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点上方蓝字关注,设置星标☆不迷路相关课件下载,请拖到文末查看
值得读读的前言
高考作文,要拿到50以上,确实不容易。但拿45分以上,也不是那么难。
以2023年某高考大省阅卷为例,52万高考生中,一类卷(50~60分)约为2.2%,大概一个教学班就一篇文章能上50分。而四类卷(1~29分)也很少,大约为1.5%。
绝大部分考生的作文分在38到44分区间,尤其集中在42分上下,也就是正态曲线中央的高峰上。
阅卷老师的起评分一般就设置为42分,这种文字一般没有篇幅残缺,没有乱涂乱抹,没有偏离题意,也没有明显优点,中规中矩,普普通通。
这就是高考作文的“大众脸”。
尤其是偏主旋律、宏大主题的作文题,比如2023全国II卷的“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主题演讲,比如2023年全国II卷“百年中国历史一刻”,比如2023年全国I卷的“我和祖国共成长”,很难写出新意,喊口号、讲套话的文章太多太多,“大众脸”作文就更多了。
就像一个身高、长相、穿着、气质都平平常常的人,走在路上很不起眼,很快就隐没在人群当中。
如果去看阅卷老师的单篇作文耗时数据,写得越好和越差的文章,往往越耗费评卷时间,通常是50秒或1分钟以上。
而“大众脸”文章,实际耗时一般就是XX秒(不好说穿,以免负能量,哪怕阅卷系统设定时间间隔为1分钟),阅卷老师瞄几眼就知道大概,就给了42上下的分数。
做人有大众脸,不一定是坏事,但作文成为“大众脸”,对于苦读十多年的学子来说,还是挺尴尬、难受的。
而语文要想拿到120分以上,作文就要力争拿到46分以上,也就是要避免自己的作文,沦为只看若干秒就评42上下的“大众脸”。
告别42分“大众脸”
随着2023八省适应性考试成绩陆续揭晓,一些场内高分作文浮出水面,之前也出现了一些场外佳作。我们对50分以上的佳作做了收集、记录。
这些佳作,能摆脱“大众脸”,拿到不错的分数,总有一两个突出或稍微突出的亮点,要么卷面整洁美观,要么标题新颖亮眼,要么开篇凝练切题,要么立意不落俗套,要么用例与众不同。
【2023高三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题目
“大众脸”作文的标题,基本就在作文主题上加或改几个字:
铭记历史,弘扬精神;弘扬伟大精神,开创美好未来;铭记伟大历史,迎接更大挑战;弘扬抗美援朝精神,走好未来前行之路……
高几分的文章,一般能做到来点比喻、对偶修辞:铭记英雄历史,唱响时代强音;汲取历史养分,播撒未来之种;瞻仰英雄丰碑,写好奋进之笔;矗立精神坐标,高唱时代赞歌……
或者学学人民日报,“高擎”着旗帜,“永葆”着品质,“赓续”些精神,“激活”些伟力,“浇筑”下梦想,“厚植”下情怀。
再来看考场高分作文(下水作文)标题:
《精神永赓续,吾辈当自强》
(某省优秀作文,起码知道用“赓续”)
《记住历史,不只因为恨》
(某省一类卷文章,标题可见立意更高)
《血沃中华肥劲草》(引用鲁迅名句)
《星辰一直闪耀》(运用比喻,表达含蓄)
《回首来时路,风雨踏征途》(切合材料,朗朗上口)
《以家为家,以国为国》(化用管子名言)
《聆听永恒的英雄旋律》(表达较有新意)
《浴血立国,淬火强国》(用词凝练得当)
《家国不减来时路》(化用经典诗句)
《从战斗到奋斗》(用词准确,概括精到)
《英雄精神不老,青年梦想长青》(切合材料,形式整齐)
《胸中有丰碑,眼里存山河》(表达较有新意)
《丈夫以许国为幸事》(表达较有新意)
事例名言
“大众脸”作文,基本上都是“口水话”、“大白话”,很难找到几句有文采、有深度或者有新意的话,哪怕是引用名言。
而在“迎接挑战”的用例上,基本上是:华为被制裁,中兴被卡脖子,中国高科技企业缺“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霸权主义横行,新冠疫情肆虐,世界粮食危机……
然后就是自主创新、科技报国、全民抗疫、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张文宏、袁隆平……
以下则是在高分作文里摘录的一些句子,最起码说明作者还是储备了一点素材: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需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曹翰);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八佰》);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感(《八佰》)……
在比如,某省的一篇优秀作文《精神永赓续,吾辈当自强》,有这样一个语段:
“有人说,最富想象力的编剧恐怕也编不出二零二零这部大戏。这一年,脱欧折磨英国,大选疲惫美国,战争混乱中东,更有全球性大疫情使得人心惶惶。如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重重。”
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其实它改写自南方周末2023新年贺词:
“这一年,大选撕裂美国,脱欧折磨英国,恐袭缠上法国。中美关系空前承压,世仇难解的阿拉伯诸国却与以色列次第建交。整个世界暗潮涌动,哪里都是变局。”这不是抄袭,而是借鉴。这也说明,高考作文没那么神秘,评阅也没那么严苛,平日有所储备,考场灵活运用,出几个好句子,好语段,就不再是“大众脸”,分数就上来了。
立意构思
写2023八省联考作文,绝大部分考生都是反反复复说“铭记历史”“迎接挑战”,而写“历史”又写不出文采与高度,写“挑战”也写不出新意和贴近实际的内容。
以下立意构思,来自48分以上文章,相对有新意或深度。1我们铭记历史,绝不是只因为仇与恨,而是要汲取历史里的养分,学习英雄们的优异品质。
270年前的中国,一呼百应,其利断金,时至今日,国民是否还有那份精气神?我们该有这样的灵魂拷问。毋庸讳言的是,民众信仰被时代浪潮的冲刷下,在消解乃至消泯,我们该如何重建信仰大厦、精神家园?
