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奶奶的手作文集合15篇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奶奶的手作文集合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奶奶的手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奶奶的手作文1

  奶奶的手从未年轻过,一直是布满皱纹的。从未仔细地看过奶奶的这双忙碌了大半辈子的手。这双手又总是在平日里做着最平凡、琐碎的事情。

  “西风响,蟹脚痒”,中秋前后,养蟹的人家格外忙碌。大家在菜市场买来的螃蟹都被细绒绳五花大绑,老老实实地呆着,哪里知道蟹农的辛苦。奶奶就是扎蟹的老手,有时一天要扎上数百只的蟹。今天,奶奶又开始忙碌起来。奶奶扎蟹的动作很麻利,一只手从桶内张牙舞爪的蟹群中擒出一个大块头,顺势把大蟹八只小脚、两只大螯合拢起来。嘴咬住一条红白花色的细绳子一端,另一只手握住绳子另一端,飞快在蟹身上绕几圈,绳子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动作快得让人看不清,一只大蟹便绑成了十字架花样,老实待着了。

  这双手似乎的魔力,可以从容地在锋利的蟹钳间穿梭,却无所畏惧。我正赞叹着,却突然发现——奶奶的手上流着血,心里咯噔一下。

  “奶奶你的手……”,不禁语音发颤。

  “哦,没事没事,就是被咬了一下。”奶奶平静地说,仿佛受伤的不是她。

  连忙托起奶奶的手,因为浸水太久,手掌有些膨胀,手背上有些灰黄色的斑点,指甲与皮肉的缝隙之间,是难以洗去的泥土的颜色。那一道小口子,还有丝丝的血浸出,提醒我曾有一只锋利的蟹钳伤害过这苍老的手。

  不禁想起去年冬天。外面已很冷,我出门上学,看到奶奶正在井边洗衣服,那双手在水里使劲地搓着衣服。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奶奶那双手本身就胖,碰了那凉水更是胖上加肿。家里两台洗衣机一新一旧,奶奶就是不用,除了最最忙的时候,其余时间坚持自己手洗,说是机洗洗不干净,可谁都知道是她是怕浪费钱,她辈子节俭惯了。她不允许自己这双手闲着。

  伤口毕竟很小,很快便结痂了。奶奶又开始忙碌了,我只是站着一旁无语地注视。心中默想:是这双手给我洗衣添饭,是这双手忙着扎蟹……

  记得年幼时我曾问过奶奶为什么不上学,奶奶勉强露出笑意,“不是不想,而是家中太穷,上不起学。”语气中透露着无奈。因此奶奶总对我说,她这双手什么都能给我,唯一给不了的就是知识。

  奶奶,您可知道,你虽然没有文化,可您的这双手已经给了我一生都受用不尽的知识,孙女用多少文字也写不出对您的感念啊!

奶奶的手作文2

  我喜欢奶奶的手。因为奶奶的手是一双温暖的手,勤劳的手、灵巧的手。虽说奶奶已经是年近花甲的人了,一双手布满了皱纹。但是,我知道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奶奶十七岁时,就只身走进了农垦队伍。在那一望无际的渭河库区大滩地里,用她那勤劳双手去建设着那里的每一寸土地,她们修渠灌田,铺路造林。为了棉花能得高产,就成立了务棉小组,她和她那些姐妹们用自己的双手经过多次试验,培育出了大田移栽技术。这项成果为当时农垦队伍争了光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后来因为工作的需要,奶奶又调到县里的粮食部门工作,在哪里她又搞熟食加工工作。奶奶做的蛋糕是最好的,曾经参加过地区粮食系统熟食大赛,还得地区粮食系统熟食三等奖呢!奶奶的手真是太了不起了!再后来她的工作有调动了,来到了现在的单位红旗化工厂,在工厂里当工人,奶奶虽说是一名普通工人,但她做工作总是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她那双手做出的活领导特别放心,曾多次受到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表扬。这就是我的奶奶,她的双手为祖国为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奶奶的手是灵巧的手。我爱吃奶奶烧的那薄薄的肉片,细细的土豆丝。每次放学回家,奶奶总会把香喷喷的饭菜端到餐桌上,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心里感到无比幸福。奶奶不但会做饭菜,还会做针线活呢,每年冬天都给我做一套新棉衣,我觉得奶奶做的棉衣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看上去走针很细,样子很平整,穿在身上有舒适又暖和,我非常喜欢奶奶缝的棉衣。现在奶奶学会了玩电脑,他双手打字速度极快,在网上聊天,写诗词,写文章等等,我非常佩服奶奶。

  奶奶的手是助人为乐的手。他不但给我缝棉衣织毛衣,还给邻居家的弟弟妹妹缝棉衣,邻居们夸我奶奶手巧,还夸我奶奶热心肠。奶奶的手是温暖的手。每当我做了好事她都会用她那双温暖的手抚摸我的头,我会感觉很高兴,如果我生病了,他也会用那双温暖的手抚摸我的头,我心里会立刻感到温暖。

