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奶奶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标志,能用语言介绍其特征与作用。
2、萌发关心、帮助别人的情感。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图片及标志(有医院、公用电话、银行、理发店、公交站牌、警察局等)。
2、每组一张城市简图。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回忆标志。
1、前几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大街上寻找标志,你们都找到了许多的标记,
2、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看,这些标志表示了什么?比如介绍理发店的标志:这是理发店的标志,如果你想理发,只要看见这个标志,就可以进去了。(让幼儿知道标志是一种简单而清晰的图示语言)
二、奶奶进城
1、出示图片:你们都认识了标记,知道这些标记所表示的地方。可是,有位老奶奶,第一次进城,一出车站就迷路了,听一听她怎么说的`?(教师以老奶奶的口吻说:“我是第一次到城里来,城里好大哟!一出车站我就迷了路,找厕所没找到,想打个电话问问,可打电话的地方在哪儿呢?最后我想找警察帮忙,可到哪儿找,我也不知道!哎,怎么办呢?”
2、小朋友,奶奶遇到了几个困难?哪几个困难?
3、你们愿意帮助奶奶吗?你们怎样去帮助奶奶呢?组织幼儿讨论:先找什么?你怎么知道这是厕所?你会对老奶奶说什么?(介绍时尽量把各处的标志图表述清楚。)
4、请一名幼儿介绍。帮助老奶奶解决困难。
5、老奶奶在你们的帮助下找到了路,现在还有几个小朋友也迷路了,让我们来帮助他们吧!两个人一张城市简图,请一个幼儿扮演角色,一个幼儿介绍。如:“这里是车站,竖在路边细细杆子上有一块路牌,上面写着停在这里的是什么车,可以开到哪些地方去。车来了,千万要先看清车牌。”
6、请三组幼儿示范讲述。
7、小朋友真好,帮助他们解决了困难,找到了许多地方。谢谢你们!以后我们碰到这种情况,要主动地去帮助他们,好吗?
奶奶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说话,并注意正确使用量词。
2、初步掌握打电话的常识。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内设置一个小兔的"家"。
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兔头饰;玩具电话机一架;兔妈妈的电话录音。
活动过程:
一、"奶奶,我们回来了。"
1、教师自戴头饰扮演兔姐姐,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兔,一起来到室外草地上边念儿歌(小白兔,蹦蹦跳,跳到草地吃青草),边自由做小兔动作。
2、下雨了,小兔们跑回家。走到家门口,兔姐姐带领小兔们大声喊:"奶奶,我们回来了。"
二、"奶奶哪去了?"
1、小兔们走进家门,自由地围着兔姐姐坐在家中的椅子、沙发或地上。
2、"咦,奶奶呢?奶奶不在家,她会去什么地方呢?"(启走幼儿猜猜奶奶有可能去的地方)
3、"这么长时间了,奶奶怎么还不回来?真着急,怎么办呢?"(请幼儿想想)
三、打电话了解奶奶的去向。
1、"怎么打电话呢?"(先拿起话筒,再拨妈妈单位的电话号码)
2、兔姐姐拨打电话后,对小兔们说:"妈妈不在单位里,这可怎么办?"(引导幼儿提出给爸爸打电话的办法)
3、"我们怎么问爸爸呢?请大家想一句问爸爸的话。"
4、兔姐姐拨通电话,与爸爸通话。"喂,爸爸,我是小兔。您知道奶奶上哪儿去了吗?妈妈也不在单位里,我们很着急……啊?!奶奶病了,妈妈送奶奶上医院了。"兔姐姐无奈地搁下电话。
四、接到妈妈的电话。
1、正在此时电话铃响了,兔姐姐拿起电话,原来是妈妈打来的电话。
2、(放电话录音,传来妈妈清晰的声音)"小兔,我是妈妈。奶奶病了,现在住在医院里。请你们赶快为奶奶准备一只脸盆、一块肥皂、一条毛巾、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和一双袜子,听清楚了吗?妈妈再说一遍……好了,等一会儿妈妈来拿。"
3、"你们听到妈妈刚才在电话里说什么?"(请幼儿复述电话内容)
4、请小兔们分散在柜子、橱、抽屉等处寻找奶奶需要的物品,并请找到的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量词)。
五、准备去看望奶奶。
1、"过一会儿,我们和妈妈一起去医院看望奶奶。见了奶奶,应该说些什么话呢?"(启发幼儿想一句让奶奶听了高兴的话)
2、"奶奶生病了,我们带点礼物给奶奶好吗?带什么礼物好呢?"
3、请各小兔自己挑选一件"礼物",并说说自己送给奶奶的是什么礼物。(引导幼儿用上正确的量词)
4、"现在我们一起带上礼物到外面去等妈妈,然后乘车去医院看望奶奶。"
六、去医院看望奶奶。
1、教师扮演兔妈妈,带小兔来到"医院"。(撤去屏风,"奶奶"躺在病床上)
2、"请你们把想说的话说给奶奶听,并告诉奶奶,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不过奶奶需要安静,请大家说话时小声一点。"(小兔们围在奶奶的病床前,与奶奶愉快交谈)
3、"奶奶现在要休息了,我们跟奶奶说再见吧!我们一起祝奶奶早日恢复健康!
