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劳模创新工作优秀事迹材料精选4篇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篇1】劳模创新工作优秀事迹材料

付结卫,男,汉族,1970年6月生,中共党员,现为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磨浮车间浮选班班长,他从一名普通的浮选操作工到浮选班长,再一步步成为公司的选矿首席技师,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完成了一场美丽的“蜕变”。2024年,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自1999年成为一名浮选操作工以来,付结卫同志一直奋战在选矿事业的一线,在不断的刻苦钻研与生产实践中,他不仅熟练掌握了选矿的“三度一准”,而且掌握了浮选机械设备的故障维护、提前预警以及零配件更换、维修工作,成为了一名综合性技能人才。在要求自己精益求精的同时,付结卫同志主动在岗位上进行“传帮带”,为公司培养了一批选矿操作能手。面对铜选厂原矿性质复杂多变、生产设备陈旧落后的现实问题,付结卫同志不埋怨、不妥协,积极应对,连续跟进班组,跟踪品位变化,寻求最佳的药剂条件和操作方法。在他的带领下,2007年铜选厂浮选一班创下了当年大宝山铜、硫选矿班组全年指标的新高。2024年,他对铜选厂的选矿工艺提出了硫化钠药剂改造方案,实施使用后直接提高铜浮选回收率两个点,为公司创造经济价值高达200万元。为实现铜选厂的提质达效目标,他与相关技术人员共同提出的“浮选机+浮选柱混合浮选”、“选铜扫选流程改造”两个改造大项目,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指标,降低了生产成本,直接为公司创造选矿经济价值约1000万元。2024年,他所负责的“付结卫劳模工作室”完成重大改造项目30项,小项目和子项目62项,创造总经济效益高达近3200万元,为公司完成7000吨铜硫选厂达产达标任务、实现“夺高产、控费用”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篇2】劳模创新工作优秀事迹材料

张玉山,男,汉族,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深圳市罗湖局集邮与文化传媒部营销经理。

张玉山同志敬业乐业,充分发挥了劳模先进的带着示范作用。在基层运用独特的“以老带新”、“树立榜样”等方法构建营销团队,促进队伍建设,为分局培养了一批批营销精英。他在业务上创新意识强,能够及时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对市场形势作出准确的科学判断和重要部署,始终走在企业转型发展的前沿,团队与个人业绩领先同行,树立了很强的示范标杆作用。2024年,市分公司在张玉山所在的部门成立了“张玉山劳模创新工作室”,由于业绩突出,示范作用强,2024年被深圳市总工会授予“深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自成立以来,张玉山负责领头的工作室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分局充当了营销培训的角色,有效带动全局发展业务,成为罗湖局不可缺少的工作交流平台。在工作室的良好运作下,工作室团队的“踏实务实,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执着追求的拼搏精神”等核心理念和价值理念得以传播和深入人心。他所在的团队先后获得了全国邮政系统营销创收劳动竞赛“优秀营销团队”、广东省邮政系统优秀营销团队、深圳邮政优秀营销团队,个人先后获得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广东省邮政先进个人、广东省邮政五好员工、广东省邮政创百优金牌客户经理、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篇3】劳模创新工作优秀事迹材料

4月末的中车长客生产正忙,刚刚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王丽萍和同事们正聚精会神地为一排圆柱形的待检件做“B超”检查。

“我们正在做的无损检测工作,也就是探伤工作,是在不破坏物体表面和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利用超声波、X射线等技术,对物体质量进行评价。”王丽萍告诉记者,就像医院利用超声波、B超等来为患者检查身体一样,他们是给高铁的转向架走行部位做检测。

作为中车长客的高级技师、一级操作师、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和中国中车无损检测资深技能专家,王丽萍是该公司无损检测系统的领军人物。在20年的工作中,她参加了自中国铁路大提速以来所有主型客车转向架零部件的无损检测任务,从未出现错探、漏探。

20年来,在探伤工作岗位上,王丽萍刻苦钻研无损检测基础理论知识,深度掌握探伤标准、工艺规程,对磁粉、超声波、X射线、渗透等探伤理论与操作技能游刃有余,善于利用各种探伤方式准确判定焊缝表面及内部缺陷。

凭借过硬技术和经验积累,王丽萍逐渐成长为转向架零部件的无损检测领域的领军人。她是中车长客第一批掌握欧洲标准并将此项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探伤人员;她是中车长客第一位运用美国GE公司X射线探伤机对时速300公里高铁构架横梁管进行检测的探伤人员;她自编程序,成为公司第一位将数字超声探伤仪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探伤人员;她还成功地将国际上最先进的相控阵超声波探伤技术运用到伊朗地铁转向架焊缝的探伤,填补了公司在环形焊缝超声波探伤技术领域的空白……

在国内轨道车辆制造行业首次运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技术的试验过程中,王丽萍作为中车长客探伤第一人,承担了从未有人做过的任务。在没有资料、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她出色地完成新技术试验件的探伤任务,为激光电弧复合焊技术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数据和技术支持。

近几年,王丽萍承担了中国主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检测任务、各型城轨客车转向架的探伤任务和出口轨道客车转向架的无损检测工作。可以说从长客驶出的轨道车辆转向架,几乎每一个都有王丽萍的探伤印迹。几年来,王丽萍共有五十余项攻关成果获得奖励,并形成工艺文件,指导生产。

“探伤工作是一个贯穿性很强的工序,只要用心琢磨,总会有新的课题。”王丽萍说,她的工作就是要从长客驶出的所有轨道车辆更快、更稳,就是要中国高铁这张“金名片”更加璀璨夺目。她不仅是高速动车组及城轨车转向架质量的最后把关者,而且还根据自己探伤时发现的问题,主动和上工序及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解决方案,探索工艺路线,从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不仅执着于自身事业、钻研本职工作,作为焊接探伤组的组长,王丽萍还悉心传授技艺,做好薪火相传、技能接力的工作。截至目前,王丽萍利用工余时间,准备课题教案,组织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课时456课时,不仅公司内部的探伤工积极参加,兄弟单位的同行业也慕名而来。在王丽萍的努力下,班组及工作室不仅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更使得中车长客无损检测系统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显现。

【篇4】劳模创新工作优秀事迹材料

王海,男,1978年12月生,籍贯四川,汉族,学历本科,于2004年入职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曾从事一线维修工作14年,现任公司技术运营部TE100工程师,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模范”、“珠海市五一劳动模范”、“珠海市创新人才”、“南航机务系统先进个人”、“南航机务系统班组建设班组长”、“南航最美机务人优胜奖”等荣誉称号,他主持的劳模工作室获命名为“珠海市劳模工作室”。

他长期奋战在维修一线,多次面对维修险情和突发事件,均能沉着处理,化险为夷,保障了客户和公司的利益,保持着“维修零差错”的优秀纪录。在班组建设上,他本着“不大材小用、不小材大用”的原则,通过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岗位责任制、师带徒制度、绩效评估制度以及经验交流机制等制度,带领班组保质保量地做好日常维修工作,使部门的整体维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工作中,他处处以客户利益为先,时时以公司集体为重,刻刻以团结工友为本,一如既往地坚持职业操守和自我提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切实行动发扬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客户、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和尊敬。在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参加珠海市总工会组织的讲师团,曾亲自到过一些工厂和学校,为工人、为学生进行正能量传播的宣讲,无私的分享自己的知识、奉献自己的精力。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