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猜字谜》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猜字谜》教学设计 篇1
【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猜字谜》。这是两则猜字的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猜谜语寓知识性、趣闻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结合本课、本单元的特点,制定了以下3个学习目标:
1、认识“相、遇”等5个生字。会写“字、右”等5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总结猜谜语的好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学目标、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相关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又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地位,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伙伴。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求知欲望强、对能激起他们的兴趣的东西感触深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问题探究、直观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
【说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猜灯谜开始,引入字谜。老师今天啊,是和同学们玩猜谜语游戏的,大家有信心猜出这些谜语吗? 告诉学生,“今天这堂课,是玩猜谜语游戏”,意在扫除学生对于学习和上课的负重感、疲惫感,为本课打下一个轻松而活泼的氛围。提问学生是否有信心,更利于煽动学生的热情。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具有表现力,学习热情即时便可高涨。 随即提醒学生仔细听,教师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抛出3个谜语,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由学生一一猜出,并给猜对学生所在的小组加分。3个谜语不难,给了学生足够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入小组竞争的形式,更是把形成性评价运用到了实际课堂中。
这么多的谜语都没有难到大家。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特意带来了一个猜谜语的小窍门“猜谜语,动脑筋,认真读,会观察,跳出谜面想一下,谜底就在话里藏”(生跟读)。有了这些小窍门啊,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今天的知识。
这篇课文很简单,而教师在传授这篇课文时的特色就是要在简单之中制造不简单,尝试着在快乐的猜谜语活动中交给孩子们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得以运用。
二、 整体认知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反复的读,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谜语——“读”占鳌头。
本则谜语,很简单。通过自由读、分男女读、加上动作的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顺利地猜出谜语。如此多层次的各种读法,让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 在学完谜语的时候,更是总结猜谜语的规律——认真读,展开想象,猜出谜语,学习生字。把充分读谜语的机会交予学生,而老师在其中只需借机点拨关键点,让学生能自信、自学、自读、自赏、自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要给学生一个较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使他们自主学习显现出来的个性能得以张扬。
2、单独再学习生字词。
通过情景识字,古文迁移识字等多种形式识字。
3、指导写字。
让学生观察,教师讲解,学生说一说,教师范写,学生临写,练习等形式学习生字。
但是在教学结束后,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课堂把握能力不强,教学语言显得没有感染力,发挥学生主动积极性不够,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本课堂中来;教学机智缺乏,遇到学生不在自己的想象中时,处理得不是游刃有余;
教学评价:
语言还是缺乏,只是泛泛而论。但是,这是一堂给予我许多启发和帮助的课,也让自己从很多方面有所感悟。
《猜字谜》教学设计 篇2
《猜字谜》
教学目标 :
1、体会猜字谜带来的乐趣。
2、 通过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字谜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魅力。
课前准备:
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字谜。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
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1)学习书上的那些字谜,体会汉字文化的魅力。
(2)认识汉字的字谜现象,探究猜字谜的方法。
(3)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字谜。
(4)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
1、我会读这些字谜的谜面。
2、小组内相互猜字谜。
2、这节课,我知道了谜面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谜、画谜、协作谜等。
3、我节课,我知道了猜字谜主要有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
组合法,如:一口咬掉牛尾巴。象形法,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意会法,如:客满。
(二)活动展示。
设置字谜擂台,进行猜字谜接力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游历了字谜王国,说说对汉字有什么新的认识。
2、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字谜。
3、根据汉字的特点,小组为单位创作谜面,全班交流。
三、知识拓展延伸
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
《猜字谜》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相、遇、喜”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语的。
3.情感目标: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动脑筋、猜谜语,同时还能认识很多生字。
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一)学习第一则谜语。
1、教师出示谜面,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想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时候左右相遇起凉风?
