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活着——读后感
《活着》是余华所著的一本小说,这本书通过一个平凡的农民——福贵的人生经历,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沧桑巨变和普通人在其中所承受的苦难。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几个方面:
一、生存和尊严
在福贵的人生中,他经历了太多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然而,在他那样糟糕的处境下,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尊严的追求。无论是在家庭关系中还是面对政治运动中,福贵都始终保持自己内心深处的坚定。这种坚持让我想起了孟子“性善”的思想:人性最初是善良的,只不过后来被各种因素侵蚀了。但即使如此,在艰苦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良知与尊严。
二、命运之轮
福贵命运多舛,从少年时代开始就遇到了许多困难和不幸。从家庭到社会再到国家,福贵所经历的每一个层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即使这样,他也从未放弃对生活的信念和追求。然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像福贵这样的人并不孤例,相反,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这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了命运之轮:有时候我们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如何面对命运。
三、珍惜当下
《活着》中最震撼人心的情节莫过于福贵儿子死后被煮成肉汤食用了。在这个场景中,余华通过鲜明而残酷的细节展示了当时农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苦难和绝望。这个情节也让我意识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而珍贵。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但我们可以珍惜当下。
四、历史与记忆
《活着》是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影响下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的描述,作者余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命运和个体遭遇。这也让我想到,历史是由人书写的,而我们应该珍视历史,并且不忘记那些为我们付出过生命和青春的人。
五、重归现实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沉淀。但是,与其停留在对于小说中某些情节或主题的幻想中,不如让自己重新回到现实中去。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
总之,《活着》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作者余华向读者传递了关于生存、尊严、命运、珍惜和历史等多种信息。希望这本书能够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