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集锦10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不畏苦难,直面挫折的人,他有铮铮铁骨。他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
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但只要我们大家也想孙少平那样不畏苦难,直面挫折,多读几本书,就能从大众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
读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有时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对它评述,只有被它感动。
纵观全书,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亲情、友情、爱情。特别是孙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晓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
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田晓霞是少平的一个梦,她的牺牲,让人认识到这就是生活……总之,世间所有的真情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想起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
因为有爱,有了温情,有了力量,世界变得如此美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应该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
这是一本书,却又那么的真实,让人不时的产生共鸣和内在的精神食粮。如果要告诉你什么,我多么希望我身边的朋友都能有机会读读这本书,或许你不爱读书,可是不读书,精神上的升华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说到这本书,除了里面贴近人生的思想、感悟、磨难、成长、责任,还应该说的是里面的爱情,爱情啊,这是人生中一种复杂的感情,我们何尝没有受过这种感情带来的温馨甜蜜与痛苦不堪。像没有闻过花香但知道花香的少女,像看不到垂柳拖丝,迎风弄鸟景象但知道她很美的少男,当他遇到了,第一次接触到了,是那样的紧张不安又是那样的欢快满足在陶醉之间,怕她一下子消失,又喜欢身处这花香景美的甜蜜之间,他能闻到花香看到景物,他就会感觉甜蜜,感觉幸福,像鱼的水,鸟的天空。
可是,当他还没有闻够这花看够这景,花和景便消失的时候,这痛苦又是那样的剧烈,这折磨又是那样的深刻,我正想在这有着鸟语花香的地方安居的时候,他一下子变成了大海,变成了沙漠,我何尝能接受的了?这也许就是爱情的伟大之处,有的时候,像花,像一桌子的美餐,像太阳,它得而复失的时候,像蒜,像墙上的饼,像没有光亮。正如书中的少安与润叶、少平与田晓霞等等,有多少爱情能做到真正的爱情不是理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如果之前我能做到,我想我便不会败给那个让我痛苦不已的东西,我和我女朋友,我相信我至今都相信她当时爱我。当你说,我们分手的时候,她会在你面前流泪。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
敦厚踏实的黄土地孕育了生活在此的一代代的人。他们天性朴实,安于本分,他们率真坦诚,直爽实在,他们埋头苦干,辛勤劳作。黄土地养育了他们,而黄土地也禁锢了他们,黄土给予他们丰收,黄土也给他们旱涝灾祸。
怀着一颗诚挚的新读完《平凡的世界》,不禁让我感慨颇深。
全书鸿篇巨制,以孙,田,金,三家两代人为主线,展示了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黄土高原上的变化,尤其是农村的变革。既写了政治方面,在党的左倾路线下,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僵化,也有经济方面,农民在改革开放后,各自探寻致富之路,也有爱情方面,不同背景的青年对爱情的追求。
主人公孙少平在高中毕业后便回家务农,目睹家乡人们的落后愚昧,物质精神文化极度匮乏,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种种矛盾在他心中纠结斗争。最终他决心出去闯荡,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做过民工,小工,煤矿工人,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仍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精神的追求。虽然最后为救自己的工友而身体受损,他仍对未来充满信心。
书中在许多方面都很能给人深刻启示。给我感受最深的 便是 田润叶,田晓霞,秀莲几个女子对待爱情的方式。
润叶和秀莲是孙少安生命中感情纠缠的两条红线。润叶与少安青梅竹马,爱情自然而然的萌生。而两家家庭背景却有相当差距,这是他们最大的阻隔。润叶自己是矛盾的,一方面是家庭,一方面是爱情,假如少安给予她支持,她或许有勇气冲破这一切,可是,少安却在她鼓起勇气表名心迹时婉拒她。润叶应该明白少安所想,所顾虑,然而她却无法改变少安和少安的思想。少安的结婚更让她,接受了二人无法在一起的现实。她虽用勇气告白,却有性格中妥协的一面,她为了家庭,嫁了很爱她,而她却不爱的男人。婚后她和李向前生活都是不幸的。一个时刻都在想着孙少安,一个虽然得到心上人却没有得到她的心。而这两人的痛苦都是润叶性格中的懦弱与妥协造成的,她虽然善良,但是却无意中铸成二人的悲剧。
秀莲虽然没有文化,没有上过学,但她却十分执着勇敢。她感情十分明朗单纯,只是简单地全心去爱自己所爱。不管孙少安家里多“烂包”,一心嫁他,帮他伺候老人,扶持家庭。作为妻子,她是十分伟大的。她把所有的爱与温柔都给予了少安,陪他走过一切艰难困苦,帮他挺过一个个坎坷,经历人生大起大落。虽然秀莲最后因肺癌惨死,但是她确实幸福圆满的人生。尽管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而她心里却很满足,有少安,并且他爱她,这便足够。她在爱方面的单纯让她幸福。