  我爱奶奶,更爱奶奶那双能干的手,我感到奶奶是世界上最好的奶奶。

奶奶的手作文3

  那双在黑夜中不断挥动着的手,那双在凛冽的寒风中颤动着的手,那双写满了沧桑的手……

  奶奶的手,一直在我的记忆深处。

  夏天的夜晚总是一如往常的闷热,百无聊赖地挥动着手中的扇子,思绪又被这扇子勾回了几年前。

  那是一个异常闷热的夏季,天空黑压压的,树上的蝉儿无情地哀嚎着。爸妈因为一些摩擦而吵闹不休,硬是推脱着将我送到了奶奶家。天气本就燥热,再加上爸妈的争吵,我便愈加无理取闹起来,嚷嚷着要回去。奶奶拉过我四处扑腾的手抚慰我。只觉得那双手很大,很暖,似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杂乱的心泛起层层涟漪,渐渐平静下来。

  漫漫长夜,似有一双大手在眼前挥动,缕缕清风吹起我额前的发丝。借着微黄的烛光,我细细端详起奶奶的那双手:她的手掌大而宽厚,肤色黝黑,关节突出,手背上缠绕着圈圈青筋,布满了因辛苦劳作而留下的伤痕。手指微曲着,不断挥动着手中的扇子,丝丝凉风使闹腾不安的我渐渐安定下来。缕缕轻风拂过我的面庞,顿觉清凉,烛光摇曳,可不知怎的,看着眼前挥动的大手,心中酸酸的,涩涩的……

  光阴似箭,到了我上小学的年纪了,奶奶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赶来城里照料我。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季。寒风狂叫着,呼啸着,夹杂着细细雨丝,无情地拍打着,冰冰的,凉凉的。树木在风中摇曳着,我走出校门,远远地就看见一个瘦小的背影伫立在校门口,焦急地不断踱步。

  她见了我,那早已冻得没了知觉的脸才舒展开来,二话不说,奔过来提起我那沉重的书包。透过朦胧的夜色,我却注意到她那双冻得通红的手在冷风中颤动着,双手也被勒出了重重的白痕,身体佝偻着,脚步蹒跚,艰难地走在雨水坑洼的地面,溅起点点水花。可她却不言不语,那单薄的背影也随着那双沧桑的大手融入了深不可测的黑夜。也不知是不是雨水的缘故,眼前一片迷蒙,眼眶也渐渐濡湿……

  又是一个冬天,寒风凛冽地吹着,风雪交织着,肆意地拍打着窗棂。透过漫天飞雪,那个瘦小单薄的背影,那双沧桑的大手,由远及近,一步一迈,直达我记忆深处,成为永恒的回忆……

奶奶的手作文4

  每当想起奶奶时,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奶奶那双手。

  每天早晨,不大的脸盆中总是盛着两双手:一双小的、白嫩的、胖乎乎的;一双大的、粗黑的、瘦巴巴的。

  粗大的手不住地揉搓着细小的手,一下,两下,此时,我总是笑着,天真的、无知的、傻呵呵的;奶奶也笑着,欣慰的、慈祥的、乐呵呵的。

  冬日的一天,奶奶带我上街,尽管我浑身裹着厚厚的棉衣,可仍觉得寒气逼人。“奶奶,”我瑟缩着,“我冷。”奶奶赶忙站住,蹲下身来,把我拥在怀中,然后,伸手将我冻红的小手轻轻握住。霎时,一股暖流涌遍我全身。

  玉米棒子煮熟了,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香味儿。我见奶奶不在,便急不可耐地从锅里抓出了一个。那玉米棒像块灼热的钢锭,烫得我火烧火燎,两手不停地倒换着。眼看玉米棒子要落地了,一只大手稳稳地接住了。那是奶奶的手!在奶奶手里,那玉米棒子似乎顷刻间降了温。“小馋猫,就那么急吗?给!”我接过玉米棒:咦,咋不烫了呢?奶奶的手真神奇哟!

  有一次,我见到邻居的孩子抱着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就想玩一玩,人家不肯。“奶奶,给我买个布娃娃吧!”我央求着。奶奶叹口气,说:“等你爸爸、妈妈放假回来再买,好么?”见我眼泪汪汪的样子,又用商量的口气说:“要不,奶奶给你做一个吧?”那天晚上,奶奶找来了针、线、布头和棉花,在灯光下从容地缝制起来。针在奶奶那双手的指挥下轻巧灵活地跳跃着,留在后边的是密密的、均匀的针脚。次日早晨醒来,我发现在我枕边陪伴着一个美丽的布娃娃。我高兴得跳起来:“我也有布娃娃喽!”看到这情景,奶奶那青黑的眼圈儿周围漾起笑意。哦,没想到,奶奶粗糙的手竟会是这么灵巧!