3、指导朗读最后两句。
师:想想什么最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
4、想一想谜底会是什么字?学生猜出时,教师出示谜底卡片。
5、 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谜底的?学生交流。
6、 背诵谜语。
(二)学习第二则谜语。
1、 复习汉字:请、情、晴、清。精、睛。
2、 请两个同学表演互相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学习他们互相尊重的优点。让学生通过情景表演,用谜语的话说一说,猜出谜底。
3、 朗读谜语,猜谜底。
4、 背诵谜语,看谁背得最快。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扩展活动
1. 猜字谜
一口咬断牛尾巴(告) 天无它大,人有它大。(一)
2. 收集谜语。
3. 自编谜语。
板书设计:
《识字4》
第一则:秋
谜底快乐无限
第二则:请 清 情 睛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再者,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另外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然后我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我在学生猜谜底时通过表演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能给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视觉刺激,会教学目的很好的完成。
《猜字谜》教学设计 篇4
记得在假期备课的时候,看到题目《猜字谜》,我觉得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课文,上课的时候一定能唤起学生猜谜的兴趣。当然我也很好奇,很有兴趣,也非常自信,觉得一年级的字都非常简单,这种字谜肯定难不住自己,于是停住了手中的笔,准备自己去猜猜,可当我将两篇字谜在心中默读了一遍之后,我懵了,呀,这两篇字谜怎么读过去一点感觉都没有,于是我又读了一遍,这一遍读过去终于有点成效了,我猜出了字谜一的谜底,可是字谜二我读了三四遍,仍然没有想出答案,而且一点头绪都没有,我顿时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了。但是当我查阅了备课资料后,觉得这个字谜确实很难,学生也只有在很好地掌握了前一课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猜出来。
在上课之前,我提前准备了几个字谜,这些字谜的谜底都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的字,学生很容易猜到,这样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字谜,让孩子懂得字谜猜出来的答案是一个字,另一方面是为了唤起学生的猜谜兴趣,更好的导入新课。
第一篇字谜非常有节奏感,“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左边喜欢及时雨,右边最怕水来攻”,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最后一句猜出右半部分是“火”,但左半部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他们通过“左边喜欢及时雨”这一句猜出来是“草”,我觉得能猜出“草”,已经很棒了,所以我没有直接否定答案,而是鼓励他们“猜的和答案很相近了,但是“草”和“火”组合到一块好像不是字,大家再想想”,最后通过我的引导让大家想想“哪个季节开始变冷了,开始吹凉风了”,基本所有人都能猜出是“秋”。
通过猜谜这个环节教学,我觉得课堂中最重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适时的鼓励和引导,这样一来不仅使孩子在课堂上保持思维的活跃性,而且还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
《猜字谜》教学设计 篇5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如何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这考验着老师的智慧。学习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猜字谜》一课,在课上学生积极发言,踊跃举手,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
优点:
1.生字教学的时候,边写边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
2.学习新生字时先不急于写字,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把字写好看、写美;
3.解释“相遇”这个词语时让两个学生演示体会怎样相遇;
4.最后作业拓展中的编写谜语,可以让老师在课上先带着练习编一编,有梯度的练习;
5.课中操让学生动起来,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
“猜字谜”这节课给我的启发很大。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办法很多:一堂课的中间做一次课中操,缓解学生的疲劳;适当利用多媒体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运用肢体语言把“走神”的学生“拉回来”。
不足之处:
在指导书写汉字时,更多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达到一个标准,但孩子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在等待能力弱的学生时,让更多的学生产生了消极等待!浪费了良好的学习时间。
《猜字谜》教学设计 篇6
课文
(一)
zuǒ biān lǜ yu biān hóng
左 边 绿 , 右 边 红,
zuǒ yu xiāng yù qǐ liáng fēng
左 右 相 遇 起 凉 风。
lǜ de xǐ huan jí shí yǔ
绿 的 喜 欢 及 时 雨,