奶奶幼儿园教案3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爷爷亲奶奶亲》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爷爷亲奶奶亲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够唱清歌词,唱准旋律。
2、理解歌词内容,并能通过表演表达自己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3、愿意在集体面前表演。
活动准备:图片《爷爷亲奶奶亲》,爷爷、奶奶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复习歌表演《好妈妈》。
师:小朋友每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好宝宝,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妈妈》。(表演一遍以后两人互换角色,再表演一次)
2、理解歌词。
师:小朋友你们家里除了有好妈妈,还有谁啊?
(出示图片)看一看这里是谁?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怎么样来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呢?这里讲了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用歌词讲故事。重点讲解:宝宝不撒娇,宝宝不胡闹。
3、学唱歌曲。
师: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看图来讲故事。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师:宝宝还把故事唱给爷爷奶奶听呢,请小朋友听一听宝宝怎么唱的?(幼儿欣赏歌曲一遍)
师: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拍手。(欣赏歌曲一遍)
老师带领幼儿跟音乐学唱歌曲。
师:老师来做爷爷,请一个小朋友做奶奶,一个小朋友做好宝宝来亲爷爷奶奶。(边唱歌边表演,反复3-4遍)
4、幼儿自由表演。
师:小朋友三个一组,一个做爷爷,一个做奶奶,一个做好宝宝,一起边唱歌边表演。
请表演好的小朋友上台表演。
奶奶幼儿园教案4
妈妈说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哎呀!真烦,又要过节了,怎么天天过节啊,刚过完了“六一儿童节”,现在又要过“端午节”,难道我们还要准备节目吗?天啊!
后来妈妈说“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还要送“香包”,带着香包去看“赛龙舟”。好像有点意思,我开始盼望着“端午节”到来,盼望着我没见过的“端午节”。
教案目标:奶奶送“粽子”来了(幼儿园端午节教案)
教案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2、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教案准备:
1、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2、故事录音。
教案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通过我们精心设计的端午节吃粽子教案,幼儿园优秀教案,能让孩子更直接的,更快的了解到端午节的由来与端午节的意义,让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
奶奶幼儿园教案5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敬老人、长辈;明白关心他人。Www..COm
2、透过邀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幼儿园过节,培养幼儿尊敬祖辈,并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
3、体验活动愉快、欢乐的氛围,鼓励幼儿用心参加群众活动。
4、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幼儿动手潜力与合作潜力。
活动时间:
1、活动准备与策划时间:重阳节前5天
2、活动开展时间:重阳节当天,大约1个小时
活动准备:
1、签名表
2、录音机、碟片、学过的儿歌、歌曲。
3、每人两个桔子
活动流程:
1、隔代家长准时参加活动,进班后签名,找到幼儿坐下来。
2、教师引出重阳节主题。
(1)师:你们明白明天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吗
孩子:重阳节
老师:对了,也是敬老节,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这天我们邀请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们一齐庆祝节日,提前过一个有好处的重阳节,你们开心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参加活动。我们一齐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声“节日快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外我们付出了很多,给我们好吃的,好玩的,永远把我们当成宝贝,那这天我们也要给她们留下最难忘的一刻!
(2)欣赏重阳节ppt,教师讲解相关知识资料。
3、结合音乐亲亲老人,感受亲子的乐趣。
4、老人表演节目:时间看节目决定。
5、幼儿群众表演歌曲、朗诵儿歌。
6、每位孩子两个桔子,剥桔子给老人吃。
奶奶幼儿园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关心老人,帮助老人。
2、临街图片内容,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
3、能有顺序地描述人物,有层次地讲述图片内容。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
2、教学挂图《帮助老奶奶》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照片,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照片,请幼儿讨论:这照片上是你和谁在一起?爷爷奶奶爱你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没有帮爷爷奶奶做过事情?做过什么?
(2)教师倾听幼儿的回答,及时小结。
2、幼儿观察理解挂图,重点理解爷爷奶奶需要我们什么样的帮助。
(1)出示挂图,幼儿观察讲述:这张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倾听同伴讲述,帮助其他幼儿补充。
(3)提问:老奶奶蹲着捡豆有什么不方便?小朋友看见了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你有什么不方便的时候需要大家帮助吗?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爷爷奶奶?
(4)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及时小结。
3、情境扮演,巩固想象。
(1)幼儿分组扮演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选取买菜、散步等生活场景进行模拟。
(2)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幼儿多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将图片等材料放在语言区域内,供幼儿进一步讲述。
2.建议家长设计调查表,记录孩子子啊家帮助老人的情况,也可以请孩子运用绘画方式表达、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