  我渐渐长大。一天,我仔仔细细地“欣赏”了奶奶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呵!肤色黝黑,干瘦粗糙,手掌中布满老茧,手背上青筋凸起。多难看呀!然而,我知道,奶奶就是用这双手养育了我的父辈,又抚养我长大。

  如今,我已远离奶奶,回到父母身边。然而,我怎能忘得了我的奶奶,又怎能忘得了奶奶的那双手呀!

奶奶的手作文5

  每个人的手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糙有的细腻。在我见过的许多双手中,只有奶奶的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爸爸老妈因为要上班,没有时间带我,就把我送到乡下奶奶家去。当爸爸趁我不注意转身离去后,我在奶奶家房前屋后到处跑着找他,谁知不小心一下摔倒了,痛得我哇哇大哭起来,跟在后面的奶奶急忙把我抱起来,用手给我擦眼泪,此时此刻,我惊呆了!

  我发现:奶奶的手就像一截老槐树枝一样干硬,上面长满了许多厚厚的硬茧,手的纹路很深,指纹都能看得见,指甲也已经裂开了,手上还有一些流出血的口子和泥土的痕迹。奶奶那双粗糙的大手象一只刷子在我脸上轻轻摩挲着,摸的我的脸火辣辣地疼,我看了看奶奶的手,干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儿肉色,这只粗糙的手让四岁的我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奶奶的手会是这样子的呢?

  当老妈回老家来看我时,我才听老妈说:奶奶的手原来和老妈的一样柔软,可是奶奶为了全家的生活日夜辛劳,给庄稼松土、施肥,洗衣服、做家务,由于长时间的劳动,原来那双细腻嫩滑的手,渐渐生满老茧、变的粗糙起来。

  后来的许多日子里,我发现,每天清晨天还黑漆漆的,人们还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愿起床,而奶奶早就起来了,扫地、刷锅、洗衣、准备早饭,然后用双手在猪食盆里搅拌那些粗糙的猪食。等到上午的时候,奶奶又到到菜园里去,她那双大手又在泥土里忙活起来,给蔬菜松土、播种,手上沾满了泥巴。就这样,奶奶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一天天,一年年,她那双原本光滑柔软的手让泥土磨擦着,让冷风吹冻着,让洗衣粉腐蚀着,时间长了,渐渐地手变得粗糙起来。

  为了使奶奶的手变得光滑,老妈给奶奶买了一瓶护手霜,可奶奶总是不舍得用,她害怕老妈继续为她花钱。

  现在奶奶70多岁了,仍然不停地忙碌着,她的手也越来越粗糙,但我觉得奶奶的手是最美的,因为那才是真正劳动人民的手!每当想起奶奶的手,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做个自食其力的人!

奶奶的手作文6

  这几天的天气一直阴沉沉的,弄得人心里也有些许的郁闷。下午放学回到家,家门锁着,我就知道奶奶一定又去串门了。我放下书包,伏在课桌上,构思我那篇丝毫没有头绪的作文。心头好像笼着一层薄雾,怎么也挥之不去。

  “吱呀”,门响了,一定是奶奶回来了,我也没有做声,仍然趴在那里。这时,奶奶便开始喊我的名字:“璇璇,是你回来了吧,快来看奶奶给你买了什么东西。”说着说着,她便走进了我的房间,只见她手中拎了一袋苹果,她把苹果放下,顺手拿起一把刀子,帮我削起了苹果,嘴里还在跟我说着七大姑八大姨的事情。

  本来就乱的思绪被她搅合的更乱了,我转过头瞅了一眼奶奶,无意间我看到了那双又粗又黑的手,手心全是老茧,手背都裂开了,比秋天那干裂了的松树皮都难看。这时奶奶把苹果削好了,递给我说:“快尝尝,人家都说挺甜的。”再看看这个苹果,本来是又大又圆,现在是又小又扁,外表凹凸不平,真的很令我讨厌。

  我并没有接过苹果,相反的是我一挥手,把苹果打到了地上,还对奶奶吆喝道:“这么脏,谁敢吃,你能不能别在这烦我,我要吃我自己会削”。

  我的这番话似乎对奶奶触动很大,她不由得退后了两步,把双手背在身后,不停地搓啊搓,脸上呈现出的是一脸的无奈与痛苦。她这一搓倒好,搅得我心头的雾不停地翻腾起来,更加使我坐立不安。

  我又一次向奶奶那边看去,这时我看到的不再是那双苍老粗糙的

  手,她竟然如此的美丽,如此的纤巧。我看到了她在一口一口的喂我吃饭;我看到了她在一针一针的为我缝制那双小朋友看到了都喜欢的花布鞋,以来一往,是那么的灵巧,那么的美丽;我还看到了她在陪我做游戏,教我学写字,在我睡觉的时候,这双大手会在我身上一起一落有节奏的伴我进入梦乡。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了一双美丽的翅膀在我上空飞来飞去,时时刻刻呵护我。