晓霞与润叶是堂姐妹,都爱上了同一家的兄弟。而晓霞比润叶家庭更加优越,是孙家更难以企及的。孙少平和她是从知己走向了爱情。她的眼界开阔,知识水平高,比润叶更加开放自由。她明确知道自己爱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尽力争取。无论少平是农民还是煤矿工人,她都一样爱他。他们思想,精神是完全平等的。并且孙少平也不同于少安,假如田晓霞没有因救落水儿童而死,那么她和少平是很有可能最后走到一起的。
时代在前进,而人的思想也在不断改变。现在看来,书中的很多思想或许有些好笑,陈旧,但是还是很能给人以启迪。读《平凡的世界》还是对我们青年很多益处的。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
也许是因为考试的原因,《平凡的世界》我没有认真去看,好的作品总发着金光,期末考试完后,我就打开这本厚厚的书开始阅读。
这本高大于1。5厘米的书总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给人一种读也读不完的感觉,可是读了一页,这情节就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这讲的是中国城市,乡村生活,孙少安、孙少平等人间发生的事,矛盾、挫折、爱情、欢乐,每个人的日常中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选择都有所不同,高调、严谨、平凡,在这本书中,主人公孙少平选择了平凡。
这位主人公的出生十分平凡——农民,贫穷使他羞涩腼腆,但没有使他变得消极,经过一些磨练,他由一个羞涩的贫困少年变成了一个男子汉,在这之间,他也经历了许多波折,离乡打工,远离亲友去挖煤,田晓霞与他凄美的爱情,挖煤时的意外,这困难比我们所遇到的强几百倍,是我们无法挺住的,但他胜我们一筹,他挺柱了。最后他童年时的玩伴,金波的妹妹向他表白,但他又拒绝了,他需要他自己的平凡生活。
一本本名著,带来我们需要的知识,让我们好好理解每一句话。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
《平凡的世界》一书,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从1975年到1985年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且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生活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个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痛苦与欢乐,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劳动与爱情,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矛盾,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不平凡的平凡世界画卷,令人身临其境,让人荡气回肠。
作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都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其中,孙少安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而孙少平代表的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
而少安与少平两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纵观孙少平一生:1975年初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那时他贫困,自卑;后来对处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了情愫,但在被同班同学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逐渐变得恶劣,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富裕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且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面的世界。而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让他不甘心在家务农而到外面去“闯荡世界”,在闯荡过程中,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一名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1982年孙少平到了煤矿后,尽心尽力干活,从学生成了一名优秀工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孙少平与田晓霞产生强烈感情的时候,田晓霞却因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而光荣牺牲了,后来田福军给孙少平发了封电报,少平悲痛不已。27岁的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英俊面容尽毁,却遇少时玩伴金波之妹表白,但少平为她的前途与自己的感情而选择拒绝;他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面对了现实,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迎接他新的生活与挑战。
一生中,他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虽不幸,却从不言败。他的家虽是贫困的,却又是温馨的,他的爱情虽是遗憾的,却又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命运抗争的心,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闯荡出一个不平凡的世界。典型黄土高原好汉的他,也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把少平塑造成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对我的影响也许我现在还无法预测,但现在我最少懂得了: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等待我们到底是幸福还是灾难,就像我们永远不知道看似外表完美的苹果里面是好还是坏,只有我们自己去品尝、去接受,才知道那未知结果的味道。作为平凡的我们,注定会有一个平凡的世界。可我们可以选择,如同少平乐观、坚强、勇敢的去接受、面对生活中一切不幸,认真对待任何一份工作,热情对待每一个人。如此的话,同样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别人的尊敬。
