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作文题目】(三明市5月质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多年前,华为数千海思儿女在所有先进的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的极限生存假设中,走上了科技史上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材料二:202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始料未及的冲击,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很重要,然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要面对意外挑战。因此,涵养“未准备”的心态也是人生的必修课。请写一篇文章,反映你对“有准备”与“未准备”的认识与感悟,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一出自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发表的致员工信,信中写道:“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命题时对相关内容做了适当的整合与提炼,以便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该事例指向“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我们可以做出合理的解读:华为正在逐步走出困境,若能在困境中顺利崛起,离不开多年的“有准备”。材料二呈现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指向的是生活中我们要面对的“意外挑战”。
两则材料是有机关联的,分别指向“有准备”与“未准备”两个层面。
“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很重要,然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要面对意外挑战。因此,涵养‘未准备’的心态也是人生的必修课。请写一篇文章,反映你对‘有准备’与‘未准备’的认识与感悟,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作为写作任务指令,首先,它明确了写作的主题,这是写作任务中的关键部分,考生应围绕“有准备”与“未准备”这一主题写作。“有准备”与“未准备”是一个关系型论题,考生应针对两者的关系发表议论。而要阐释两者的关系,首先要正确理解“准备”这一概念,“准备”有预先安排或筹划之意。成功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是关键之一,这个“准备”可能是物质方面的积累,可能是知识方面的储备,可能是能力方面的提升,也可能是心理方面的成熟。然而,生活难免有意外,总有一些我们无法预判、无法提前准备的情况出现,此时,涵养“未准备”的心态就显得十分重要。
结合两则材料,正确认识“有准备”与“未准备”,考生可以有如下构思:
1.要未雨绸缪,“做准备”。人们常说,有备无患。尽管生活中我们常常要面对意外挑战,但若我们能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到每种情况的发生,并提前做好准备,那么,我们就能最大化地化解危机、战胜困难。
2.涵养“未准备”的心态不可或缺。人生不是任何环节都能让你以“有备而来”的饱满状态去应对的。很多时候,充分准备的机会只是一种奢求。如果我们总是抱着完全准备的高标准来衡量现状,那么就难免陷入被动。而涵养“未准备”的心态,能让人增进一份从容与坚定,更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有意义和有目的的努力。
3.不畏惧人生的“未准备”状态,不盲目做无谓的“准备”。未雨绸缪,做足准备,万无一失固然是好,然而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律动,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有恰到好处的节奏也有突如其来的曲折。与其为了未来的、目前仍未知的“挑战”而盲目作所谓的“准备”,不如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4.以“有准备”成就“未准备”的底气。生活中总有无数的新情况会接踵而至,可不管有多少的挑战与未知,那些肯低下头认真准备、为每一个可能性下功夫的人,总是能在“未知”来临时更快地做出应对。我们在其他事件中积累的经验、增长的才干……这些没有准备的“准备”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新情况。也许,人类就是在“有准备”与“未准备”中,在积累与挑战中得以不断成长。
其次,“反映你的认识与感悟”的写作任务指令有利于帮助考生聚焦审视表达的主体“我”,便于考生思想的表达与情感的抒发;在文体方面应以议论为主,其他表达方式为辅;应做到有的放矢、中心突出,观点明确、论据充足、富有说服力。
【范文点评】
以“备”之力 应“变”之危
三明市第二中学 高三(16)班 陈艺桐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代代传承,延续至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事物的变化更加风云诡谲。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未经准备的突发事件。有人不禁提出疑问:于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未准备”的心态是否可以替代“有准备”的智慧?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诚然,于当今这个风云变幻的社会,每个人每天都可能遇到不可预知的危机与挑战,这使涵养“未准备”的心态变得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提前做准备,只凭着一腔孤勇去面对未知。与之相反,未雨绸缪的智慧、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准备,才是我们面对未准备情况的勇气与底气。
如果没有赛前日复一日的训练,谷爱凌于最后一局的关键时刻,面对意外落后的比分,怎么敢毅然选择高难度动作?如果不是提前数年就致力于研发芯片,华为公司怎么能在美国突如其来的芯片制裁下持续为客户服务?如果没有无数先辈探索出适合国情的社会制度与领导人日积月累的指挥魄力,中国遭遇疫情冲击时,又怎么可能迅速控制病毒蔓延,将损失降到最小?