  这时,我心头的雾更重了,回过神儿来,仔细想想,奶奶为了我,为了我们这个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青丝变成了白发,连这双手也从美丽纤细变成了粗造笨重,想到这我又无比的不安与自责,为什么我会对奶奶这样。

  我走过去,将苹果捡起,拉住奶奶的手,对她说了一句:“奶奶,我爱你。”此时奶奶已是热泪盈眶,她紧紧地抱住我,说了一句:“好孩子。”我们一起坐了下来,又说又笑,还一起吃了那么长相不咋地的,却蕴含真情的苹果。

  我心头的雾渐渐地散去了,作文的题材也找到了,就是那双——奶奶的手。

奶奶的手作文7

  有一次放学,天正下着大雨,同学们都走了.我呆呆地望着来上学的路,不知怎么办.这时,我看到了,看到了一双熟悉的、瘦弱的、满是皱纹的手,正握着一把伞慢慢的向我走来……

  奶奶,也许为我们姐妹操劳多了,那双早已布满皱纹的手,更显得枯瘦了.

  妈妈常常说,我们姐妹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天天用那双枯瘦的手把我抱进小车推上街.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没有多少时间陪我们,只有奶奶在家里陪我们玩,给我们煮饭.她那双手是没有停过的.

  我们渐渐长大了,到了似懂非动的时期.在奶奶洗衣服的时候,我们俩总蹲在奶奶身边,看着奶奶的手,看着奶奶被水浸的苍白的手.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奶奶又为我们洗衣服.我看见奶奶的手浸在冰冷的水里搓洗衣服,手都冻紫了.我抬起头,望着奶奶布满皱纹脸,好奇的问道:"奶奶,你的手不冷吗?"奶奶笑着对我说:"不冷,洗娇娇的衣服一点也不冷.""那为什么我洗手的时候那么冷呀?"妹妹禁不住问道."因为小妹的手热呀.""噢?"小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奶奶的手冻裂了.晚上,我悄悄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并要妈妈买一盒面脂.第二天,妈妈把面脂买回来了,悄悄对我说:"给奶奶送去!"我跑进奶奶的房间把这盒面脂放在奶奶手上,对奶奶说:"奶奶,把这些面脂擦在手上,手就不痛了,我也是这样.你看,一点都不痛."说着把我的小手伸到奶奶的眼前,奶奶用手摸着我那又白又胖的小手直说:"娇娇真乖."

  我上小学了,上学的第一天,我背着奶奶亲手给我缝制的书包,拉着奶奶满是皱纹的手来到了校门前,奶奶帮我理好书包,摸着我的头说:"娇娇,你可要听老师的话,用功学习啊!奶奶给你做好吃的."我进了校门,还远远的看到那双熟悉的手在挥动.

  有一次放学,天正下着大雨,同学们都走了.我呆呆地望着来上学的路,不知怎么办.这时,我看到了,看到了一双熟悉的、瘦弱的、满是皱纹的手,正握着一把伞慢慢的向我走来.

  奶奶离开我们走了.可是,在我脑海中,仍然浮现着奶奶的笑脸,还有那双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的、布满皱纹的、瘦弱的手.

奶奶的手作文8

  小时候的记忆,大多和奶奶有关,最令我难忘的,是奶奶的手掌。

  小的时候体弱多病,经常咳嗽感冒。奶奶的手就成了载我去医院的车子,她把我放在背上,用手拖着我,别的已经记不清,只记得被奶奶的手托着,即使是走在下过雨后泥泞的小路上,也非常的平稳,充满了安全感。我便趴在那并不宽厚的背上,睡的是什么香,那么甜,似乎忘却了病痛,忘却了烦恼。

  再大一些的时候,记起的事情也更多了,但能记得清楚的依然和奶奶的手有关。一盏昏暗的电灯旁,一根针头带着长长的线明活的在布料和棉花间穿梭,从一面穿过,再从另一面穿回来,时而快速,时而仔细,针头轻巧地移动着,后面的线紧随其后,只不过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短当他完全融入衣服里的时候,“咔嚓”一声,针与线分开,一件精巧的小棉袄便做成了。而这一切的“指挥者”,自然是奶奶那双灵巧的手。我至今依然觉得那双小棉袄能够如此暖和,该是有奶奶的手的温度吧。

  俗话说衣食无忧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当然对于一个吃货而言,有了“衣”自然是不够的,“食”才是最重要的。