而且相对于那个年代来说,幸福的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平稳的时代,可以有着安稳的生活,不会遭遇到与孙少平一样的苦难,但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有着不同的历练,我们是平凡的一员,要跨过泥泞,我们要做一个不平凡的自己。
但反思当今社会那些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实在是惭愧。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这些人实在令人痛心。一些人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一般,遇到如高考落榜和失恋这等小事就自暴自弃,甚至跳楼自杀,轻视生命,丝毫经不起生活的小小考验,实在可悲。由此我们更应该学习少平这种自立自强,奋斗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最后,以路遥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7
曾读过许多著名的作品,有的气势恢宏,磅礴大气,有的语言秀美,词藻华丽,有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可唯有《平凡的世界》深深地打动我的心,那份刻骨铭心的触动,那种最平实的亲近……
她便是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中的迤逦
语言是平凡的,人物是平凡的,故事也使平凡的,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用自己的毅力执著谱写着人生的迤逦风采。
孙少平,这个路遥笔下的主人公,出身贫困,却懂得坦然面对现实,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他经历了挫折与磨练,生活把他塑造成一个坚强的人,一个优秀的人。
曾以为小说会有个完美的结局,刚读完时感觉挺遗憾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积淀,慢慢地我仿佛读懂了这种平凡。她不是童话,没有灰姑娘的水晶鞋,更没有王子与公主的美丽故事。也许这就是生活吧!平凡却不平庸,在踏实坚定地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我仿佛听见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人性之美
曲径通幽,春花秋月,曲院风荷…多美的意境。然而更美得却是人性。《平凡的世界》正是这种体现人性之美的作品。
孙少平,用自己的真诚打动着身边的人,坦然面对贫困,使之成为自己的财富。挫折艰难为没有让他低头,反而成就了他的高贵品格,自信自强。
田晓霞,出生于上层家庭,思想先进,生活优越,还是大学生, 旁边的人都是"贵族".但是,她却可以丝毫不理会社会的条条框框,与我们的少平用心交流,甚至走进爱河,甚至就在她做记者,而少平在煤矿做矿工的时候,她都能够做到不离不弃,而且她对矿上的生活始终能够表示了解.这让我深深的佩服.而在后面的英勇牺牲,就更加让她的人格得到了升华。
《平凡的世界》让我深深地感受平凡的伟大,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他让我懂得了人生可以平凡地度过,可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美好的品格,坚强的毅力把它点缀得更加瑰丽!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
经过记过难眠之夜不倦努力,如痴如醉,读完了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页,古人说开卷有益,合上书卷闭起眼睛已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梦幻中,绊缠绕,头脑中难舍难弃,在我那平静如水的心境中激起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
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带领一家人,从贫穷“饿着肚子劳动”过日子,一年一年长大,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田润叶“忍泪分手”,同爱人秀莲相亲相爱成为眷属,艰难过日子,并肩携手,为脱贫致富,不畏艰苦辛勤劳动的经过,深感生活的艰难人生坎坷。
以其弟少平为中心所牵扯的.周围一群人和场景,耐人寻味百读不厌。和蔼可亲的曹书记一家人,充满田园风格的信天游,活泼热情的金波一家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忆。活泼潇洒,温柔体贴的田晓霞的不幸早逝,遗留下的古塔山杜梨树下的盟约,几经海誓山盟梦幻亲爱的人就在身边。“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笑声远去,消失。”令人心碎,茫然之余,深感人生短暂,生命可贵爱情伟大。最后放弃了多情贤惠的美丽姑娘金秀的爱恋,同师傅遗孀惠英嫂的结合,高尚的人品令人佩服。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9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一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作家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写作的焦点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达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意识。