hóng de zuì pà shuǐ lái gōng
红 的 最 怕 水 来 攻。
(二)
yán lái hù xiāng zūn zhng
“言” 来 互 相 尊 重,
xīn zhì lìng rén gǎn dng
“心” 至 令 人 感 动,
rì chū wàn lǐ wú yún
“日” 出 万 里 无 云,
shuǐ dào chún jìng tu míng
“水” 到 纯 净 透 明。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3、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教学难点:
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字谜。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字谜:一加一。请大家猜一个字。交流猜的方法。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字',组词,造句。
二、初读第一则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4、指导写字:左、右、红、时。
三、再读第一则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四、拓展训练
1、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字谜,小组内互相猜一猜。
2、交流展示小组猜字谜的成果。
五、布置作业
和家人一起猜字谜。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尤其是网上教学更容易走神。如何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这考验着老师的智慧。学习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今天《猜字谜》一课,学生积极发言,踊跃举手,可以通过这堂课引起对生字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
1教学效果
这节课主要设计思路是:设计了四个关卡,难度逐步递增,每一关由不同类型的字谜组成,通过自主猜测,传授猜谜方法,让孩子借助不同的方法猜测汉字,从而实现轻松学字,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第一关,与 “趣味语文”中的猜测方法类似,孩子们轻松猜出了谜底,但到了第二关却被难倒了,主要原因是孩子们不能很好的从句子中发现共同点,思路比较狭窄,引导后逐渐找到了感觉,并习得“合成法”这一方法。之后的两关也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最终猜出了谜底。整堂课孩子们的思路比较活跃,尤其是平日里不太爱举手的孩子,能从这类课堂中展示自我,让人另眼相看。
2成功之处
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再者,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另外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然后我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
3不足之处
在指导书写汉字时,更多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达到一个标准,但孩子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在等待能力弱的学生时,让更多的学生产生了消极等待!浪费了良好的学习时间。
《猜字谜》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相、遇、喜”等12个生字和又字旁、两点水2个偏旁;会写“字、左、右”等7个生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难点: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参考达标检测第1题)
师: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2.今天我们一起进入谜语花园《猜字谜》。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学写“字”。(结构、笔顺、宝盖头宽度适中)
字:,第五笔的笔画名称是弯钩。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一边读一边把“我会认”中的生字在文中找出来,做上标记。
4.出示生字卡片,点读、齐读生字。
5.出示词语“相遇、喜欢、尊重、感动、纯净透明”,理解词语意思,识记生字。
三、学习第一则谜语
1.朗读谜语。
2.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
(1)什么“绿”?(禾苗绿)什么“红”?(火苗红)
(2)“禾”“火”相遇起凉风。
(3)什么季节起的是“凉风”呢?
(4)指导朗读最后两句: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思考:什么最喜欢及时雨?(禾苗)什么最怕水来攻?(火苗)
3.当学生猜出来时,教师可用绿色和红色粉笔共同写出“秋”字。
4.让学生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谜底的,相互交流。
5.师总结:线索一提示字的结构和意义,线索二提示字中各部件的意思。
6.教师讲解“左、右”的书写、笔顺、不同点。(都是半包围结构)
7.生练写生字,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认读字词
1.各小组比赛读字、词。
2.板书课题,继续猜谜。
二、学习第二则谜语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从后两句入手。
(1)想想“‘日’出万里无云”是一个什么字。(课件出示“晴”)
(2)想想“‘水’到纯净透明”是一个什么字。(课件出示“清”)
3.点拨第一句。
(1)请两个同学表演互相尊重的情景。
甲:请你坐下。
乙:请你也坐下。
(2)发现彼此友好、互相尊重的特点。
(3)猜出第一句是什么字,课件出示“请”。
4.点拨第二句。
(1)这两位同学是多么要好的朋友,他们的友情多令人感动啊!