  奶奶的手却真有那般魔力,似乎能够满足我的一切需求。每当芦苇叶长大之时,奶奶便又开始忙碌起来,早早的去芦苇塘里摘叶子,回来倒上一盆开水清洗芦苇叶,淘米、切肉、泡红豆接下来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包粽子。奶奶先拿起两三片叶子均匀重叠分好,左手拿住叶片的末端,用大拇指固定一个点,右手拿着叶子绕着那个定点转一圈,这样粽子的雏形便做好了,接着放入适量的糯米和肉,用叶子把它们盖起来再绕一圈,拿起一根草绳一端用牙咬住,在手上给粽子定型,最后打结大功告成!在粽子那诱人的清香中,我能感受到奶奶手掌的温暖。

  这么多年来,因为有了这双手的陪伴,成长的旅途中才会充满了快乐与温暖。去年研学旅行时,我没有去玩那些有趣的项目,而是和一群小伙伴径直走向卖东西的地方,用我仅有的零花钱给奶奶买了个礼物。奶奶收到礼物时很是惊喜,她把那个寓意着平安的葫芦捧在手心,细细地端详着。

  我也端详着奶奶那张饱经沧桑的脸,那个甜美的笑容,还有那双带给我无限温暖的手掌。

奶奶的手作文9

  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

  奶奶的第二张脸并不好看,十分粗糙,那双不大的手上布满了老茧,还有许多裂痕,就像是高低不平的沟壑。每到冬天,奶奶的手上就会有一些不知名的白色胶带,每次洗完衣服后,总是换下那湿漉漉的胶带,再换上新的,每天这样的事都会上演很多遍。年少时的我还天真地以为奶奶这是为了好看,所以也想想奶奶一样缠上,却总是被奶奶不冷不热的一句“小时候要是缠上,长大了该怎办?”给回绝掉。

  奶奶的手一定很好看吧!我常常看着奶奶年轻时的相片发呆,奶奶年轻时长得很清秀、白净,想必他的手也一样吧!

  奶奶跟着爷爷过了大半辈子,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整日埋在那无垠的田地中,才铸就了奶奶现在的样子。多年来的劳苦、风吹日晒,早已让奶奶的手变得枯黄,只有节骨还特别明显的露着。

  冬天,奶奶还是用手洗衣服,家里的洗衣机一直处于“度假”状态,因为奶奶觉得太浪费电,还不如自己手洗的干净。有一次,我也心血来潮的想去洗衣服,可奶奶又不肯,说是会冻伤我的手,小时候的我很倔,奶奶不让的我偏偏要去做,奶奶终于还是拗不过我,让出了位子准备给我洗。我挽起袖子,准备开洗,突然,我感觉到了水的冰冷迎面而来,让我不禁颤抖了一下。我不以为然,猛地很将手伸进水中,我发现,我错了,这水里的温根本不是人所能承受的,每动一下,就会有千万根冰针扎入手中。

  看着奶奶那双枯黄、干皱的双手时,突然多了一份敬佩。

  我特别喜欢把手放进奶奶的大手中,因为那儿,很温暖,特别是在寒冬,与周围的寒气凛冽相比。可是我不知道,奶奶的手背需要忍受多大的冷。要是我早些知道,我就算被冻也不会放入奶奶的手中!我长大以后,便也不再在奶奶的手中取暖,因为我知道,我喜欢暖和,但更喜欢奶奶暖和。

  我经常望着奶奶的手发呆,可能是我的眼神太过于炽热,奶奶也看向自己的手,羞涩而温暖地一笑,像是安慰又像是自嘲的说:“这双手不好看吧!但是还是很有用的。”

  不,奶奶!您的手是天底下最美的手!

奶奶的手作文10

  奶奶的毛活做得好。周围的人都这么说:她的手艺好。

  奶奶织的毛衣,不仅合身,而且好看。是极具艺术性,满是美感的。鱼儿、蝴蝶、飞鸟…毛线和针在奶奶的手中翻飞,舞出动人的旋律——任何花样都变幻的来。但大家只说好看,简单的说法,其实想要得到它,也是不容易的。奶奶说,毛衣是针和线的结晶,只有找到了合适的人,这结晶才会闪出光芒。针、线和人,都满意。奶奶还说,这毛衣是线变成的,针是帮助线变成毛衣的。要让毛线变成好看的毛衣,就像做人一样,都要下点功夫,才对得起那针与线。

