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目送》是龙应台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她30年间的文章和随笔。这本书可以说是龙应台成长历程和思想变迁的缩影,也展现了她对台湾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感受颇多。首先,龙应台真正做到了文学与时代、社会结合。在她的笔下,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鲜明而深刻的个性特征,每一个事件都有独特而深刻的内涵。比如在《去年三月份》中,她以自己女儿被辞退为出发点,在探讨“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是什么”的同时,揭示了人性中渴望尊重、渴望平等、渴望理解的普遍需求。在《父亲与诗》中,则通过回忆自己与父亲之间那些关于诗歌和人生的对话,在传承家庭文化传统的同时呈现了一种优雅而坚定的人生态度。
其次,《目送》也展现了龙应台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她的文字简洁而深邃,富有情感和思考,尤其擅长用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人物来阐述一种观点或者表达一个主题,让读者在细节之中品味人性、感受生命。比如《灯塔下的女人》中写到:“所以我想,我们爱这个世界的方式很多。有些人为了追求幸福而拼命工作、赚钱;有些人为了探索真理而不断追问和探究;有些人则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去描绘出美好与温暖;还有些人则像这个女人一样,在灯塔下默默地守望。”
最后,《目送》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龙应台是台湾当代文坛上的巨匠之一,她既是文学家、评论家、学者,更是公共知识分子。她关注现实问题,反映时代变迁,尤其对于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问题持续关注并发声。她笔下的台湾社会既有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历史遗留问题,也有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态和文化传统。她的文字不仅是对台湾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思考和呈现,更是对于文学与社会、历史关系的深刻探讨。
总之,《目送》是一部充满思考、感悟和启发的散文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龙应台的笔下既有人性真谛,也有时代风貌;既有静谧与深邃,也有热烈与奔放。她用自己的生命阐释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用自己的文字书写了一个个普通而伟大的故事。读完《目送》,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渴望真理、追求美好、守望良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