(2)猜猜第二句是什么字,课件出示“情”。
5.猜出谜底“青”。
6.让学生比较“请、情、晴、清”四个字的异同,并说一说猜谜的感受。
7.比赛背谜语。
三、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复习生字词。
2.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的特点。
左右结构的字:时、红、动。(书写时注意左右偏旁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
独体字:万。(第二笔是“S”)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5.展示、评价并组词。
四、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活动
2.收集谜语。
3.自编谜语。
[教学板书]
猜字谜
[教学反思]
猜谜语是学生经常玩的游戏,我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导入环节让学生猜谜语,一开始就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在识字环节,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在指导写字方面,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注意占格情况,边说笔画名称边书写,然后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整个过程扎实到位,活泼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猜字谜》教学设计 篇8
前言:
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识字。如何让学生多识字,为开启阅读的新篇章作好充分的准备?我想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习生字宝宝“会”。我问:你会给这个字宝宝编个字谜吗?起初,小朋友不知道什么是字谜,更不知道如何编字谜。我就以“告”为例,“一口咬掉牛尾巴”。受到启发,很快,一个小朋友出了个字谜:人在空中飞。多数小朋友说出了谜底:会。看他们如此起劲,我说:今天回家每人准备一个字谜,明天给小朋友猜。
课堂实录:
师:你们准备好字谜了吗?
生:准备好了。
于是,我请小朋友上台出字谜,并且自己请举手的小朋友回答。猜对了,我负责发奖。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充当辅助讲解员。
出谜者:一加一,是什么字?
某生:二。
出谜者(摇摇头):不对。
某生:我知道是“王”。
当有学生还在迷惑的时候,我一遍板书,一边作适当的讲解。小朋友们似乎摸出了一些门道。下面的游戏显得顺利了很多。
出谜者:一百减一。
某生:“白色”的“白”。
出谜者:要一半,扔一半。
某生:和我找的字谜是一样的,答案是“奶”。
出谜者:人有一口,口下一只手。
某生:是“拿”。
出谜者:三撇三捺。
底下的猜谜者被难倒了。公布答案:众。我来写一写,你来数一数。果然,是三撇三捺。
出谜者:三横三竖三撇三捺。
这是什么字呀?受到刚才那字的启发,很快有学生一拍脑瓜,想出了答案:“森”。
出谜者: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绞尽脑汁,想不出来,公布答案:秋。听出谜者解释:左边“禾苗”是绿色,喜欢水。右边“火”是红色,怕水,水一浇,它就会被灭掉。
孩子们越猜越有劲,眼里闪着智慧的光芒……
音乐声响起,下课了。小朋友们:怎么那么快就下课了?我还要猜。我只好说:下课了,小朋友之间还可以猜,猜对了还继续有奖。于是,意犹未尽的小朋友又叽叽喳喳相互间猜起了字谜……
后记: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如何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这考验着我们老师的智慧。学习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猜字谜”这节课给我的启发很大。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办法很多:一堂课的中间做一次课中操或者手指操,缓解学生的疲劳;适当利用多媒体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运用肢体语言把“走神”的学生“拉回来”……
《猜字谜》教学设计 篇9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如何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这考验着老师的智慧。学习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今天我展示了《猜字谜》一课,在课上学生积极发言,踊跃举手,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
课后王校长和陈主任为我这节课提出了几点建议:
1、生字教学的时候,边写边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
2、学习新生字时先不急于写字,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把字写好看、写美。
3、解释“相遇”这个词语时让两个学生演示体会怎样相遇。
4、最后作业超市中的编写谜语,可以让老师在课上先带着练习编一编,有梯度的练习。
5、课中操让学生动起来,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
“猜字谜”这节课给我的启发很大。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办法很多:一堂课的中间做一次课中操,缓解学生的疲劳;适当利用多媒体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运用肢体语言把“走神”的学生“拉回来”。总之,在今后的课程中不断向师傅学习,向老教师们学习,多听课、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
《猜字谜》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内容 第二册第一单元(识字)第四课
教学内容 课本p8\p9
教学目标
(核心目标标红,前加★号)
★1、能正确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 能正确通顺的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3、 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教学任务
1、 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 认识12个字,学写7个生字。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提问设计) 小组任务 修改补充
揭题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