  奶奶织毛衣的时候,是真情的流露。织每一种不同的花纹,用每一种不同的针法时,奶奶都在用心与针和线交流。毛线要变成衣服,针要帮助毛线变成衣服,它们定也充满了期待——倘若变得丑陋,便是对不起了针与线的哪份付出,与那份期待。到时候,谁都是悲伤的。奶奶每次织毛衣,都要把自己收拾干净,再找一个明亮宽敞的地方,庄重严肃的开始。她总是在大晴天的时候,坐在院里织。看高高的天上飞过小小的鸟儿,然后毛衣上就多出了一溜可爱的小鸟。奶奶的神情端庄而虔诚,不由得,也就多了几分敬畏,也就从来不会在他织毛衣时打扰她的。除了织毛衣,奶奶还会用白线和钩针勾花。披肩、杯垫、桌布都是奶奶勾的。细密而美丽的图案,是奶奶灵巧的双手与她的聪慧,加上小巧的钩针与白线的果实。美丽的图案,映衬着奶奶美丽的心灵与智慧。每次织完了毛衣,奶奶就拿起钩针和线,把那些来自大自然的灵感都勾勒下来。细针密线的勾啊勾,一会儿,鸟儿的杯垫,或是半个白云披肩,再或者是天空桌布的一角。一天勾不完,就第二勾,第三天,第四天…

  总之,随着时间的流逝,天空总会在现于奶奶的针与线下。我要上小学了,奶奶送给我的礼物是一件毛衣外套和一个水杯套。水杯套上有一个笑嘻嘻的短发小姑娘——是的,奶奶她希望我快乐。那个水杯套,我一直没舍得用。今天,我只能在家里找到几件小,而不合身的,却依然好看的毛衣了。我买来了针线和教程,一点一点复合着奶奶的手纹和心境。鱼,悄悄游出来,排成溜;碟,轻轻地飞出来,摆成行;鸟,静静地飞出来,移成花;花,慢慢的开放。我透过冷冷的教材,努力的进入奶奶的心境,复合着奶奶的手纹,感受着,奶奶手的温度。

  鱼悄悄地游,碟轻轻地飘,鸟静静地飞,花静静地开。奶奶的手纹,不是传说。

奶奶的手作文11

  奶奶的手看起来很普通,但在我心里,它们非常特别。

  粗糙如风化的老树枝,多条纹的黑手,深深凹陷的皱纹,像一棵破皮的大树。这是我亲爱的祖母的手。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父母不得不离开家乡谋生,并把我托付给我的祖母。奶奶为我做了她生命中的每一件事,因为害怕我没有足够的食物或温暖的衣服。当我被批评时,她总是用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摸我的头,并轻轻地安慰我。当我无理取闹时,她总是等着我的情绪平静下来,和我讲道理.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奶奶总是坐在桌旁,手里拿着针线和棍子,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接一个地编织,不时用朦胧的眼神抚摸躺在床上的我。无辜的我总是拿着祖母的棍子,用它在上面戳了几个大洞,然后骄傲地向祖母展示我的杰作。然而,奶奶总是无奈地摇摇头,宽容地看着我,笑着说:“乖,姗姗放下,奶奶会织的。”然后她会牵着我的手,教我如何织毛衣。奶奶的手很灵巧。他总是在我的衣服上织一些可爱的小动物。那些小动物似乎掌握着生命。还有奶奶为我缝制的衣服,我会永远珍藏。

  随着我的成长,我的父母也有了稳定的收入,并告诉我我在海外接受了教育。一年也只有在新的一年里才会重聚。

  每当我回到家乡,奶奶总是冲出家门拥抱我。然后我开始在厨房忙碌,为我做我最喜欢的菜。肉和蔬菜的搭配很有营养,让我的味蕾开放。像什么红烧鱼,糖醋排骨,红烧肉,醋土豆丝,奶奶会炒麻花,水饺,馒头和春卷.而且我也最喜欢奶奶的饺子,奶奶的手似乎有魔力,把馅放进饺子的皮里,双手弯曲,一个鼓鼓囊囊的饺子出现了。我也试着向祖母学习包饺子的手艺,但都以失败告终。

  奶奶的手不仅擅长织毛衣和烹饪,而且勤劳能干。

  奶奶从早到晚像个陀螺,一直忙个不停。天亮之前,我为一个大家庭准备了早餐,然后开始打扫桌子,洗碗,扫地,洗衣服,做午饭.看到她这么忙,我也想帮她分担一些家务,但是奶奶总是笑着抚摸我的手说:“我们姗姗的手不会做家务,那是为了享受幸福。”

  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用她布满老茧的手牵着我。她的手又热又干。不知不觉中,她温暖了我的小手,像太阳一样,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幸福和美丽。

  亲爱的奶奶,你愿意给你的孙女一个机会向你表达她的善意吗?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领导我,现在我领导你。

奶奶的手作文12

  小时候,我是奶奶带着长大的。那时,奶奶总会带我去小店买糖、冰棍、小玩具之类,用那似乎常年温暖的大手牵着我稚嫩的小手。

  只是,在我轻哼的童谣里,这一大一小的身影渐行渐远。

  后来,因为妈妈又生了妹妹,奶奶便过来帮忙,和我一起住在我的小房间里。

  那是一个夏天特有的、闷热的晚上,令人焦躁不安的蝉鸣透过微敞的窗帘传进房间,与风扇不知疲倦的呼哧,呼哧声相和相伴。我正在双层床上铺准备用看书前十五分钟的时间练习织围巾。这个学期,我报名参加了学校里的织围巾选修课。我刚起完针,便忘了怎么织下去了,只能按零碎的记忆一口气乱编织,然后又不得不重新拆掉。

