实际不断修正自己,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
第二部分:建设新中国。
1949年3月,我们党去北京建立新中国,毛泽东的兴趣被称为进京考试。共产党南征北战斗了20多年,终于取得了胜利,难道不是闯王李自成霸道吗?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再次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学习的本色。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经历了大跃进、文化革命等挫折和绕道,在重要节点,我们伟大的党表现出实事求是、善于学习、勇于自我修正的魄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乱七八糟,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使深圳、珠海等特区如雨后竹笋般发展成为今天繁荣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党善于学习、坚持事实、与时俱进的伟大成就。
第三部分:继续写新篇章。
倾听时代的声音,反映实践的要求,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现代中国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善于学习,甘于超越。我们的天眼、北斗系统、5G技术、深海蛟龙、中国高速铁路证明了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
今天郑州紧跟祖国的发展步伐走在追梦的道路上,如火如荼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机场经济综合试验区、中欧班列、轮电商服务构成了天上、地上、网上三条新线路,郑州逐渐向国际综合枢纽迈进。
关于实事求是,习总书记说:如果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起党的兴国。违反实事求是,就会误解党的误解。关于学习习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到今天,必须依靠学习到未来。建党百年之际,我们依然坚持事实,善于学习,勇于开拓创新进取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