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活着》读后感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一个普通农民的生命经历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大陆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这本小说不仅令人悲痛,也让人在痛苦中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希望。
故事的主角福贵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与妻子小兰过着简单却幸福的生活。然而,在国共内战时期,福贵被迫参加国民党军队并失去了父亲和哥哥。回到家乡后,他与小兰努力种田、赚钱,并把女儿送到城里求学。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遭受了极其残酷的打击:女儿因被指控为“反动”而自杀;小兰疯狂地吞食土壤而死;最终福贵也失去了所有亲人和财产。
阅读《活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命、家庭、信仰等问题的思考。小说中,福贵被迫陷入了种种痛苦和困境,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于生命的希望和尊重。在面对自己的女儿自杀时,他反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并坚定地决定继续活下去。在最后一幕中,虽然福贵已经失去了所有亲人和财产,但他依然独自坚持着生命的意义。
这部小说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生命、家庭、信仰等问题的态度。我们常常抱怨生活不如意,却又很少意识到它有多么珍贵。在福贵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之后,他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价值,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这份感悟。
总之,《活着》是一部非常值得阅读和思考的作品。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历史上人民遭受过的苦难和磨难;也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与勇气。这本小说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家人,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对于信仰和价值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