  大概是听见了木针的摩擦声,奶奶那疲惫且苍老的声音响起:容亦,你还不会织吧?下来,奶奶教你为我家操持忙碌了一天的奶奶确是累了,可是想到马上要交差的选修课作业,我立刻翻身下床,乖乖地坐在靠着床头的奶奶的身边。奶奶的手伸了过来,我这才可以细看奶奶的手:奶奶的手心不再柔软,上面只有硬硬的老茧、快脱落的死皮,以及一道泛白的疤痕。手指甲是灰黄的,指头上的皱纹挤在一起。她握住了我的手,很轻,很轻。我的手拿着两根木针,握着我的手的大手轻微地抖动着,又控制着我的手将针穿进第一个织的空隙里,再松手拉过一小段毛线,之后熟练地在木针上绕了一圈,让针稍稍缩出来一点儿,再将针头穿过一个小洞,拉到了另一根针上。

  就这样慢慢重复,窗外的蝉鸣演奏起柔和的小夜曲。我感受着奶奶的鼻息声在耳边作响,随着大手带着小手的节奏,一行,一行,又一行

  初中时,我们搬到了新家,奶奶也有了一个卧室,祖孙俩就分开来睡了

  又是一个晚上。秋风像个走失的孩子在外游荡,时不时发出轻声的呜咽。我正走出去刷牙,无意中看见奶奶房间的灯光从门的间隙中露了出来。咦,往常这个点,奶奶可是早睡了。

  我推门走了进去,奶奶正在握着一只黑笔,艰难地一笔一画地写着字。她抬头对上我的目光,心虚地一笑:我年纪这么大了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就学着写一下。说完,还不好意思地搓了搓双手。

  我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握住奶奶那越发青筋突出、越呈老态的手,一笔一画,一笔一画,重复写着那三个大字。

  沙沙,沙沙,笔写在纸上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响,握着笔的是一大一小、一老一嫩的两只手。

奶奶的手作文13

  我是奶奶一手养大的。记忆中,奶奶的手是柔软、温暖、灵巧的。那双手总能弄出可口的饭菜,总在夜深人静时为我拉起踢掉的被子,总在我需要的任何时候送上温暖的抚慰。可我从未仔细端详过这双手,直到那次。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怀着无限期待与思念回到老家想快点看到奶奶,可惜却白高兴一场,邻居告诉我们奶奶与姑妈一起上山采青梅去了,我失望地坐在板凳上,发着呆。

  一直到了正午,奶奶才从大山里回来。我们才知道,奶奶的胳膊被树枝划伤了。大家忙跑过去查看伤势,我第一次看清了奶奶的手,手掌有点儿方,手指略粗,指头根部有一层又黄又硬的茧,指甲盖儿又厚又坚硬。手脖子上,手背上的骨节与青筋都突了出来,手上的皮肤起着一层层的皱纹,似斑驳的树纹。伤口在胳膊外侧,足有二十公分长,两公分深,有肉被划去的浅浅痕迹,血已经凝固了,结成血色的痂。

  我有些不敢再看,怯怯地问奶奶:“奶奶,您还很痛吗?”奶奶笑了,笑得脸上的皱纹聚成了一朵花,边说着孩子懂事了呀,边伸手过来抚摸我的脸。不知为什么,我不自觉地退了一步,于是,奶奶的手就僵在了空气中。我急急地说:“奶奶,您好好休息。”就逃也似的跑开了,生怕奶奶的手再次向我摸过来。

  晚上,爸爸神情凝重地拉过我,轻轻地问:“孩子,你是不是觉得奶奶的手很吓人。”我有些不知所措地点头,爸爸叹了口气:“今天,你躲开奶奶的手,是真的伤了奶奶的心了。你一直是跟奶奶很亲热的。孩子,其实,奶奶以前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美人呢,她的手都是这些年为我们操劳,才变成这样的,爸爸对不起她老人家。”我惭愧极了,懊悔得眼泪在眼眶里不停打转。

  我跑到奶奶房门口,奶奶的房门虚掩着,我轻轻推开门,看到奶奶靠在床头,正端详着自己的手。我的心里一阵刺痛,我怎么会躲开这双手呢,就是这双手辛辛苦苦把我捧大的啊!我似小时候那样飞奔过去,抓起奶奶的手,我的脸整个埋进那双温暖的手里,眼泪滴答滴答地落在奶奶的手心里。

