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第一篇: 立夏的作文
嫩叶开始成熟,叶片逐渐变得脆硬。荷塘里,初荷渐渐露出了骨朵,应和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初夏美景。
立夏,在大家的盼望中,悄悄走来。早晨,我在清晨的薄雾中睁开眼,家家都早起制作乌米饭,整个杭城,仿佛被乌树叶的清香,浸润着。
乌来饭的制作方法很简单,用乌树叶汁浸润甜糯可口的糯米,然后上笼蒸食,出锅前点缀上脆香的榛子与核桃仁,再在一团团的米饭上撒上晶莹的白砂糖做装饰,那一碗碗饱含人们美好祝愿的乌米饭便出锅了。
乌米饭,那熟悉的味道。每到立夏,陈老师来学校的时候,包里都会揣着一个饭盒,里面她妈妈亲手做的乌米饭温暖依旧。午餐时,陈老师就会打开饭盒,将米饭分给我们,每人都可以分到一小勺。我们轻地添着米饭上的一颗颗白糖,然后细嚼慢咽着,仿佛这一小勺乌米饭是我们的宝贝。
任乌树叶的幽香在舌尖轻轻荡漾,耳边陈老师的甜美的声音还在回响:“传说,古时,女子目莲的母亲在地狱‘饿鬼道’饱受折磨,目莲想让母亲吃饱饭,但每次送进去的饭菜都被沿途饿鬼道的狱卒抢夺一空,目莲常常为此发愁。一次,目莲在山上踱步,思考母亲的问题。她随手掐了一片翠绿的树叶,放进嘴里咀嚼,竟然惊喜地发现,叶汁甘甜味美,色泽乌黑耀眼,于是有了制作乌米饭的大胆想法。她将乌米饭送进饿鬼道,终于无人抢夺,目莲修炼一段月时间之后,成功地救出了被困在饿鬼道中的母亲。”
细细品味那黑亮依旧的乌米饭,尝出的不只是目莲的孝心,还有中华民族寄托在一碗每米饭里的那份美好愿望。
第二篇: 立夏的作文
今天是立夏节,听爸爸妈妈说,立夏节这一天有好多习俗。蛋在这一天是必不可少的一样美食,因为有拄蛋的习俗。还有吃小竹笋、吃田螺、吃米鸭蛋……
一大早,妈妈就从菜市场里买来了新鲜的鸭蛋,鲜嫩的小竹笋,肥壮的田螺和清香的米鸭蛋。一回到家,妈妈就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了。快速地将鸭蛋清洗完毕后,又在锅里放入了各种调味品,便开始煮了起来。快煮熟时,妈妈想把蛋敲碎,让蛋快点儿入味,我连忙对妈妈说:“不行!不行!中午我还要跟你们拄蛋呢!”在我的劝阻下,那些鸭蛋才得以完好无损。鸭蛋终于煮熟了,掀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我连忙拿着刚煮好的蛋去和爸爸拄。
激烈而又有趣的拄蛋比赛开始了!只见爸爸单手握着鸭蛋,整个鸭蛋都被他紧紧地握在手里,只露出鸭蛋尖尖的一个头,好一个蓄势待发的样子!我也不甘示弱,挑了一个秀珍鸭蛋,双手紧紧握住鸭蛋,小心翼翼地靠近爸爸的蛋,然后猛一用力,只听见“砰!”地一声,我的蛋被爸爸拄得“粉身碎骨”。于是,我又在锅里精挑细选,挑了一个双黄蛋继续和爸爸拄起来。这一次我改变了策略,不首先发力。爸爸见我只是轻轻地碰他的蛋,有点沉不住气,紧握住蛋朝我的双黄蛋顶来,只听见“扑”地一声,有一个蛋岁了。我俩同时看自己的蛋,哈哈,我的蛋安然无恙!原来是爸爸的蛋“牺牲”了。就这样,一场精彩的比赛结束了。
立夏节当然还要吃田螺咯!妈妈烧的田螺吃起来清新爽口,再加上清新鲜嫩的小竹笋铺在上面,把这道美食衬托得更加令人嘴馋。
立夏节的习俗真不少呀!我们一定要把这种习俗传承下去!
第三篇: 立夏的作文
不知不觉中,立夏来到身边,不仅是悄悄来到身边,最让人可恶的是,来到了身边居然都没有知会一声,就那么大摇大摆,在你不知不觉中在周日的所谓的美好时光中悄悄溜走。溜得那么触不及防,溜得那没心没肺,让身处春末夏初的我浑然如入深不见底的秋冬。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心情总在起起伏伏中,就好像这春末夏初的天气,也像孩儿的脸,阴晴不定,时好时坏。感叹人生的无常,感叹生命的无奈,感叹总是无法澄澈透明的俗世之心。很多时候,不是内心不明白,也不是不想而为之,只是很多时候正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真的,很多很多时候,身处此时、彼时环境、心境造成了很多自己无法按自己意愿行事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宽容,理解,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一直以来我内心深处最大的为人处事的原则便是:到了这个年纪,大家都已经是成年人,而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对方应该充分相信另一方的行为处事能力,相信对方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给对方一定的空间立足于于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可现实往往是与想像背道而驰的,就像这春末夏初的天气,明明应该是短袖飞舞的日子,可是春秋衫却害怕失宠牢牢拉住这不断纷飞的细雨不放一样,时刻将主动权握在这手中一样。
都说境由心造,但一直不是很信奉。总觉得很多时候境可以造心,喜欢啊Q精神,其实在现代社会有点啊Q精神也没啥不好的,让自己满足满意,才是生活开心的源泉。如果可以,我情愿用日益滋长的白发和日渐消退的记忆力来换取我那点点的啊Q式的满足和开心感。
也许,终将,所有的意欲横飞,都会灰飞烟灭在睡梦中,今夜我能有好梦吗?特别是在这个夏,你来了么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