3作为90后00后的年轻人,谈到那段浴血历史,难免会有“何不食糜肉”的隔膜。硝烟散去,挑战犹存。面对外来文化的侵袭,我们如何构筑精神的长城,坚守足下的土地?
4全新的万物互联时代呼啸而至,我们如何避免成为一撮稀散疏松、面目全非的黏土,而能保持自己本真的模样,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
5新中国以强大的向心力,真正的立了国威,让世界刮目相看。而今天,在奔向“两个一百年”的路上,我们要让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车之四轮,并驾齐驱。
6老一辈革命人以命相搏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不只是属于《礼记》里的美好愿景,而是要成为泱泱中国的现实蓝图。而我们在一步步地接近理想,但要走的路仍然很长……
7人民是历史的缔造者,不负人民的重托,是施政纲领,更是行动指南。那么如何让国富与民强协同发展,如何避免“国进民退”的误区,让民生福祉落到实处,这是新时期的新挑战。
8志愿军无惧无畏,钢铁挺立,而今天00后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心理抗压能力偏弱,如何让自己成长得更有韧性更显刚强,怕是当前要首先面对的挑战。
行文结构
42分上下的“大众脸”作文,多数采用模式化结构,比如形式呆板、内容杂糅、逻辑混乱的并列式分论点,稍微好点的是形式整齐、有一定逻辑的层进式,这类文章大行其道。甚至一些教师下水文,也多采用“分论点”,为学生做“示范”。
比如:
忆往昔,战争岁月,水深火热救国难……
看今朝,和平年代,风雨兼程迎挑战……
展未来,历史潮流,祈愿世界永和平……
当以历史为舸,顺流而行,乘风破浪……
当以历史为剑,拔剑出鞘,行稳致远……
当以历史为光,点燃星辰,照亮世界……
铭记历史,就要铭记抗美援朝精神……
铭记历史,就要珍惜和平岁月可贵……
铭记历史,更要用于迎接未来挑战……
纯粹就是低层次的文字游戏,替换几个关键词,拼凑成几个看似整齐的分论点。尤其糟糕的是,有的分论点之间逻辑不清,混乱杂糅。曾经有位参加多年广东高考阅卷的语文老师说:这样的机械排比段文章,我们省多数就是40多点分。
如果你满足于42分左右的分数,这样写也无妨,甚至一些48分50分左右的好文章,也采用这种结构(一般文笔中上,书写非常好)。但如果你要有所突破,建议不要使用这种结构模式。
我们再来看,湖南名校雅礼中学的钱垠老师(高考长沙市文科第一名,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下水作文,就写出了属于自己的观点。摘录其文章思路如下:当“艰苦岁月”已经成为过去时,抗美援朝精神,在今天是否就过时了呢?
今天,我们依旧面临着严峻形势——“战争”只是严峻的一种表现方式,还有很多汹涌的暗潮,比海面上的波浪更为可怕。今天,等待我们战胜的、突破的,只有更多……
“这是肉食者谋的国家大事罢了,与我们老百姓又有什么相干呢?”
其实,每一场战争的胜利,最终靠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轻视普通人的力量,就是轻视我们自己。
有的精神,不仅会被存放在博物馆里,更会永远鲜活地闪耀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再推荐一篇《300万考生的八省联考“满分作文”来了!名校高三才女之作……》。值得高三生品味。多多积累,灵活运用,突出亮点,有点新意。愿你的考场作文,也能告别“大众脸”。2023年3月21日
演示课件下载
更多内容,请下载原版演示课件点击下面公众号名片,关注后,进入消息发送框,回复关键词:天天语文,获得下载链接,直接下载原版课件。
声明本文内容由湘语文(xiangyuwen8)原创,转载、摘录、发表请联系作者。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微信411121865,我们会立即处理。
【我要投稿】【我要加群】【我要纠错】【搜索资源】