  奶奶似以前一样,把我搂进怀里,轻轻地说:“傻孩子,你真是我的傻孩子……

奶奶的手作文14

  奶奶,今天坐在这个宁静的考场上,我想起了你。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牵住你的手,陪伴你走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八年前的你,依然红光满面,虽已年过半百,精力却丝毫不输给年轻人。你起早摸黑,像蜜蜂一样忙碌着。在村里人的眼里,你是个矮小精干的女人。而我,就从那时的你身上,找到了一双创造生活的手——勤劳。你教导我,要依靠自己来打造生活。我记住了,于是我在洗衣粉的泡泡里,在柴禾的燃烧里,在麦场的麦堆里游戏着、学习着、生活着,并且快乐地成长。

  五年前的你,还很有活力,但那时的我已长大了许多。那时我刚上初中,我要一个人去学会自主、自立。又是你,交给了我那双推开自主之门的手——勇敢,助我在人生道路上,踏出了重要的一步。你不善言辞,却时常鼓励我,给我讲你小时候走出家门的故事。虽然年代相隔甚远,却让我感受到两颗幼小心灵的震颤:我们都是即将长大的人!在日后的岁月中,我渐渐懂得如何面对孤独与困难,慢慢学会如何选择与放弃。

  三年前的你,似乎多了几丝皱纹,白了几丝头发。我没有太注意,因为你的神情刻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是那样有朝气。呵呵,我也上高中了,你又向我慷慨地伸出战胜命运的手——顽强,助我一臂之力。你常常说起,女子未必不如男。当我成绩下降,不知该如何面对的时候,你指着村里一个成绩很好的男同学说:“如果你坚持下去,拼搏下去,就一定能够赶上他。”当时,村里依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咱们一家都很重视我和小妹,尤其是你——奶奶,因为你自身就是对“女子也有志”的最好诠释。

  现在,很久没有见到你了,偶尔回几趟家,就能明显感到你苍老了很多。我不知道你还蕴藏着多少能量,多少双对我有益的手。但是每当我遭遇困境,你总是那个用自己的手拉我走出泥泞的人……

  奶奶,也许你的手现在已经不再像当年那样强劲有力,但我还是想再牵一次,再牵一次你的手!不管是真实的那双枯瘦的手,还是在人生道路上助我奋进的不断进取的“手”!

奶奶的手作文15

  星期天,我穿上新衣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院里的叔叔,阿姨们见了我的新衣服,都一边仔细地打量,一边问:“小名,这是从哪个商店买的““不,不是买的,是我奶奶做的。“我又得意又骄傲地回答。“呵,真漂亮啊!“听着这赞美声,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奶奶的那双苍老而又灵巧的手。

  奶奶的手,手掌有点儿方,手指略粗,指头根有一层又黄又硬的茧皮,指甲盖儿又厚又坚硬,剪都剪不动。手脖子上,手背上的骨节和青筋都突了出来,手上的皮肤也起了皱纹。但这双手却是红润的,有力的,灵巧的。

  旧社会,奶奶用这双手挖过野菜,用这双手扫过盐土,也用这双手给地主干过各种各样的活。奶奶小时候,家乡年年闹水灾,每年收不到多少粮食,有时家里两三天揭不开锅。当时奶奶只有十来岁,每天领着她的弟弟,挎着小篮去挖野菜,什么苦苦菜,辣辣菜呀,挖一篮子,拿回家煮野菜粥充饥。

  奶奶长大后,生活更苦了,她经常在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给地主家织布,有时屋里看不清,就得坐在大门口织。她从早到晚,不停地织呀,织呀。手冻了,就在兜里暖一会儿。继续织,手被冻得又红又肿,满手都裂开了口子。奶奶还经常扫盐土,澄清后煮成食盐末。每次,她一煮就是大半夜,第二天还要背着到集市上去卖。奶奶就是靠这双勤劳的手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

  在新社会里,奶奶再也不用这两只手去挖野菜,扫盐土了,而是用这双手做花卷,蒸大米饭,做花衣服。她每天买菜,做饭,清扫环境,用这双勤劳的手,让我们吃饱穿暖,干干净净地去上学。奶奶还用这双手种花,养兔,美化生活。

  奶奶都七十多岁了,她的毛衣和毛背心,都是用自己那双灵巧的手打的。我在幼儿园的时候,老缠着奶奶给我缝一个布娃娃。一天下午,我俩坐在炕上,奶奶拿起一块花布和一大团棉花,就做起来了。这可难缝了,不小心,不是把头缝成方的,就是把腿缝到腰上,可是对奶奶来说,一点儿也不难,她不一会儿就缝好了,针脚可小了,缝得很细致,最后留下一个小口,用棉花团塞得鼓鼓的,然后让姐姐画眉毛,眼睛,嘴巴,不到一小时,一个胖乎乎,圆滚滚,可爱的小布娃娃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了。我一下蹦下炕,抱着布娃娃去让小朋友们看。看着我蹦蹦跳跳的样子,奶奶高兴地笑了。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