正是这些还未遇见困境时所做的点滴准备,让谷爱凌完美完成动作,一举夺得金牌;让华为顺利发展,坚定民族企业自信;让中国在疫情元年成为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由此观之,“有准备”是应对“无准备”的信心源泉,是涵养“无准备”心态这门必修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易卜生曾言:“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做好掌舵的准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迈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正进入新时代;生逢其时,与之共长,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做好准备,提升自身能力,涵养远见卓识,以十足的自信与底气面对一切未知,主动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一个人的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如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展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往往不可预测。而吾辈青年,正处于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的美好阶段,更应躬行践履,不负时代所托,不负国家所望,于“准备”之中汲力,涵养面对“未准备”的坦然与从容,于变局中起舞,于人生之华中炽然前行。
【点评】本文开篇结合时代背景抛出论题:“未准备”的心态是否可以替代“有准备”的智慧。继而抓住“有准备”与“未准备”的辩证关系展开分析,强调“有准备”是面对“未准备”的勇气与底气。论点鲜明,文脉清晰,字里行间体现出新青年的时代责任感。
未雨绸缪诚可贵,平视未知意更佳
三明市第二中学 高三(16)班 张硕煜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而我要说:更要打好无准备的仗。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一直为人们推崇。有准备为我们应对已知的挑战奠定了成功的基础。然而,生活中不都是肉眼可见的挑战,更多的是那些无法预知的意外危机。所以在我看来,能让我们行稳致远的,更在于涵养打好人生下一场未知战役的心态。
有人说,生活好比一场戏,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一个先来。是的,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更没有人能把握未来,但我们可以也应当把握当下,涵养好“未准备”的良好心态。敢于面对,摒弃畏葸不前,这是“未准备”心态的坚实基础。这份敢于直视未知的勇气,在詹天佑迎接“京张铁路”重担之时感召人心;在狄更斯仍是写作界的无名小卒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的一往无前,是“越勇敢,越幸运”的坚毅勇锐。勇气驱散了我们眼前的阴霾,让我们敢于平视未知,气志昂扬的走向山去。自信从容,淡然以对,是“未准备”心态的关键因素。勇气让我们站到未知对面,自信让我们向未知走去,淡然以对。正如杨绛先生百岁寿辰上所感慨的那样:“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横亘古今,凡无往不利者大多面带自信,淡然以对。毛遂面对未知,自举自荐,终成一代佳话;邓小平主席面对未知自信开局市场经济,方有中国四十年后之耀目腾飞。敢于面对未来的挑战,更需我们从容应对,唯当如此,我们才能在山中向上攀登。
当然,学会平视未知并不意味着将未雨绸缪贬低得一无是处。涵养面对未知的心态绝非一日之功,而在此以前将未雨绸缪写入我们的日常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层面上说,未雨绸缪为我们的平视未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为我们应对未知提供了良好的范本。乱云飞渡,惊涛拍岸,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风云际会使得未知挑战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局都来得更为猛烈。不是不要未雨绸缪,而是更要做到平视未知。所以,我们更要重视并涵养兼具勇气和自信的“未准备”心态,在这波诡云谲的今天,踏踏实实地打好每一场“未准备”之战,书写人生的璀璨篇章!
【点评】本文构思精巧,开篇从“有准备”对成功的奠基作用入手,引出涵养“未准备”心态的重要性,继而从敢于面对、从容应对两个方面对如何涵养“未准备”心态展开分析。结构清晰,观点具有启发性。
以“有备”之思,应“未备”之时
三明市第二中学 高三(16)班 王俊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给世界经济复苏再加重创……危机面前,挑战之下,未准备的我们显得手足无措。在未知面前,我们真的只能静静“躺平”了吗?
