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阿房宫赋读后感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一篇辞赋,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以婉转、含蓄的笔触,描绘了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壮丽场面和他对自己功绩的自豪与不舍。在我看来,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权力、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权力与荣耀
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描写了秦始皇为了追求权力和荣耀而修建阿房宫的过程。他用“梁尘泛漠漠,车驰皷击错落”等生动形象的词句来描述那场盛大而繁忙的工程,展现出秦王自信、果敢和决心十足的一面。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秦王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众多挑战和困难。比如,在第三段中,杜牧写道:“施工之材,不可偏于柘枥;辅助之人,不可限于诸侯。”这里所说的“施工之材”和“辅助之人”,显然是指秦王需要大量的木材和人力来完成修建。他不能够只选择自己的亲信或者特定的地方来获取资源,而必须面对更广泛、更复杂的社会关系。
历史与记忆
另一方面,《阿房宫赋》也是一篇富有历史感和记忆力的文学作品。在文章中,杜牧描绘了阿房宫内部壁画和雕刻的场景,并且通过这些细节来展示出秦始皇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比如,在第五段中,他写道:“明月照前殿,流光隐后楼。飞星传恶影,暗箭伤知心。”这一段描述了阿房宫内壁画上绘制的精美图案,其中包括了“三十六计”的内容。可以想象,在秦王看到这些图案时,他会想起自己曾经为此付出过多少汗水和血液。
人性与情感
最后,我认为《阿房宫赋》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于它所表达的人性和情感。尽管秦始皇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但是杜牧在文章中并没有把他描绘成一个冷酷无情、只知道追求权力和荣耀的君主。相反,在第六段中,他写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一句话表达了秦王对自己功绩的自豪和不舍之情,并且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与他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结语
总之,《阿房宫赋》是一篇既富有艺术价值又富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关于权力、历史和人性方面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