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它表达了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实现“飞”的壮举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如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场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原来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该是作家心灵的折射:路遥定也是那么的一个人。然而,人物的结局总令人伤怀,几乎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孙少安干出了点名堂,他贤惠妻却劳累至喷血;田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对她的一往情深,毅然与之结合,可向前却已是残废。孙少平以他独有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地位悬殊的田晓霞的爱,可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润生义无反顾地与郝红梅结合,可郝红梅毕竟还带了孩子;金波呢,还不知要追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总令读者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却能够心心相印,都愿他们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残忍!我有些明白了:
我们心理上总不愿去接受悲剧,所以,中国戏曲倒多以大团圆结局。然而,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这应该就是作家昭示给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诚,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着太多太多的苦,他对生活的体验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一种美。大家都明白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那么,路遥既从生活中,也从美学上理解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结局的安排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统一,使读者唏嘘不已。
我们应该相信“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
《平凡的世界》这部书已经读了不下十遍,每读一遍都有一点点新的认识。前几天实在是没事干,拿起此书又读了一遍,感触良多。这几天一直想为此书写一个读后感,实因对全书理解仅是皮毛,久久未曾落笔。今日鼓起勇气,将自己对全书的一点见解写下来,供漫漫人生路上回味、品尝。
首先,我得提提路遥老先生在书中描绘出的许多动人的故事情节,尽管看起来很是普通平常,但每当看到那些地方,内心深处都会达到一些共鸣,使人忍不住为其精妙的描述手法所感叹。记得文章开始写出了少平与红梅在青春年少的岁月里那种朦朦胧胧的情感,我们姑且就叫它“情感”吧。因为在他们那个年龄说是爱情还是很遥远的。他们之间虽然没有过多的语言表述,但是那种清澈的目光,绝对会让一个青春年少的少男少女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没办法用语言描述的热流。
当润叶这个书中主人公之一出现时,作者又穿插的描述了她和少安小时候那些青梅竹马的过往。使我们不得不想到自己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那些儿时的玩伴。当少安收到润叶的“恋爱信”时他含着热泪回想起了他和润叶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少安心里明白那些过往的童年趣事已经离他远去了,因为他们都生活在一个很现实的社会中。他,孙少安,孙玉厚的大小子,怎么可能和一个公派的、美丽、大方的老师组成自己的家呢?尤其是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是啊,现实的生活总是让很多年轻时美好的梦想变得那么、那么的遥远。到现在我还觉得少安当时是多么的成熟,他的选择完全是正确的,因为我们都成长在一个现实的国度!
还记得晓霞吗?就是那个地委书记的女儿,就是那个省报的记者,就是那个虎头虎脑的假小子就是那个深深地爱着她那“掏炭的黑男人”的田晓霞。相信全书中晓霞这个人为形象给每个读者都会留下深刻的影响,她是那么的活泼、有朝气,她身上有着当时那个年代女大学生所特有的气质。她是那么的质朴,那么的懂事。她是一个当她爸爸升职的时候,为了考虑到对她父亲的影响,不愿意和她父亲一起坐公家车的好女儿。又是深深地、死心塌地的爱着一无所有的孙少平的那个好女朋友。她那写着“不要见怪,不要见外”的小纸条,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当书中传来晓霞噩耗时,相信不光是男主人公少平,我想每一个读者都会流下泪水。我们惋惜这个年轻的生命,惋惜她和少平那美妙的、浪漫的罗曼蒂克,怀念那个风风火火的假小子。
还记得少平儿时的玩伴、一生的挚友金波吗?我想金波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还是那次为了少平,筹划了一次打他们班长顾养民的事开始的。从这时开始这个心思细密的挚情男孩才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当他从部队上提前复员后,他就有了一个生活习惯:拿着那个未曾谋面的藏族姑娘送给他的茶杯喝水,永远、永远的唱着他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啊,他是一个多情的孩子,他深深地喜欢着一个未曾谋面的藏族姑娘,也许这都有点不现实或是孩子气,但我们可爱的读者一定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这个多情的小伙子,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