其实不然。华为海思在缺芯片缺技术的极限假设中,毅然走上自主研发芯片的道路,当面临国外芯片制裁时,扶大厦于将倾,自主芯片成为维系企业生存的关键储备。究其根本,实为以“有备”之思应对“未备”之时的生动闪耀。思想的准备使我们在惊涛拍岸之时我自岿然,乱云飞渡之际仍旧从容。
弗兰克尔在《生命的探问》中说到:“我们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控制面对他时自己的心情与采取的行动。”危机与挑战的随机性使其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因此当它到来时,没有人能够早有准备而实施预先的措施。
然而,相较于完全的“未准备”,我们还是能够“有所准备”,那便是涵养“未准备”之心态。在认清我们无法全面准备未知的事实后,构筑好心理防线与思维阵地,能够使我们在未知面前保持冷静与镇定,以便在危机来临之际,迅速地采取行动,化危为机。
因此“未准备”心态之涵养,本质上是思维“已准备”之体现,而这一点恰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并且做好的。
“未准备”之心态不仅是做要好心理暗示,提醒自己居安思危,保持警惕。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危机到来之前,对自己能力的提升和对素质的打磨,是在未知面前的未雨绸缪。
有人可能会说:“在未知挑战面前的准备缺乏目的与方向,难道不是瞎准备吗?”诚然,相较于应对挑战的具体措施,我无法事先获悉与实施,这也似乎导致了准备的盲目性。然而,所谓准备,不单局限于具体行动,而对我们的能力,诸如坚毅,专注,敏捷等个人素养的提升才是最为关键的。而这些品质的运用贯穿于我们面对挑战的每时每刻,才是我们化危为机时的真正法宝。
因此,身为青年的我们也当时刻“准备”,扎根当下,踔厉奋发,专注奋斗;培养性格,磨砺品格,树立人格。以“已准备”之坚实素养,“未准备”之正确心态,应对前方的未知与挑战。
愿你我均能行“准备”之实,涵“未备”之思,于乱云飞渡之际仍旧从容!
【点评】本文开篇结合时代背景引出在未知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一问题,继而举华为海思自主研发芯片的例子说明“我们能够‘有所准备’”,接着,进一步分析涵养“未准备”心态的意义。作者能够辩证看待“有准备”与“未准备”之间的关系,文章具有较强的思辨意识。
未雨者勿失绸缪意 思危者应涵不备心
三明市第二中学 高三(15)班 饶瑞洋
古人云:有备无患。新时代,这句话对我们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如果能够做好准备正确迎接,我们就能化挑战为机遇,化困难为希望。但准备往往不能面面俱到,万无一失。因此,我们在未雨绸缪做好准备的同时,也应涵养“未准备”的心态去迎接时代的未知挑战。
“居安思危”式的准备,在华为公司发展过程中证明了其价值。在几年前,华为公司正处于蓬勃发展,事业兴起的乐观发展阶段。此时公司却做出极具远见的决定:跳出美国技术的束缚,以当下自己的生产技术水平打造芯片。多年后,当遇到了美方的技术制裁时,准备多时的“中国芯”终于得以重用,准备多年的华为公司得以逐步走出制裁的困境,在新时代慢慢觉醒。由此观之,多年的准备给予了准备者深厚的发展保障,也给准备者带来了跌倒后再爬起的坚实力量。
诚然,这种未雨绸缪的心态和其背后的准备对于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常常能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储备,知识上的武装,精神上的自信,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化其为机遇,化机遇为力量,让我们在时代的航路上行稳致远。
但是,我们的准备常常存在与困难不匹配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无法做出全面而又有效的准备。面对信息泛滥,挑战四伏的现在,我们是否能够仅仅依靠着有准备的心态与有限的准备来实现我们的成长与发展?
涵养“未准备”的心态会给出答案。涵养未准备的心态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以随便的态度面对困难,而是意味着在历经困难的过程中涵养成熟的心态和坚毅的精神,在面对未准备的困难时能够从容不迫,坦然接受。在2023年疫情开始时,中国白衣战士直面突发困难,在未准备的情况下,展现出中国医生“任你疫情汹涌,我自岿然不动”的专业素质。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未准备的心态,在遇到困难时坚决面对,于困境中展现最好的自己。
正如《阿甘正传》中所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未来的道路或许平坦顺利,或许坎坷曲折,如果我们能在思想上涵养未准备的心态,在行动上时刻做好准备,终有一天我们能收到生活的回馈,能品尝到巧克力中最甜的那颗。
【点评】本文在肯定“未雨绸缪做好准备”的同时,重点分析“涵养‘未准备’的心态去迎接时代的未知挑战”的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多种说理方法,多处设问,层层推进。文气沛然,全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分享语文的精彩
咱们的语文课
编辑部主任:李仁甫
副主任:周友喜
主编:丁学松 侯传涔 程国斌
编委:邱利群 陈玉蓉 刘苏梅 陈海峰
吉红艳 戴静蓉 戈浩卓 仇玲丽
张春华 蔡兆霞 沈一凡 李少卿
李宗洲 曾江保 崔海荣
本期制作: 曾江保
投稿邮箱:scyw202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